郫縣二中高2015屆理綜生物7+4訓練試題13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2分)1.下列關于細胞組成、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結核桿菌屬于胞內寄生菌,其蛋白質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上合成B.沒有核膜的細胞在積累無機鹽離子時,消耗的能量不是由線粒體提供的C.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都能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形成D.細胞膜和染色體的組成元素都有C、H、0、N、P,但染色體不屬于生物膜系統2.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在分化過程中發生的形態、結構上的變化肯定是不可逆轉的B.動物細胞內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只要一個發生突變,細胞就會癌變C.秋水仙素能抑制植物細胞紡錘體的形成,可使細胞分裂停留在前期D.細胞的衰老和凋亡無論發生在幼年、成年還是老年都是正常的現象3.下列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蘺的實驗的分析中,正確的是A.為獲得被32P標記的T2噬菌體,需將T2 噬菌體直接培養在含32P噬菌體培養基中B.在用普通大腸桿菌培養35S標記的T2噬菌體時,培養時間過長對實驗現象影響不大C.用普通大腸桿菌培養32P標記的T2噬菌體后,在子代噬菌體中含32P和31P的子代各占一半D.若用15N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則實驗結果是上層清液的放射性強,沉淀物中沒有放射性4.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和免疫的分析中,正確的是A.過敏反應是免疫系統將自身物質當作過敏原進行攻擊引起的疾病B.糖類的消化過程發生在外環境中,糖類的氧化分解過程發生在內環境中C.血漿是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所生活的內環境之一D.抗原、抗體都是蛋白質,抗體與抗原的識別和結合都發生在內環境中5.圖1曲線表示不同生長索濃度對某植物莖生長的影響,圖2是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扦插枝條的實驗結果,下列分折正確的是A.由圖l可知,莖彎曲生長時背光的一測的生長素的濃度應高于D點對應的濃度B.從圖2信息可確定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生長素類似物濃度在8~12ppm之間C.圖l和圖2分別說明生長素對莖和根的生長都具有兩重性D.生長素類似物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合成難、原料廣泛、但效果不穩定6.下列有關生物技術實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培養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若指示劑變紅則培養基中肯定有能夠分解尿素的細菌B.在菊花組織培養中,MS培養基中可以不加入生長素或生長素類似物C.在果酒的制作中,榨出的葡萄汁需經過高壓蒸汽滅菌后才能密閉發酵D.煮沸殺菌是生活中常用到的滅菌方法,常用于培養皿、牛奶等的滅菌7.下圖1表示某二倍體動物的一個性原細胞經減數分裂過程傳遞基因的情況;圖2表示該動物的性原細胞在某種正常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和細胞中染色體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根據圖l中生殖細胞的基因組成情況,可以肯定染色體數目變異發生在細胞①中B.在圖l中,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則一個精原細胞產生的精子中基因型只有2種C.圖2中基因突變和基因的表達主要發生在A點和F點以前D.圖2中在BC段不會發生基因重組.CD段和GH段變化的原因相同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48分)8.(10分)給某盆栽植物合理施肥后,再過多澆水,結果發現葉片變黃,且長勢較差。某學習興趣小組對其成因和影響進行了如下研究:將該植物種植在完全營養液中,研究發現若向營養液中通入足量空氣,則植物生長正常;若不通空氣且液面覆蓋油層(植物不吸收不利用),則會在一段時間后出現上述癥狀。(1)該興趣小組的實驗目的是探究________對植物生長的影響。(2)研究發現,在上述不通空氣的實驗中,在一定時間內,液面下的植物部分釋放CO2的量與實驗時間的關系如下左圖所示:請據圖分析:該植物的無氧呼吸最終產物有_____和能量(ATP),液體中的氧氣被植物消耗盡在___(a點以前/a點/a點以后)。(3)葉片變黃的原因可能是影響到根對____等元素的吸收,導致葉綠素合成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測出葉片附近CO2含量變化規律如上右圖所示,與正常葉片在同種情況下相比,A、B兩點已經分別向________移動了(不考慮葉片變黃對細胞呼吸的影響)。9.(12分)今年頒發的諾貝爾獎使“囊泡運輸”這個研究領域成為“獲獎大戶”。通過研究,科學家揭開了細胞內物質運輸和投遞的精確控制系統的面紗,該系統的失調會帶來諸如神經學疾病、糖尿病和免疫學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發生。(1)囊泡運輸是所有動物細胞都具有的物質運輸方式,在細胞內形成囊泡的細胞器主要有_________。(2)神經細胞在囊泡運輸研究中最具代表性,右圖表示突觸處神經遞質的釋放和作用模式圖。①興奮在突觸處傳遞的特點是_________。②突觸后膜通常指該神經元的_________膜。③從圖中信息分析,此時突觸后膜的膜內電位變化是____________。(3)寒冷時,垂體細胞中TSH能通過囊泡在準確的時間運輸到準確的目的地,這與細胞受到相應的激素調節相關,這些激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4)I型糖尿病是一種典型的囊泡運輸問題,導致胰島素無法正常傳遞到細胞外的血液中,使靶細胞中葡萄糖轉化為脂肪的活動____________(加強,減弱,不變)。10.(12分)近日,科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導致農業病蟲害以每年3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南北極擴展,遷徙到新地區的昆蟲可能在一段時間內缺乏天敵制約。下圖一是某地某農業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其中虛線表示因氣候變暖新出現的關系;圖二表示螻蛄在入侵到該地區后一定時間內的種群數量增長變化。請分析后回答:(1)全球變暖的主因是人類的活動使碳循環平衡被打破所致,由此可見,碳等物質循環具有_________的特點,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進行。(2)農業等人工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較,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輸入除了太陽能以外,可能還有____________輸入。(3)在圖一中,除圖示的生態系統成分外,沒有畫出的生態系統成分有___________,與食蟲鳥有種間競爭關系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在螻蛄入侵該地的早期,這種入侵最可能會導致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_________(增大,減小,無影響)。(4)在圖二的t1、t2、t3三個時間中,螻蛄種群的種內競爭最強的是______。(5)蘆薈汁生產是該地區的主要產業之一,果膠酶可以顯著提高蘆薈汁的產量,為了確定生產中果膠酶的最適用量,需要先研究果膠酶的______和______。蘆薈中的一種物質會影響果膠酶的活性,下表是該物質的實驗結果:實驗時間(h)30該物質濃度(%)00.20.30.4果膠酶活性10.212.812.813.3酶的活性高低一般可以用在一定條件下,酶所催化的____________來表示,蘆薈中的該物質能_____果膠酶的活性,若去掉蘆薈中的該物質,則會____(增大/減小/不改變)果膠酶的最適用量。11.(14分)某水稻品種的花和稻米的香味都是由細胞中8號染色體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1)在無香味基因中,某一堿基對發生變化可導致在后面序列的轉錄中終止密碼提前產生,從而突變成香味基因。這種變化最可能是堿基對的______。(2)現有香味和無香味水稻各一株,為了判斷顯隱關系,分別將它們自交,結果子代都不出現性狀分離,接下來的實驗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該水稻品種的無香味(A)對有香味(a)為顯性,抗某種病(R)對不抗病(r)為顯性。現用基因型為AaRr的植株作親本分別進行自交和測交,實驗結果如下圖一和二所示,圖三表示兩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其余染色體未畫出)。據圖回答:從圖____中可以得出: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守自由組合定律。從圖一中選出一株有香味的品種,是雜合有香味抗病的概率是____。將基因型為AaRr的親本連續自交,若不抗病的水稻幼苗容易感染疾病而死亡,則會對有香味基因頻率的影響是逐代____(增大,減小,不變)。(4)將水稻香味基因轉移到某些花卉體內,可以改良花卉的品質。先將香味基因轉入到花卉受體細胞,再將受體細胞培養成植株,用到的培養基的物理性質是____培養基,在培養過程中,若要提高植物細胞的分化頻率,則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使用順序是____________。瀘州二診生物參考答案1.A 2.D 3.B 4.C 5.C 6.B 7.D8.(每空2分,共10分)(1)氧氣含量(空氣含量、通氣狀況)(2)酒精、二氧化碳 a點以后(3)N、Mg 右、左9.(每空2分,共12分)(1)內質網、高爾基體(2)①單向傳遞 ②細胞體或樹突 ③由負變正(負→正)(3)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甲狀腺激素(4)減弱10.(每空1分,共12分)(1)全球性 方向速度(2)現成有機物(有機物中的化學能)(3)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無機環境) 蛙 減小(4)t3(5)最適溫度 最適pH 化學反應速率 提高(增強、促進) 增大11.(每空2分,共14分)(1)缺失(2)將二者的子代雜交,觀察F2表現型及其比例(3)三 不變(4)固體 同時使用第 3 頁 共 4 頁rRaA圖三圖二圖一8號染色體表現型不抗病表現型不抗病不抗病抗病有香味無香味測交子代中的比例不抗病抗病有香味無香味自交子代中的比例郫縣二中高2015屆理綜生物7+4訓練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84697.html
相關閱讀:廣東肇慶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談高考生物復習的回歸課本
高中生物試題指導:解答生物學試題注意事項
江西省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測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寧夏銀川九中2015屆高三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