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 國民黨統治危機 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識:
知道在解放戰爭期間國統區的危機:政治上表現為國統區民主運動的風起云涌,形成反對國民黨政府的第二條戰線;經濟上表現為金元券風潮,金融崩潰。
理解國民黨政權的垮臺不僅僅表現為軍事上的失敗,更是執政能力的失。斜憩F為經濟、政治危機的激化)。
2、技能:
從歷史圖片中尋找關鍵信息分析具體歷史問題的技能;從歷史中感知歷史的技能。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國民黨的統治的政治危機、經濟危機,使學生初步掌握從政治、經濟多個角度分析歷史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介紹國統區民主運動中的著名人物及其,讓學生認識到偉大歷史人物的為國為民偉大品質和犧牲精神;并感受到人類歷史的每一次前行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歷史發展總是在正反兩股力量的斗爭中波浪式前進。
二、各欄目的參考答案
(一)練習與測評
1、1947年5月,北平大學生在游行宣言中聲明:“目前中國社會一切混亂不安的局面,都是因為政治上的不民主及打內戰的關系,所以我們更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內戰,恢復政協路線,實行民主政治!边@一聲明反映了學生什么斗爭要求?這些游行斗爭起到了哪些作用?
答:這一聲明反映了學生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和平民主的政治要求。這些游行斗爭表達了國統區人民追求民主和平的心聲,揭露和孤立了國民黨政府。形成了反對國民黨政府的第二條戰線。
2、造成國民黨財政危機的原因有哪些?財政危機給國民黨的政治統治帶了什么影響?
答:國民黨財政危機的原因:一內戰軍費支出急劇增加,財政入不敷出;二濫發法幣到濫發金元券,金融系統被破壞;三紙幣貶值,物價飛漲,經濟基礎瓦解。
財政危機使國統區的廣大人民蒙受巨大損失,甚至變得一無所有,掙扎在貧困和死亡線上,使國民黨在國統區的民心損失殆盡,加速了國民黨統治的覆滅。
(二)探索與爭鳴
1947年5月30日,毛澤東為新華社寫了一篇題為《蔣介石政府已處在全民的包圍中》的評論。評論說:“和全民為敵的蔣介石政府,現在已經發現它自己處在全民的包圍中。無論是軍事戰線上,或者是在政治戰線上,蔣介石政府都打了敗仗,都已經被它所宣布為敵人的力量包圍,并且想不出逃脫的方法。”
蔣介石政府為什么會處在全民的包圍中?全民包圍對國民黨的統治和共產黨的斗爭有哪些作用?
蔣介石政府處在全民包圍中的原因:
經濟上——國民黨政府在接收過程中普遍貪污腐敗橫征暴斂,尤其是以推行法幣為幌子盤剝淪陷區的廣大人民,造成國民政府和接收大員大發橫財,而百姓區苦不堪言。“大接收”變成了“大劫收”。隨后內戰軍費支出急劇增加,財政入不敷出;濫發法幣到濫發金元券,金融系統被破壞;紙幣貶值,物價飛漲,經濟基礎瓦解。
軍事上——人民渴望和平,可是國民黨于1946年悍然發動內戰,把國家又拖入戰爭,粉碎了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可是在1946-1947年5月間,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先后被粉碎,第一條戰線上蔣介石政府陷入了包圍。
政治上——違背全國人民和平建國的意愿,推行一黨獨裁。玩弄假和談的政治陰謀,最終撕毀《和平建國綱領》,使人民追求民主的愿望破滅。內戰爆發以后,鎮壓國統區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斗爭,殺害愛國進步人士。蔣介石政府陷入了國統區人民形成的第二條戰線的包圍。
全民包圍對國民黨的統治和共產黨的斗爭有哪些作用?
全民包圍是國民黨陷入了政治上極端孤立;經濟上入不敷出、財政經濟陷入崩潰;軍事上節節失利的尷尬境地,使國民黨民心、士氣盡失,加速國民黨統治走向覆滅。
對共產黨而言形成了包括共產黨在內的各民族黨派以及廣大人民廣泛參與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形成了與國民黨統治斗爭的兩條戰線。為中共推翻國民黨腐朽政權,實現廣大人民和平、民主建國愿望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1317.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歷史第二歷復習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專項教案
第6課 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復習: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