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地理第一輪教材常見的天氣系統與氣候復習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2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魯教版案 第10講 常見的天氣系統與氣候
【考點整合】

【要點熱點探究】
探究點一 鋒面與天氣
冷鋒暖鋒
概念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
暖氣團上升狀況被迫抬升徐徐爬升
降雨區分布在鋒線兩側,側重在冷氣團一側(多鋒后降水)分布在冷氣團一側(多鋒前降水)
圖示鋒圖

天氣圖

天氣特征過境前單一暖氣團控制,溫暖晴朗單一冷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暖氣團被冷氣團抬升,常出現陰天、下雨、刮風、降溫等天氣現象暖氣團沿冷氣團徐徐爬升,冷卻凝結產生云、雨,多為連續性降水
過境后冷氣團替代了原來暖氣團位置,氣壓升高,氣溫和濕度驟降,天氣晴朗暖氣團占據原來冷氣團的位置,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晴朗
天氣實例我國大多數降水天氣,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的大風、沙暴、寒潮等;一場秋雨一場寒一場春雨一場暖
例1 (2011屆北京市朝陽區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圖1為某天氣系統圖,回答⑴、⑵題。

⑴此時圖中
A.城市被高氣壓控制,天氣晴朗 B.a地大風降溫,并可能有降水
C.c地刮西北風 D.b地雨過天晴
⑵圖2中沿甲乙線所作的天氣系統垂直剖面示意圖正確的是

推動鋒面移向暖氣團,暖鋒相反;④雨區的位置,雨區在鋒后為冷鋒,雨區在鋒前為暖鋒。
探究點二 氣壓系統

例2 (2011?煙臺模擬)讀某地近地面等壓線分布圖,A處吹西北風,B處吹東北風,C處吹東南風,D處吹西南風。據此回答⑴~⑵題。

⑴判斷該氣壓系統為(  )
A.北半球高壓B.北半球低壓
C.南半球高壓D.南半球低壓
⑵判斷E地的天氣是(  )
A.很可能是陰雨天氣B.很可能是晴朗天氣
C.不可能有上升氣流D.可能有下沉氣流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天氣系統的判斷,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難度中等。
解析:⑴根據A、B、C、D四處的風向可知,它們都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基礎上右偏形成的,水平氣壓梯度力由四周指向中心,由此可判斷該氣壓系統為北半球的低壓。⑵北半球的氣旋,盛行上升氣流,多形成陰雨天氣。
答案:⑴B ⑵A
探究點三 鋒面氣旋
1.在鋒面氣旋中,鋒面存在于低壓槽中。
5.對于鋒面氣旋的天氣特征判斷,可以借助鋒面的天氣特點判別。
例3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浙江卷)讀圖,由于氣壓高低的變化,使杭州四季呈現多變的天氣現象。下列天氣圖依照春夏秋冬季節的排序,正確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了不同季節鋒面氣旋的判斷及等壓線分布圖的判讀與應用。
解析:圖①中的鋒面氣旋圖左邊有一準靜止鋒存在,右邊為暖鋒,應該為春季;圖②中海洋上形成的是高壓,陸地上形成的是低壓,應該是夏季;圖③中的鋒面氣旋圖左邊為冷鋒,右邊為暖鋒,且亞歐大陸為強大的高壓,應該為冬季;圖④中的海洋上有氣旋存在,臺風活動頻繁,應該為秋季。
答案:C
探究點四 氣候的形成與分布
某種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由其形成因子所決定,對此問題的分析關鍵是理解不同氣候類型的形成機制。太陽輻射決定了熱量帶的分布,在地球表面形成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和寒帶五大類型;大氣環流中的不同氣壓帶和風帶的控制決定著降水和氣溫的差異;下墊面狀況的不同影響著一些局部地區特殊氣候類型的形成,如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側的熱帶雨林氣候,南美洲巴塔哥尼亞高原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等。從整體上看,對各種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的把握應從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規律及其性質入手加以分析(詳見下圖)。
例4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四川卷)表1為四地氣溫、降水統計資料。讀表回答⑴-⑶題。
⑴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 ①??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 B. ②??亞歐大陸橋西端附近
C. ③??大興安嶺西側 D. ④??西經130度附近
⑵ ④地降水特別豐沛的主要原因是
A.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受地形阻擋抬升 B.位于中緯度地區,臺風活躍
C.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環流顯著 D.受暖流影響,大氣中水汽含量豐富
⑶下列關于②、③兩地地理事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兩地冬、夏風向都有明顯轉換 B.兩地自然帶均屬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C. ③地較②地更容易發生旱災 D. ②地較③地更適宜多汁牧草生長
命題意圖:通過特定區域確定氣候類型,是考查氣候知識所采用的最直觀的考查方法。通過氣候類型的判讀、氣候形成要素分析,旨在考查考生的讀圖和對比分析能力。
【解析】⑴根據表中資料,①地緯度較低,且雨熱同期,年降水量超過1500mm,而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為溫帶氣候,選項A錯誤;②地最冷月氣溫在0°C以下,且夏季多雨,可判斷為溫帶季風氣候,而亞歐大陸橋西端附近應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選項B錯誤;③地最冷月氣溫在0°C以上,且一月、七月降水相差不大,可判斷為溫帶海洋性氣候,而大興安嶺西側為內蒙古高原,屬于典型的溫帶草原氣候,選項C錯誤;④地氣溫年較差小,降水較多,結合經緯度可判斷該地位于北美西海岸較高緯度,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答案選D。⑵根據上題判斷,④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北緯54°17′終年受西風帶控制,西風從海洋上帶來大量的暖濕氣流受海岸山脈阻擋,在山地迎風坡形成大量降水。⑶根據第⑴題判斷,②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③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兩地自然帶均屬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兩地相比較,②地更容易發生旱災,③地更適宜多汁牧草生長。
答案:⑴D ⑵A ⑶B
探究點五 根據氣候特征圖、表判斷世界氣候類型的判別
最常見的氣候特征圖有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點狀圖、曲線圖、折線圖、氣候資料圖表等,判別一般分三步走:
1.根據氣溫最高月、最低月或氣溫曲線形狀,確定南、北半球。
2.根據最冷月均溫值,確定氣候帶
在亞熱帶和溫帶海洋氣候中,根據降水的季節變化即可判斷,雨熱同期的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不同期的為地中海氣候;降水均勻的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在溫帶和極地氣候中,氣溫全年較低的是極地氣候;而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的判別可以根據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數:<2個月,年總降水量在200mm左右為溫帶大陸性氣候,≥2個月,年總降水量在500mm-1000mm左右為溫帶季風氣候。
例5 據下表數字,判別A、B、C、D四地的氣候類型(利用上述方法)
地點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A氣溫6.97.910.613.71821.824.724.421.216.511.78.215.5
降水797777726144182565132122107882
B氣溫-13-10-3.44.49.313.517.520.116.49.4-l-114.2
降水10.552247718113.5169112572412739
C氣溫24242628292827272727272526
降水333330465617351267561031793
D氣溫3.13.87.210.31417.11918.515.911.16.84.1l0.9
降水544332385250556251495049585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了氣候類型的判讀,這里采用的是探究點五提到的判讀方法逐步說明,以便讓學生真正熟練掌握氣候類型判別的一般方法。
解析:以B為例,第一步:根據一月份氣溫低于七月份氣溫可以判別是北半球
第二步:觀察一月份平均氣溫t=?13℃,屬于t第三步:再看月降水量≥lOOmm的月份,得知為3個月(7、8、9三月),據判別方法知其地為溫帶季風氣候。
答案:A、地中海氣候;B、溫帶季風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海洋氣候
【課時作業】
一、單項選擇題
(2011?沈陽聯考)下表為韓國不同季節氣象統計資料,閱讀相關信息,完成1~2題。

1.根據表中信息判斷,①②③可能分別是(  )
A.干熱風 臺風 梅雨 B.沙塵 梅雨 酷暑
C.干旱 臺風 伏旱 D.沙塵 梅雨 臺風
2.與表中③的成因相關的是(  )
A.冷暖氣團交鋒 B.東北信風
C.空氣旋轉輻合上升 D.副熱帶高壓
(2011?南昌調研)下圖是長江流域冬季某時段近地面等壓面(單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3~4題。

3.受圖示天氣系統影響,與長沙相比,南昌的天氣特征(  )
A.冷且干 B.暖且干
C.冷且濕 D.暖且濕
4.下圖是上圖所示日期南昌的氣溫日變化圖,南昌氣溫的最高值沒有出現在午后,可能是因為這一天的午后(  )

A.太陽高度變小 B.受冷氣團控制
C.云層的反射作用強 D.大氣逆輻射變弱
5.若該天氣系統東移,受其影響南昌的風向變化是(  )
A.東南風轉西南風 B.偏南風轉西北風
C.東北風轉西北風 D.西南風轉東北風
(2011?湖北聯考)讀亞歐大陸局部地區等壓線分布圖,回答6~7題。

6.若圖中m所在的天氣系統水平氣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則等值線m的數值可能為(  )
A.1 005 B.1 010
C.1 015 D.1 020
7.近年來,該地區沙塵暴發生頻率有增加的趨勢,圖中最有可能出現沙塵暴天氣的區域是(  )
A.L1附近 B.L2附近
C.L3附近 D.L4附近
(2011?中山模擬)圖中a、b、c、d四點為甲地氣旋過境時的風向。讀圖回答11~12題。

8.圖中甲地(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天氣晴朗 D.晝夜溫差增大
9.下圖中與a、甲、b一線上空等壓面的剖面線相符合的示意圖為(  )

(2011屆海淀區高三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練習,2011.5)下圖為“某年4月17日02時?20日02時我國西北某地氣象要素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10、11題。

10.根據圖中各氣象要素的變化得知,該天氣系統與其可能帶來的天氣現象的正確組合是
A.反氣旋、凍雨天氣 B.氣旋、大霧天氣
C. 冷鋒、暴雨天氣 D.冷鋒、大風沙暴天氣
11.此次天氣過程對當地產生的影響可能是
A.農牧業設施受到了損壞 B.附近山區易出現泥石流
C.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D.緩解綠洲農業供水緊張
(2011?安慶模擬)圖甲和圖乙表示某地區不同季節的風向變化。讀圖,回答12~13題。

12.該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
A.地中海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亞熱帶濕潤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13.圖甲所示季節里(  )
A.黃河下游地區正在收摘棉花
B.非洲熱帶草原的野生動物向南遷徙
C.美國東南部多颶風活動
D.三江平原正在播種小麥
(2011?青島檢測)下表是36°N~38°N兩地的日平均日照時數(多年平均,單位:小時)統計表,兩地海拔均低于100米。分析回答14~15題。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①地6.06.47.17.47.97.35.97.27.37.16.35.9
②地4.24.85.97.79.411.211.711.09.26.75.14.1
14.②地的氣候類型最可能是(  )
A.溫帶季風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
15.關于①、②兩地的位置判斷,正確的是(  )
A.①位于大陸東岸 B.②位于大陸東岸
C.①深居大陸內部 D.①、②均位于大陸西岸
二、綜合題
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圖及某天氣系統圖(圖甲)。

材料二 A、B兩城市部分月份氣溫、降水量圖(圖乙、圖丙)。

(1)從圖甲中分析,該地的地形主要以________和________為主,地勢由________向________傾斜。
(2)乙、丙兩城市氣候圖中,屬于圖甲中A城市氣候類型的是________,判斷依據之一是A位于圖甲中天氣系統的________(冷、暖)空氣一側,氣溫偏________(高、低)。此季節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________洋。
(3)甲圖所示天氣系統在該區域持續時間較長,據圖分析其原因。
(4)甲圖中兩城市,受圖示天氣系統控制,容易形成凍雨的是________城市。請解釋該城市容易形成凍雨的原因,并在下圖內繪制該天氣系統簡略示意圖。

(2)若未來該低壓各部位強度變化不大,試描述B站鋒面過境前后風向和風速的變化。

(3)假設氣旋強度不變,當該天氣系統由陸地移到同緯度海面時,試分析風速和風向會發生哪些改變?

18.(2011?鹽城調研)下圖是兩大洲氣候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②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圖中③、④兩地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同,但氣候不同,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⑤、⑥兩地同屬熱帶雨林氣候,但面積大小不同。試從大氣環流、地形兩方面作簡要解釋。(8分)

參考答案與試題詳細解析

5. B 讀圖可知,此時南昌位于低壓中心(或者是一個低壓區域)的東部,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在地轉偏向力等作用下,盛行偏南風,隨著該天氣系統的東移,南昌將位于該天氣系統的西部,在氣壓梯度力與地轉偏向力等作用下,將盛行偏北風(西北風),所以若該天氣系統東移,受其影響南昌的風向變化是偏南風轉西北風。
6. D 位于亞歐大陸上的m所在天氣系統水平氣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說明這是一個高氣壓,其外側的氣壓值應與左側高氣壓外緣等壓線的數值相等,為1 015;故m的值應為1 020。
7. C 沙塵暴一般是由冷鋒天氣造成的,當冷鋒鋒前的暖空氣較為干燥時,極易形成沙塵暴天氣;圖中的L3為一冷鋒面,該線附近最有可能出現沙塵暴天氣。
8. B 依據各點風向可知,該氣旋為順時針方向旋轉,為南半球氣旋。氣旋過境,多陰雨天氣,空氣中水汽含量增大,晝夜溫差減小。
15. A 由上題可知,②地應位于大陸西岸,與②地相反,①地夏季應為濕潤多雨天氣,故應位于大陸東岸的季風氣候區。
16.答案:(1)山地 高原 西北 東南
(2)丙 暖 高 印度
(3)冬半年,(來自我國)北方的鋒面系統(冷空氣、冷氣團)在向西南移動過程中,受地形(山地、云貴高原)阻擋,在此處靜止下來,形成準靜止鋒。

(4)B B城市位于鋒面近地面的冷氣團一側,地面氣溫低,其上空為鋒面和不斷抬升的暖氣團,不僅容易降水,而且上暖下冷,容易形成凍雨。 繪圖如下(要含有鋒面、箭頭、降水)
17.解析:⑴根據風相遇等壓線的關系可以判斷所在半球;⑵根據風向的繪制方法進行判別風向,根據等壓線的疏密判別風速大;⑶注意海面和陸地摩擦力的大小關系,特別注意摩擦力既影響風向又影響風速的大小。
(1)位于北半球; A處風向向右發生偏轉(鋒面呈逆時針方向移動)。
(2)在冷鋒過境前為西南風,過境后為西北風,風速變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3590.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地理中國地理景觀與區劃專項復習教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屆高考地理第一輪教材復習 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屆高考地理考點整合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復習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