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一中2014屆高三12月月考歷史試題命題人:韓云沖 2015年12月第I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1.有學者認為:孔子主張人在修養成長的過程中,其來自內部的自律和來自外部的他律,應當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系,其間并無邏輯上的矛盾和不徹底。其中“他律”指的是A.仁者愛人 B.君主法治 C.禮樂規范 D.三綱五常2.在A.崇尚富貴,反對禁欲主義 B.君子愛財,取之有道C.安貧樂道,不以利累己 D.抑制商業,耕戰為本3、《漢書?董仲舒傳》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以教化為大務”;“正法度之宜”等記載。由此可,董仲舒的思想 A.強調春秋“大一統” B.糅合了多學派思想C.趨向“獨尊儒術” D.背離了先秦傳統儒學.A.實現君主專制的合法化 B.以天命強化儒家的德治理論 C.推動儒家思想的神秘化 D.以A.重視禮義教化 B.強調嚴刑峻法 C.主張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6、馬丁?路德主張“君權神授”(君權直接來自于上帝),提出“國家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權力則是神的意志的體現”。這體現了馬丁?路德:A.否定教皇的權威 B.思想出現了倒退C.主張教會高于國家 D.與其因信稱義的思想相矛盾7、下列觀點有悖人文主義思想的是:A、大多數時候,落在人們頭上的幸;虿恍胰Q于他們自己B、神圣的種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個人身上 C、人是罪惡、卑微、消極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D、真正的高貴并非先天生成,而是自為的、這一首詩被譽為“宗教改革的戰歌”: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惡魔盤踞世上,仍謀興波作浪,猖狂狡猾異!娭小皭耗А敝府敃r統治歐洲的教皇等人,如何才能打倒他們的權威呢?馬丁路德利用《九十五條論綱》闡述基督徒有權讀《圣經》和理解《圣經》,人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這種思想的社會效果是:A、將人們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 B、從神學角度論證了人的自由和獨立性C、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勢力在西歐各國蕩然無存、魏源在《海國圖志》中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同時又認為“萬里一朔,莫如中華”。據此可以認為魏源A.推動了東方國家對西方世界的了解 B.引發了19世紀40年代中國社會學習西方的熱潮 C.開始關注西方世界的同時仍然抱持文化優越感 D.在遭受西方列強侵略時不失民族氣節《現代文明的起源與演進》一書中這樣評價理學:“它的豐富性與普遍性使中國統治者與士大夫相信儒家學說已窮盡世界一切真理。中國既是天下中心,并有著輝煌的、無與倫比的歷史與成就,那么中國之外的‘夷務’就不在中國人關心的范圍之內!庇纱丝梢娎韺WA.排斥儒學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閉性C.概括了世間所有自然規律 D.內容豐富、探索世界本源A. 弘揚傳統的忠孝思想 B. 應該保持忠君愛國思想C. 強調國家的民族意識 D. 要具有無私奉獻精神14.著名的歷史學家傅斯年在《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史學的對象是史料,不是文詞,不是倫理,不是神學,并且不是社會學。史學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藝術的建設,不是做疏通的事業,不是去扶持或推倒這個運動,那個主義……史學便是史料學。”他強調的是( ) )A..C..18. 有梁啟超在《湖南事務學堂課藝批》中寫道:“議院制雖創設于泰西,實吾五經諸子傳紀,隨舉一義,多有其義者!绷簡⒊瑢懘嗽挼哪康氖牵 )A.為了在中國實行議院制而尋找圣賢遺訓 B.駁斥議院制最早設立于西方國家的說法C.說明五經中已有關于議院制的完整理論D.闡、1985年9月美國《時代》周刊雜志的封面是對毛澤東和鄧小平兩個不同時代的生活進行了對比,一面是游行的隊伍高舉著馬克思的畫像,農民在田地里插秧;另一面是忙碌的上班族、高樓大廈、漢堡包和照相機等。標題是:美國人正在“擔心”中國“正在遠離馬克思”。這是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A.中國不再是農業大國? B.中國人不再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C.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特有的東西 D.高檔消費使人們滋長資產階級享樂思想法國歷史學家布羅代爾說:“一種文明的歷史,就是對古代材料中那些對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東西的探索。它有待解決的問題不在于要告訴人們關于希臘文明或中世紀中國我們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訴人們在西歐或現代中國以前的時代與今天仍舊相關的東西!痹谶@里,布羅代爾強調的是A.史學是當代人的歷史認識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歷史C.史學無需窮盡人類文明的歷史 D.從文明傳承的角度闡釋歷史 ( ).嚴復A.拋棄了進化論思想 B.認識到了西方文明的本質C.思想逐漸趨于保守 D.欲從.1916年,一位學者A.未認識到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B.片面夸大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 C.較為客觀的評述了晚晴的思想文化狀況D.忽略了.1953年5月,毛澤東主194所。1959年,周恩A.精英教育的價值取向 B.教育公平的價值追求C.教育政治化傾向明顯 D.忽視義務II卷 (非選擇題共50分)26.閱讀下列材料。(1分)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們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們像什么東西,有許多東西我們認識不了的,問題是晦澀的,人生是短促的”!樟_塔戈拉材料二 “世俗權力是受上帝的委托來懲治奸邪,保護善良的。因此,我們應當讓世俗政體在整個的基督教世界中執行它的職務,不要加以任何阻礙,無論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傳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權力都有權來管他!薄R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貴族書》材料三 (啟蒙運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號是“砸爛可恥的東西,”,即消滅宗教的狂熱和不容異說!谡畏矫妫苋藗円灿幸粋關健性的用語——“社會契約”,……“行政權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辦事員;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們掌權和把他們拉下臺;對受托人來說,不存在契約的問題,只有服從!薄@些口號破壞了傳統的制度和習俗。——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請回答:(1)材料一表明普羅塔戈拉對神持何態度?是從政治、經濟角度分析其產生社會原因。(3分)(2)材料二反映了馬丁路德的什么觀點?分析其產生的思想因素。(分)(3)依據材料三,概括啟蒙運動的主要思想主張。說明它是如何破壞了“傳統的制度和習俗”的?(分)27.(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李1867年,塾。1887年,美浸信會紀好弼夫人在廣州設立培道女塾。在這一時期,上海著名的教會女校有1881年美基督教公理會創辦的由文紀女校和裨文女校合并而成的圣瑪利亞女校。而北京也有由美國基督教公理會會員裨治文夫人于1864年創辦的貝滿女塾馳名全國。據1877年在載,1876年全國僅基督教教會所辦的單設女子學校就有女日校82所,學生1307人,女寄宿學校39所,學生794人。 ——杜1897年下半年,梁啟超、康廣仁、鄭觀應等有志之士,便開始醞釀籌辦女子學堂。梁啟超為女學堂起草了《女學會書塾創辦章程》和《創設女學堂啟》。傾向于維新變革的民族資本家經元善也積極投身于女學堂的創建工作,他認為:“我中國欲圖自強,莫亟于廣興學校,而學校本原之本原,成莫亟于創興女學!1898年5月31日,經正 ——中國1907年3月,清政府頒布《生人數1906年為306名,1907年為1853名,1908年為2679名,1909年為12164名。 ——《中國教育統計進社1924年刊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美國傳教士在近代中國興辦女學與中國古代女子教育目的的不同之處。(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教會女學得以興辦和發展的社會背景;簡要評述教會女學的發展對近代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1分)()綜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女子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分) ——摘編自趙璐、柴文華《論近代中國進化論的思想淵源》 ——趙璐《進化論與中國近代思想觀念的變革》 ——鄺柏林《從古代傳統的變易史觀到近代歷史進化論》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CBBBC 6-10ACBDC 11-15BBCCD 16-20 DBACB 21-25 DCDCA26.(10分)(1)態度:懷疑神靈。(1分)社會根源: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古希臘奴隸制工商業的繁榮。(2分)(2)觀點:世俗權力高于教會權力。(1分)思想因素: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人文主義復蘇。(分)(3)主要思想主張:宗教上:反對神權統治,主張宗教自由;(1分)政治上:社會契約論、人民主權說。(2分)沖擊了封建專制主義和教條主義,天賦人權、自由平等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輿論準備。(分) .(2分)(1)目的:前者目昧無知之中。(分)(2)背景:鴉片戰爭后,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大量特權,包括傳教;傳教士到中國傳教,同時也把西方女性教育觀念(或自由、平等、博愛以及天賦人權等思想)傳入中國;西方文化不斷輸入,一定程度上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使中國女性觀也發生變化。(6分)影響:一方面,使列強在中國的文化侵略進一步加強,使許多女子迷心教會事業,不利于中國女子的解放;另一方面,開創了中國女子學校教育的先例,為之后女子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婦女解放運動培養了最初的人才,也推動了中國自辦女學的出現。(分)(3)趨勢:由外國傳教士創辦到中國人自己創辦;由男子解救到女子自醒自救;由民間興辦到官方開辦;由非法到合法。(分)山東省滕州一中2015屆高三12月月考歷史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12696.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校”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