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講 城鄉規劃
【考點整合與要點探究】
探究點一 城鄉規劃的內容及意義
1.城鄉規劃是一種綜合性的空間規劃,它是以城鄉居民點的土地等空間資的合理利用為核心,同時還包括城鄉居民點的社會、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內容。按編制過程看,包括城鄉總體規劃和城鄉詳細規劃兩個階段;根據規劃對象,可分為城市規劃和村鎮規劃等
2.城市規劃的主要內容:明確城市的性質;預測城市人口,確定城市規模;安排城市土地利用,確定空間利用;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項建設。
3.村鎮規劃
⑴分類:小城鎮規劃和鄉村規劃
⑵小城鎮規劃的要求:①小城鎮規劃必須滿足農業產業化的要求,使小城鎮成為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的載體。②要把市場需求與本地優勢相結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力求實現社會經濟的綜合發展。③要將生態環境建設列為重要內容,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和小城鎮接近大自然的優勢,建設生態型小城鎮。
⑶鄉村規劃的要求:從實際出發,使鄉村性質和建設的規模、速度和標準,同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相適應;必須合理用地,節約用地,充分利用空閑宅基地。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合理安排住宅、鄉村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等的建設布局,并適當留有發展余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加強綠化和整治鄉村容貌,搞好環境衛生建設。
⑷城鄉規劃與可持續發展意義:有利于合理土地資;有利于保護和改善城鄉生態環境;有利于保障城鄉安全;有利于協調城鄉發展;有利于保護自然和化遺產。
例1 下圖是我國南方某小城鎮一位學生在進行社會調查時繪制的一幅簡圖(當地常年盛行西南風)。讀圖后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工業位置分布是否合理??
①化工廠 ,理由: 。?
②食品廠 ,理由: 。?
③自水廠 ,理由: 。?
④鋼鐵廠 ,理由: 。?
(2)對圖中布局不合理的工業區位進行調整,圖中地點應布局何種工業為宜??
① ;② ;③ ;④ 。?
(3)若從A修鐵路到B處,選A—C—B線或A—D—B線中的哪一條路線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最好??
(4)選擇圖中地開發利用可行的方案。?
A.開辟成茶園,采葉制茶,增加經濟收入。?
B.開辟成梯田,種蔬菜,滿足城市人民生活需要。?
C.開采石,支持城市建設。?
D.種植蘋果、梨、柿、棗等經濟林木,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環境效益。?
F.開發建設成公園,供人們休閑、游覽。?
解析:關于小城鎮規劃中工業的布局,還是要考慮影響其分布的各主要區位因素的影響,如化工廠有廢氣、廢水污染,應布局在盛行風向的下風方向和河流的下游;食品廠無污染,為保鮮及時銷售,應布局在城區;自水廠要求水質清潔、衛生,應布局在河流的上游;鋼鐵廠運輸量較大,應接近交通線,同時有廢氣污染,應布局在盛行風向的下風方向。鐵路線應盡量避開城區,以免對城區交通造成障礙和產生噪音污染。圖中地的開發,應注意地不宜種蔬菜,開采石會破壞生態環境,種蘋果、梨、棗等經濟林木當地氣候不宜,最好是開辟成公園,供人們休閑、游覽。?
答案:(1)①不合理 位于河流上游,污染水、诤侠怼o污染,應接近消費市場 ③不合理 河流下游水質不好?④合理 接近煤產地,交通方便,且位于盛行風的下風方向?
(2)自水廠 食品廠 化工廠 鋼鐵廠?
(3)選A—D—B線路,不過城區,減少了對城區的交通阻塞及廢氣、噪聲污染,且該線路施工不穿隧道,減少了工程量和施工難度。?
(4)首選F項,次選A項。
探究點二 城鄉土地利用與功能分區
1.城鄉規劃中項目選址遵循的原則和考慮的因素
⑴項目選址必須遵循的原則?
在城鄉規劃中進行項目選址時,要綜合考慮自然、社會、經濟、化、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要深入考慮項目的社會經濟環境,如交通條和經濟地理區位、基礎設施狀況、城市發展前景、人口素質及街區特色等;還應從項目的特點出發,根據具體要求因地制宜地選址。在進行項目的具體選址時,常根據項目的特點,制定出多種選址方案,通過對各個方案的綜合分析比較,確定最合理的項目選址。
項目選址遵循的原則及措施
遵循原則措施
必須符合城鄉規劃中對土地使用的要求,并兼顧與其他建設項目的關系節約土地,盡量不占、少占耕地,挖掘現有城市用地的潛力,合理調整用地
要與城市環境規劃相協調對于影響環境衛生及易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建設項目,應當避開城市的水保護地和城市主導風向的上風地帶以及物古跡和風景名勝保護區
要與城鄉現狀相銜接在選址時,要充分考慮城鄉交通、通信、能、市政、防災規劃、用地等現狀條
⑵項目選址需要重點考慮的自然因素:土地的面積與形狀直接影響到開發項目的規模和空間布局;地形起伏過大、坡度過大或過小的開發基地,其開發成本會明顯提高;開發基地的巖層性質、地質構造類型、地基承載力大小等,直接影響項目的施工難易程度及建設成本;水、氣象等條直接或間接影響項目的規劃設計,影響項目的開發建設成本;項目選址還需要考慮與周圍特殊自然地物的空間位置關系。
2.城鄉規劃中的功能分區?
城市社會經濟活動的發展,促使同類活動在城市空間上的集聚,表現為連片分布的城市功能地域,這樣,就形成了主導功能突出的城市功能分區。如下表所示。
概念分區依據主要的功能區功能分區
遵循原則意義
功能分區就是在城鄉規劃中,根據區域的主要職能和自然條劃定功能區,將城鄉環境組合成分工明確、聯系密切、協調發展的有機整體城市用地在使用功能上存在著顯著差異,并表現出相對集聚的狀況,促使城市用地產生地域功能分化居住區、工業區、商業區、教(科技)區、倉儲區、生態保護區、市級公共綠地、主要交通樞紐及其他功能區等,個別城市有中心商務區(CBD)(1)各功能區應力求完整連片,提高用地的經濟效益?
(2)充分滿足環保、衛生防疫、防火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3)不同功能區之間應有便捷的交通聯系,同時又要避免相互干擾
(4)功能區的空間組合還應考慮城市景觀和形象的需要合理的功能分區有助于形成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統一的空間結構
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功能分區的基礎,城市功能分區又影響到城市產業布局。因此,城市功能分區的結果反映了城市布局的基本形態和城市區域內各功能區的地域差異。
例2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 圖甲為我國某市建成區示憊圖,圖乙為該市3個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區面積圖。讀圖回答問題。
圖甲 圖乙
(1)1988年以,該市建成區的主要擴展方向為 、 和 ,影響其擴展的主要因素有 。
(2)區為該市的重化工園區。其布局理由是 。
(3)該市擬在東南方向新建一條高速公路,試分析其原因 。
解析:(1)讀圖乙該市3個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區棉集團,可知1998年以,該市建成區的主要擴展方向為東北、西南和東南方向,結合圖甲可知,這三個方向上有河流和鐵路,交通便利。
(2)重化工園區,會帶大氣污染和水污染,重化工園區布局在區,是因為區區位于河流下游,根據圖甲中的風頻圖可知位于盛行風下風向,這樣可以減少對該市中心區的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同時區交通便利。
(3)考慮到東南方向是該市建成區的主要擴展方向(第1問可知),而原東南方向上沒有公路,為了加強市與外部的聯系,所以該市擬在東南方向新建一條高速公路。
答案:(1)東北 西南 東南 河流和鐵路
(2)位于河流下游;位于市下風向;交通便利
(3)位于市發展的主要擴展方向之一;有利于加強市與外部的聯系
探究點三 城鄉規劃中的主要產業布局
1.工業布局
⑴協調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如圖:
⑵保證一定的工業用地比例,但是不要無限度擴張
⑶充分利用現有的社會資
⑷相關企業、機構就近布置
城市規劃中常見工業的布局原則
工業部門生產特點與制約因素布局主導因素
制糖、煉鐵耗原料多,制成品重量大大減輕交通方便,接近原料地
鋼鐵、有色冶金、化工消耗能多接近水電站等能地
織布、石油化工、運輸產品比運輸原料成本高接近消費市場
自水廠優質水河流上游方向,水清潔
汽水、家具、印刷、啤酒運輸不方便接近消費市場
普通服裝、紡織、電子裝配勞動力成本比重大,消耗勞動量多接近勞動力豐富、工資水平不高的地區
化工、電子、飛機、儀表科技含量大,技術水平要求高接近科技發達人才集中的地區
電子、感光器材特別要求環境潔凈選擇環境潔凈之地
2.農業布局:⑴宏觀布局,總中各農業部門自身運作規律。⑵因地制宜,充分考慮自然環境的差異。⑶城鄉協調,堅持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向。⑷在村鎮一級規劃建設用地時,要盡量避免占用農業生產用地。
3.交通運輸業布局
⑴分類:城市內部交通和城市對外交通
⑵城市內部交通:①城市道路規劃要考慮城市地理環境因素,如線路選擇要結合地形,注意節約用地和投資費用,道路走向應利于城市通風,一般應平行于夏季主導風向等。②在城市規劃中要合理布局城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③結合各地社會經濟狀況、自然環境特點,合理布置各種交通線路和設施,為不同人群(包括殘障等弱勢群體)的出行提供方便的選擇和銜接,加強城鄉各功能區之間的有機聯系,提高城鄉環境的運行效率。④交通場、站的布局應盡量滿足人們出行的便利,同時考慮城市環境的要求。
⑵城市對外交通:①統籌布局對外交通設施,創造聯運條;②對外交通站場與城市交通感到系統密切聯系;③對外交通設施的布置與城市功能分區密切配合,盡量減少對城市的干擾。
例3 下圖是某古鎮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和省道改線的兩個規劃方案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兩方案中倉儲用地布局的共同特點是 ,原因是 。
(2)省道改線的目的有 。
(3)試從擬建省道占用基本農田情況對兩個方案作對比評價。
(4)兩個方案中功能分區較合理的是 。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了學生對城鄉規劃中土地利用、項目選址、功能分區的主要原則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對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等的布局原則理解。并在方案的優化比較中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倉儲用地的選擇要考慮方便貨物的輸入輸出,并要減少交通運輸量,應選擇在交通干線或樞紐地帶。
(2)交通線路的設計要考慮通行方便、聯系居民點同時減少對耕地占用、保護土地資,避免破壞物古跡、提升交通運輸能力、減少環境污染等多重因素。
(3)從保護土地資、減少對耕地占用看方案一不占用基本農田;方案二占用基本農田。
(4)綜合考慮對城鄉規劃中土地利用、項目選址、功能分區的主要原則及對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等的布局原則,方案一更有利于該區域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答案:(1)布局在交通干線附近 貨物運輸量大
(2)保護古鎮;提高省道交通流量;減輕古鎮交通污染。
(3)方案一不占用基本農田;方案二占用基本農田。
(4)方案一
【時作業】
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②③④四處保障性住房選址的共同區位是 ;其中區位較好的是 。
(2)該市擬規劃建設化工工業園,應選擇在甲、乙兩處中的 ,其比較優勢是 。
(3)城市綜合體在城市中的作用有 。
(4)簡述該城市治理交通擁堵問題的主要措施。
答案: (1)主城外圍,地價較低;交通干線附近,交通便利,方便居民出行 ②③
(2)乙處 位于城市盛行風向下風向,河流下游,對城市空氣和水污染。凰懡煌ǜ颖憷 (3)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資方便城市居民生活
(4)合理規劃城市道路(或合理進行城市規劃);公交優先、重點發展軌道運輸、發展立體交通等; 加強交通管理。
2.下圖為“長三角”某地區土地利用規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該地經濟效益的角度判斷:圖中的行政區布局是否合理? _______,請說明理由:_______。
(2)該城市計劃擴建一座過江公路橋,應該如何合理處理過江公路(橋)和古城墻之間的關系? _________
(3)甲為該地區的一個中心鎮(其職能和服務范圍大于普通集鎮),其城鄉經濟的紐帶和橋梁作用表現在____。為了更好地發揮中心鎮的作用,該地區應優先進行___建設
答案:(1)不合理,位于城市中心,地租最高。
(2)對古城墻分區保護,維持“原址、原狀、原物”,根據其歷史化價值進行一定的現代化改造,以適應城市發展需要。以古城墻的建筑風格為基調,配置過江公路(橋)必須的設施,保持新老建筑的協調。
(3)是農村集聚的中心,可以大量吸納農村勞動力;可以承擔城市的部分職能,方便居民生活;接受城市部分產業轉移。連接中心鎮和城市的公路。
3.閱讀相關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應奧巴馬總統邀請,胡錦濤主席于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今年是中美重新打開交往大門40周年,也是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端。19日,中美兩國發布聯合聲明明確指出,鑒于兩國面臨重要的共同挑戰,中美決定繼續建設伙伴關系,以推進共同利益、處理共同關切、強調國際責任。
材料二: 未城市發展需要城市之間,乃至國家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首屆中美綠色建筑低碳材料與城市發展高峰論壇于2010年5月在深圳召開。深圳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為迎接本次會議,做了“我國某特大城市發展規劃示意圖”。
(1)該城市的地域形態屬于 。高級住宅區最可能位于a、b、c、中 區。
(2)擬在甲、乙兩個衛星城市中選擇一個建設成為石油化工城。請你選擇,并說出理由。
(3)簡述建設衛星城市對該區域內城市發展持意義。
答案:⑴團聚式或集中式 a
⑵乙 理由:位于城區河流下游,對城市水污染小;位于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對城市空氣污染。晃挥阼F路、公路及河流附近,水陸交通便利。
⑶有效控制大城市中心區規模,利于分散大城市職能;緩解城市土地、交通、居住等壓力;有利于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區域內城市的合理化發展。
4.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城市中的濕地資非常珍貴,有的濕地因為環境的變化自然消失了,還有些則是因為人為的原因而消失的,許多城市進行土地開發,把大片的濕地填掉了,破壞了濕地生態系統。在久居城市的人們眼中,“濕地”似乎是一個頗為專業的名詞,同人們的生活相距遙遠!皣页鞘袧竦毓珗@”的出現,不僅豐富了城市公園的種類,而且其獨特景觀能讓市民感受到濕地——作為“城市之腎”的無邊魅力。城市濕地公園是指利用納入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適宜作為公園的天然濕地類型,通過合理的保護利用,形成保護、科普、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園。?
(1)材料中所說的城市濕地公園分布的規劃屬于城市規劃中的 規劃。?
(2)在紛擾的城市中的濕地資更顯珍貴,因此,對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而言,保護和利用同樣重要,濕地作為地球珍貴的環境資,其作用主要有 、 、 等。
(3)城鄉規劃可以促進城鄉的可持續發展,城市濕地公園的建立有利于 。
(4)城市規劃的主要內容有 ; 。? ? 。弧 。
解析:城市濕地公園分布的規劃是確定某個事物具體位置的規劃,它屬于城鄉規劃中的詳細規劃;濕地可以將城市工業排放的廢水凈化,可以增加局部地區的大氣濕度,在濕地當中生長有多種動植物,所以濕地作為地球珍貴的環境資,在降解環境污染、調節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城鄉規劃對促進城鄉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的意義,主要表現是: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資,有利于保護和改善城鄉生態環境,有利于保障城鄉安全,有利于協調城鄉發展,有利于保護自然和化遺產。城市濕地公園的建立體現的是有利保護和改善城鄉生態環境。?
答案:(1)詳細 ?(2)降解環境污染 調節氣候 維持生物多樣性 ?
(3)保護和改善城鄉生態環境? (4) 研究和確定城市發展目標 合理安排城市土地和空間資利用 確定城市發展的空間布局 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項建設?
5.下圖是“我國某特大城市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早期該城市選址的有利條是 , 。
(2)目前該城市的空間形態屬于 。、P、Q中 處是高級住宅區。
(3)擬在甲、乙兩處規劃建設高新技術工業城和石油化工城兩座衛星城市。石油化工城應建在 處.理由是 。
(4)請簡述甲、乙兩衛星城建設對該城市發展的意義。
解析:本題以“某特大城市示意圖”所提供的信息為背景,綜合考查了早期城市的區位、城市形態、城市工業布局、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問題。設問簡單明了,具有較強的地理性。早期河流與城市的區位有四種情況,即河流水運的起點和終點、河流入?凇⒏芍Я鲄R合處和過河點。我國南方的早期城市大都沿河設城,主要原因是南方氣候濕潤,河網稠密。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城市位于干支流的匯合處,除提供城市發展所需的水外,還具有三個方向的水運優勢。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城市形態為集中緊湊式(或團塊式),具有完善的城市功能分區。除了中心商務區、住宅區、工業區外,該城市還具有化教育區,這說明該城市規模較大,級別較高。兩座工業衛星城鎮的出現,可以分散大城市的職能,緩解大城市在城市化過程中由于人口和工業過分集中所帶的土地緊張、交通擁堵、住房困難和環境惡化等一系列環境問題,促進城市合理發展。城市中工業布局的原則是:規模較小,基本無污染的勞動密集型工業可以有組織地布置在城區;規模較大,有輕度污染的工業應布置在城市邊緣或近郊區;有嚴重污染的工業應布置在遠離城市的郊區,盛行風向的下風向和河流下游。石油化學工業有嚴重的大氣污染和水體污染,應屬于有嚴重污染的工業部門,應布置在城區河流下游和盛行風向的下風向。
答案: (I)水運便利,取水方便 (2)集中式或團塊式;P
(3)甲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與盛行風向垂直方向的郊外;水陸交通便利
(4)分擔城市職能;緩解城市土地、交通壓力;有利于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促進城市合理化發展。
6.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地區計劃在a處建一大規模的木材加工廠,分析其選址的有利條,并說明建廠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及應采取的對策。
(2)該地區計劃建一大型機場,分別說明b、c兩地作為機場選址的有利和不利條。
(提示:大型機場占地規模大,c地需填海。)
解析:第(1)題,木材加工廠靠近用材林地,接近原料產地,且靠近河流和鐵路,交通便利,但是在對木材進行加工時,會造成用材林的減少和破壞,采伐不合理會引起水土流失和環境破壞等問題,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減少造成的危害,比如使采伐與育林相結合,防治環境污染等。第(2)題,大型機場的修建,占用大量土地,比較b、c兩地,b地靠近人口密集的地區,便于旅客和貨物的集散,但是占用大量農田和濕地,c地填海造陸,少占耕地,但是工程量大,造價高。
答案:(1)有利條:接近原料產地;靠近水、陸交通線(交通運輸便利)。
影響:森林減少,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等。
對策:合理采伐和育林相結合,采取防治污染措施等。
(2)b地
有利:位于幾個大城市的中間(靠近幾個大城市),便于旅客和貨物的集散(交通便利)。
不利:占用大量農田和濕地。
c地
有利:通過填海興建機場,可以保護農田和濕地。
不利:位置偏離大城市,不利于旅客和貨物的集散(交通不便);填海造陸,工程造價較高。
7.讀“我國西北地區某城市規劃圖”,完成下列問題。?
(1)計劃在①~⑥處選擇五個地點布局電視機制造廠、化工廠、面包廠、大型物資儲備倉庫、奶牛場,你認為分別布局在何處最合適??????
(2)借用工業發達國家二戰后工業布局的經驗,該城市利用西北開發的有利條,從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應突出注意的問題是 。?
(3)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對該城市經濟發展帶哪些影響??????
解析:西北某城市布局示意圖,主導風向為西北方向。各個企業的布點可根據影響的區位因素分析。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紡織業和服裝業是我國優勢產業,這些產業是勞動密集型工業,中國勞動力工資水平低,且中國棉花產量居世界首位;汽車行業和電子產業由于國際市場的競爭等多方面原因,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將處于不利地位。?
答案:(1)①處建電視廠;②處建面包廠;③處建化工廠;④處建奶牛場;⑤處建大型物資儲備倉庫。?
(2)工業布局既要注意經濟效益,利用科技提高生產力,同時也要注意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保護環境,把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統一起考慮?
(3)①有利于紡織工業和服裝工業的發展;②對汽車工業和電子工業帶沖擊;③可增強該城市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技術交流,提高企業現代技術和管理水平,增強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改善出口商品的構成。
8.讀某城市示意圖(圖19),回答問題
(1)圖中甲功能區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C地是________________(功能區)
(2)A、B兩地地價較高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該市工業布局的有利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評價湖泊地對城市環境和交通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住宅用地,商業區。
(2)B,B地靠近市區,靠近風景區。
(3)臨近河流、水充足;水運便利,靠近鐵路交通便利
(4)湖泊地可以改善城市環境,美化城市環境;同時影響城市交通網布局
9.下圖是我國東南沿海某城市規劃圖,回答下列問題 。
⑴ 該圖農業基地如果種植糧食作物可種植 ( ),如果種植經濟作物可種植( )和( )
A.甘蔗 B.甜菜 C.水稻 D.小麥 E、油菜 F、花生
⑵ 計劃在①③④⑤⑦⑧中選擇合適位置建下列工業基地,請在工業基地括號內寫出數碼。
自水廠( ),鋼鐵工業基地( ),化學工業基地( ),面包廠( )
⑶ 圖中②是印染廠、⑥是印刷廠,其中不合理的是 ,理由
⑷ 假設圖中⑦為大片沼澤、⑧處為石灰巖地貌,既要發展經濟,又不降低環境質量,你認為應如何開發利用兩處土地資:⑦地 __________。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地為我國一種新穎的農業類型_____ ______。
答案:(1)C、A、E (2) ①、④、⑤、③
(3) ②; 理由 :位于居民區,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污染。應布局在城郊及河流的下游。
(4) 7處種植藕 8處發展旅游業
(5)基塘農
10.讀“某歷史古城城市用地現狀示意圖”;卮饐栴}:
(1)該古城形成的區位條有 ;促進其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
(2)在古城區改造中,地方政府應注意保護 等。
(3)擬建一大型批發市場,宜選建在①、②兩地中 地,理由是 。
答案: (1)水運便利;水充足;地形平坦;農業發達煤鐵資的開發利用 (2)特色景觀和傳統化(3)①不占用農田;地租成本較低;交通便利
11.下圖為某市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圖中工業區布局合理,則該地主導風向最有可能的是 。
(2)簡要說明工業區分布的位置特征
(3)圖中F、G兩地適合發展商業區的是 ,圖中A、B、C、D最適宜建高級住宅區的是 ,并說明高級住宅區在該地發展的原因。
答案:(1)偏南風
(2)①趨向于交通干線,靠近鐵路,公路,河流;②分布在河流以北(市外緣或市北側);③工業區和居民區之間有隔離帶(河流分開)
(3)G A ①風景區(環境好)②地勢高 ③遠離工業區,污染小(a盛行風上風向 b河流上游)
12.下圖為“我國東部某鎮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該鎮市功能分區中,甲、乙、丙分別為 、 、 。
(2)丙功能區布局的特點有 、 。該功能區這樣布局,主要是為了 、 。
(3)為完善該交通網,迫切需要新增 通道 。
(4)該建設中,需重點防范 、 等自然災害。
答案:
(1)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
(2)在鎮邊緣布局 沿公路、河流布局 保護區環境 節約成本
(3)過江(河)通道 (4)洪澇、滑坡、泥石流
13.下圖為“某市土地利用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該市功能分區中,甲功能區是 ,其布局原則是 。
(2)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需配備的基本
化設施有 。
(3)若在①處開發住宅小區,應考慮的地理區位 因素有 。
(4)的意義主要有 、 和促進可持續發展。
答案:⑴商業區 市場最優;交通最優
⑵化娛樂設施、教育科研設施、體育衛生設施
⑶自然、社會經濟、交通等因素。
⑷合理利用土地 構建良好人居環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3095.html
相關閱讀: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屆高考地理第一輪教材復習 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
2012屆高考地理考點整合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地理中國地理景觀與區劃專項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