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年秋季學期高三歷史8份測試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 明太祖朱元璋說:“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權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禮所言不得隔越中書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覽 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睘槲∵@一教訓,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消除地方割據 B.抑制、清除權臣,加強皇權
C.廢行中書省,設三司 D.八股取士,加強思想控制
3.英國的格雷斯頓曾這樣評價鴉片戰爭:“在人類歷史中,我從未見過如此不正義并故意要使國家蒙受永久恥辱的戰爭。飄揚在廣州城頭的英國國旗只是為了保護一樁可恥的交易進行的!睂Υ死斫庹_的是
A.支持英國對華發動正義的戰爭 B.為英國發動戰爭作辯護
C.未看到英 國發動戰爭的真實目的 D.支持中國的反侵略戰爭
4.近代一位詩人曾言:“和議知非策, 瀛東棄可傷,墜天憂不細,籌;茧y防。”又言:“初傳烽火照遼陽,忽見干戈滿故鄉!笔惯@位詩人感到憤悶的歷史事件是
A.火燒圓明園B.清政府割讓臺灣 C.八國聯軍侵華D.國民黨敗退臺灣
5.國學大師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詞:“地獄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滿人逃往熱河邊,曾國藩做漢奸……”他對洪、曾二人的歷史評價不同,主要著眼于
A.階級上,洪代表農民階級,曾代表地主階級 B.民族上,洪排滿革命,曾效力滿族
C.性別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張男尊女卑 D.學術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揚孟
6.1919年孫中演講中指出:“八年以的中華民國,政治不良到這個地位,實因單破壞地面,沒有掘起地底陳土的緣故!毕铝心囊患聞訐u了這些“地底陳土”
A.五四運動 B.南昌起義 C.抗日戰爭 D.北伐戰爭
7.“這個運動由學生掀起,是自動的,沒有人指使,也沒有人操縱,只是愛國的熱情表現。所以等到學生運動擴展而為商人罷市,由北京而及于上海,這運動的目標初步達成之后,這運動也就消歇下去了。但是影響所及,學生們醒起了,五四運動一變而為新化運動!保簩嵡铩段覅⒓恿宋逅倪\動》)從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五四運動
A.在共產黨領導下學生運動日益擴展 B.中心最初在北京
C.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D.突破了知識分子的范圍
8.美國一位歷史學家說:“共產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被蔣介石殺害,但也有些人逃進了華南區。他們的領導人之一是毛澤東,毛澤東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開展武裝起義的策略 B.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
C.實行黨領導軍隊的策略 D.開展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策略
9. 下列各項中,與“新中國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特點”這一主題有聯系的是
A.“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 B.第一屆全國人大的召開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D.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
10. 毛澤東在1956年紀念孫中誕辰90周年時說:“我們完成了孫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這是指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 B.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
C.實現了廣大農民無償獲得土地的愿望 D.沒收了官僚資本,建立起公有制
11. 1957年3月25日,周恩在談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時說:“中國如果采取聯邦制,就會在各民族間增加墻,增加民族糾紛。因為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同漢族長期共同聚居在一個地區,有些地區……漢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實行嚴格的單一民族的聯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們……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睂Υ瞬牧系睦斫猓_的是
①聯邦制不利于各個國家的民族團結與發展
②在民族聚居區都要實現民族區域自治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國歷史與國情決定的
④實現民族區域自治,利于民族團結,利于社會穩定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2.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參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后,感慨萬端:“我踏進會場,就看見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裝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長袍的,還有位戴瓜帽的——這許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會在一個會場里一起討論問題,在我說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從側面反映出新社會的政治生活和社會變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廣泛性 ③繼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 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 美國中華會館主席張自豪說:“1997年有30萬港人移民出外,但在這十年間,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達30萬,即是說當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當中陸續回港!背霈F這種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一國兩制”的保障
C.經濟全球化的深入 D.投資環境的好轉
14. 法新社首爾2010年8月5日電:中國是朝鮮最親密的盟友兼貿易伙伴,而且一直拒絕在“天安艦”沉沒問題上同國際社會一起譴責平壤。北京對美韓軍演表示了關注。原本演習要在將中國與朝鮮半島分開的黃海舉行,但在北京會議抗議后,演習移到了日本海舉行。這表明中國
A.實行政治結盟外交政策B.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主力
C.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D.能左右地區局勢發展
15. 如圖所示,新中國成立以,形成了三次與外國建交的高潮。其中,促成第二次高潮的原因是

A.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國際地位提高
B.中日關系的緩和
C .新中國成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蘇聯和東歐部分國家解體,兩極格局終結
16.中美在上海發表的《聯合公報》中聲明: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準備代表任何第三方進行談判,也不準備同對方達成針對其他國家的協議或諒解。這主要是針對
A.蘇聯在亞太地區的擴張 B.中國國際地位提高
C.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 D.日本邁向政治大國
17. “歐洲無產階級的科學是由兩位學者和戰士創造的,他們的關系超過了古人關于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边@里的“科學”指的是
A.空想社會主義學說 B.法國的啟蒙思想
C.科學社會主義學說 D.德國的古典哲學
18.俄國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戰爭完成了一次歷史性轉換:俄國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仿效者,而是世界歷史的引領者!睂Υ死斫庾钋‘數氖
①取得了第一次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②沖破了世界帝國主義的陣線
③開創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 ④鼓舞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 路透社評論某國際組織說,它“作為一種獨立于美蘇兩國領導的軍事條約組織的道德力量,強調最初在萬隆會議上獲得贊成的和平共處原則!边@一國際組織是
A.聯合國 B.不結盟運動 C.世界貿易組織 D.歐洲聯盟
20. 英國約翰•W•梅森在《冷戰》一書中提出,如果把冷戰時期重新 定義為“長時期的和平”倒是頗為令人耳目一新的。中作者對冷戰重新定義的主要出發點是
A.美國馬歇爾計劃推動了歐洲重建 B.冷戰期間各國并無直接武裝沖突
C.不訴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 D.美蘇兩國在國家利益上沒有矛盾
二、非
21.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 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省做定將上,得者再下中書省,中書省付門下;蛴形串敚瑒t門下繳駁,又上中書,中書又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又下門下。若事可行,門下即下尚書省。尚書省但主書填“奉行”而已。 ——《朱子類語》
材料二 唐太宗說:“中書所出詔敕,頗有意見不同,或兼錯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書、門下本擬相防過誤。人之意見,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為公事……卿等特須滅私徇公,堅守直道,庶事相啟沃,勿上下雷同也! ——《貞觀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發現有一人詐偽做官,便下令處死。但負責審理此案的戴青說:“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當時喜怒之發耳,陛下發一朝之忿而許殺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對他說:“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憂也!”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一道旨意主要包括了哪些人的意見?(2分)


(2)據材料二說明唐初政治的特點是什么?這種特點的產生主要取決于什么?(4分)


(3)材料三所述故事實質上是哪兩種權威之間的沖突?結局說明了什么?(4分)

(4)據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權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約?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我國封建制度的政治特點。(4分)

22.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發100周年和中國共產黨誕辰90周年的特別之年。下列材料:
材料一 鳳凰網關于“你認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問卷調查統計圖

——鳳凰網(2010.11.19)
材料二 當時,在延安的曾經參加過“一大”的黨的創始人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兩人。他們回憶“一大”是七月份召開的,但記不清楚確切的開會日期。因為缺乏檔案材料,一時無法查證!珴蓶|在《論持久戰》一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 -—據《中共黨史》選編
材料三 如何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兩岸能否合辦活動?帶著這些問題,中新社記者分別采訪了10位正在此間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的政協委員。眾委員無一例外,均贊同國家隆重紀念。有委員指出,辛亥革命100周年是兩岸提升政治互信的契機;紀念 活動如能上升到國共兩黨層面,對于推動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意義重大。
——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2010年3月11日電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據材料一,分析廣州和武漢的得票為何遙遙領先?(2分)辛亥革命曾得到海外 華僑和留學生的大力支持,如果請你再增添一個城市作為備選項,你會選擇哪座城市?闡述你的理由。(2分)

(2)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共產黨確定7月1日為建黨節的參考因素。(2分)在中國共產黨90周歲誕辰臨之際,某中學準備在黨的誕生地舉辦一次紀念活動。你認為他們可能會選擇在什么地方?為什么?(2分)

(3)讀材料三,分析政協委員們為什么一致認為兩岸、兩黨共同紀念辛亥革命,“對于推動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意義重大”?(2分)
23. 在幾千年的人類明史上,社會政治制度經歷了不斷演變的過程。不同的地區,社會政治制度呈現多元化的特點。閱讀下列圖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國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矣械壑谱詾檎撸煜鹿矒糁!”
——《中國同盟會宣言》
材料三 美國創建之初,華盛頓們并沒有照抄當時英國的民主模式,而是經過費城制憲奠定了美國的新體制。
材料四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權分立,多黨競選等等。我們并不反對西方國家這樣搞。但是我們中國大陸不搞多黨競選,不搞兩院制。 ——鄧小平
材料五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圖片反映了古代雅典的哪一項具體制度?它體現了什么原則?(2分)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民國初期資產階級革命派在改造中國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舉措。(2分)


(3)結合材料三、四,指出中美兩國選擇和設計民主模式的根本依據。與西方的三權分立、多黨競選相比,中國大陸的民主政治是怎樣體現其自身特色的?(4分)


(4)據材料五概括指出我國新時期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成就。(3分)

(5)從西方與中國政治體制的變化中,我們能得到什么認識?(1分)

24.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當前趨勢的繼續:蘇聯在經濟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軍事上保持強大;它小心翼翼地保衛其正在衰落的東歐帝國;它與美國的關系沒有重大變化,并與美國在三條中心戰略戰線繼續進行競爭。
——布熱津斯基《未十年美蘇關系展望》
材料二 如果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們去。
——尼克松《時代》周刊上的講話(1970年10月5日)
材料三 我認為美國政府必須首先采取步驟結束大陸中國與世 隔絕的狀態,我們必須采取這些步驟,因為目前存在的看是無法調和的分歧,蘇聯不可能采取這些步驟。我們是能夠采取這一步驟的唯一國家!绹恼吣繕藦拈L期看,必須是結束大陸中國的與世隔絕狀態和使我們同大陸中國的關系正;。
——尼克松的講話(1971年7月)
材料四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不得不承認西歐的伙伴地位,表示“決心用一種新的彬彬有禮的態度很好地傾聽北約伙伴的意見”,并把,1973年定為“歐洲年”,以示對西歐的重視。1974年,出任歐共體執行主席的聯邦德國外長謝爾說:“在‘九國’商談有關政治行動、組織結構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個談判桌上,我們不能保證都有美國的座位。”
材料五 學者法里德•扎卡里亞的稱: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后美國時代,我們正在經歷著現代歷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轉變。第一次是16世紀前后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 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開始的美國之外的世界崛起。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概括美蘇關系的基本狀況。(1分)據材料四概括美與西歐的關系。(2分)

(2)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尼克松為什么急于改善中美關系?(3分)

(3)據材料五和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最近二十年開始的美國之外的世界崛起”的主要表現。(3分)并指出“后美國時代”世界格局的主要特點。(1分)

(4)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決定當今世界格局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25.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隨著社會矛盾的日益復雜,古代東方的君主制相繼演化為君主專制!鲗V圃谛畔⒗щy的農耕時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國家的社會秩序,促進了廣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化的融合與交流,因此具有歷史的合理性與必然性。
——楊寧一《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
材料二 19世紀70年代,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通過革命戰爭或和平改革制定了憲法,設立了議會,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度……使歐洲啟蒙運動的民主思潮由理論付諸實踐,從政治體制上對君主專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大廈的頂梁之柱。
—— 摘自《高中程標準實驗教材•歷史(人民版)》
材料三 19世紀70年代以后,歐美國家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其先進的科學技術,形成軍事、經濟上的絕對優勢,用暴力手段將世界最終連成一個統一體。在統一體中的中國試圖趕上這種發展的機遇,但終因各種因素而失敗。
——摘自《中華民族:由衰落走向復興》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并結合時代背景,說明東方君主專制制度建立的“合理性與必然性”。(3分)

(2)近代西方代議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分)據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代議制確立有哪幾種方式,請各舉一例說明。(2分)

(3)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為了“趕上這種發展的機遇”當時中國有識之士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作的嘗試。(2分)并分析其失敗的根本原因。(1分)

(4)綜合上述,簡要闡釋經濟發展與政治建設的相互關系。(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9511.html

相關閱讀: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