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三地理中國地理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戰略專題復習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2屆高三地理二輪專題復習學案:中國地理 專題8 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戰略

第一節國土整治

國土整治是為全國或國內某個具有經濟聯系的廣大區域擬定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規劃,提出實施此規劃的措施和步驟,制定相應的政策,并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國土管理的工作,其任務是結合廣大區域的經濟建設進行組織管理。
一、國土整治基本理論
二、建立協同的區域規劃結構
我國正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全面推進,經濟結構必然是由不同層次適用技術組成的混合型結構。因此不能要求同步發展,只能要求總體協同發展,以便國土整治兼顧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分近、中、遠期三階段協同發展。
例如,農業區的國土整治方針可以概括為:近期著重調整養殖業,根據市場變化發展各種養殖、開辟資金,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中期依據區域氣候水熱結構和土地結構確定農業商品生產專門化方向,發展農工商產銷一條龍的專門產業,逐步治理環境,使經濟開發與自然保護相結合。遠期著重采取措施治理恢復環境,河流上游陡坡封育林恢復植被,緩坡進行農田基本建設,發展畜牧和養殖業,平地興修水利提高作物產量、并因地制宜發展畜牧和養殖業。
三、國土整治政策
擬定區域規劃之后,要規定相應政策(農業政策、城市發展政策、土地政策、環保政策等),使目前不盡合理的經濟結構向合理經濟結構轉變。
四、國土整治區劃原則和方法
國土整治區劃是國土開發、利用、治理、保護的綜合分區。作為一種規劃行動管理區,必須密切結合中央戰略布署進行此項工作。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六個五年計劃有關地區經濟發展計劃部分,明確把全國分為沿海地區、內陸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即邊遠地區)三類,并要求“積極利用沿海現有經濟基礎,充分發揮它們的特點,帶動內地經濟進一步發展!边@可作為劃分一級國土整治區的主要根據。
(一)劃分的國土整治區必須具有下列特征
1、自然條和自然資結構的相對一致性,即相似性。
2、社會經濟條的相似性和聯系的密切性,可以是一個經濟功能區,也可以是一個樞紐吸引區,或者同時兩者兼有。
3、開發、利用、治理和改造途徑的相似性。
4、地域完整性。因為國土整治分區具有管理區性質,因此必須充分考慮行政區劃作為分區的基礎。
(二)國土整治區劃分級系統及其相應劃分根據
1、從國土整治開發順序和關系出發,根據中央關于開發建設我國的戰略部署,加強各區的區際聯系,發展大規模商品生產,首先把全國分為3個一級區,稱為地區(或帶)。
2、每個地區(帶)根據自然條和經濟特點的相似性,對外交通和商品貿易關系分為一系列二級區,稱為國土基本整治區。
3、一、二級的劃分以省級行政區劃為基礎。只有甘肅省例外,分為兩部。
4、為全國國土整治總體規劃服務的國土整治區劃分到一、二級區。為了補充只劃分一、二級區的不足,還必須進行區域性的國土整治選片工作。
(三)分出四類重點整治區
1、經濟發達區(或帶)。
2、環境失調或利用不當而急需治理,或因開發不夠而生產潛力大的農業區。
3、重點流域開發區。
4、礦產資開發區。
五、國土整治區劃方案
首先把全國自東向西分為沿海、內地和邊遠3個一級區。其下各劃分若干二級區。區劃方案見圖8-2和圖8-3。對國土基本整治區(二級區)必須分區研究其決定生產力布局的4個主要自然結構:氣候水熱結構、土地結構、水資結構和礦產資結構。而后分析其能基地、區內經濟發達帶及中心城市、港口和交通狀況、合理開發利用措施、環境和自然保護,并據此決定該區的基礎結構方向和經濟結構發展方向。
六、國土整治重點區
(一)經濟發達帶(區)
每個國土基本整治區內部都存在經濟發達帶(區),對經濟發達帶進行整治既可加快發展速度,又能避免環境破壞和污染。
(二)環境失調或利用不當或開發潛力大的農業區
我國自然環境的地域差異顯著,因此這類地區分布比較廣泛,且目前大多處于環境破壞和惡化階段,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其整治也可分三個階段進行。
(三)重點流域開發區
針對流域內的自然條、經濟狀況和水利資進行全面評價、結合防洪、灌溉等方面制定階段性和梯級性開發規劃方案。依據流域內的農業和礦產資、經濟開發現狀,擬訂該流域的工農業、交通和居民點的發展規劃方案。
(四)礦產資開發區
七、國土整治重點區的選片

第二節 區域發展戰略

一、理論基礎
全息發展戰略就是從提高人的價值觀出發,針對具體區域的資優勢,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技術結構,使貿易結構從內向型轉變為外向型,最終建立結構合理的、令人滿意的協同關系。
區域發展戰略研究是在資調查、農業區劃、工業普查、三產普查、環境保護、旅游開發研究等均有一定基礎的前提下開展的。一般而論,中小城市可采用三步調查法,即先在短期考察基礎上,提出戰略目標及相應對策。然后開展基礎研究和子戰略研究。最后進行全息發展戰略研究。大城市則宜采用總戰略與子戰略同時并行,互相交流配合的平行調查法。
二、總體發展戰略
已有的各種生產力布局理論,如梯度論、多極化論、生長極論、點軸開發論等,都是依據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而提出的。梯度論反映了最高級尺度,即全國經濟的不平衡性。多極化論和生長極論反映了局部不平衡性。點軸開發論則是梯度和反梯度結合的產物。
(一)T型結構戰略
以東部沿海地帶和東西橫貫的長江沿岸相結合的T形結構為主軸線,以聯結重點資開發區的主要鐵路沿線為二級軸線,構成我國國土開發和建設布局的基本框架。
(二)TY型結構戰略
TY結構是指,在T結構基礎上增加隴!m新—北疆鐵路和蘭青—青藏鐵路形成的Y形。前者東起連云港,西至阿拉口連結哈薩克斯坦的鐵路,是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后者自蘭州分叉,最終延伸至拉薩。Y結構顯然有助于促進西北乃至西藏的發展。
(三)TYIS戰略
TY結構外,實際上還存在許多直接出海的I形結構,如東北各地經大連出海,內蒙古和晉北經秦皇島出海,西、北京和河北經天津出海,東經青島出海,江西經福州和廈門出海,廣西和貴州經湛江出海,云南經南寧至防城和北海出海等。所有這些直接出海的I形結構,與TY兩個主要結構相結合,就成為我國生產力布局的TY多I戰略,或稱TYIS戰略。
實施TYIS戰略,必須加速下列建設:
1、合理布置海港建設
2、加速長江黃金水道開發
3、以隴海線東段的淮海經濟區為第二產業重點投資帶
4、加強各I字形結構出海港口的擴建和腹地建設,以及交通聯系
三、典型案例研究:連云港市
四、一般案例研究:1、北京順義區;2、湖南南縣
五、子戰略研究案例:玄武——金廂灘海濱區旅游發展戰略
活動建議
主題:家鄉所在省區發展戰略
方法:收集資料提出戰略構想
能力訓練:分析和想像力
要求:完成1份設計報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9705.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地理中國地理景觀與區劃專項復習教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屆高考地理考點整合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地理第一輪教材復習 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