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地理考點整合復習 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21講 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
【考點整合】

【要點熱點探究】
探究點一 城市的區位選擇

城市區位的因素是不斷變化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軍事、宗教等因素對于現代城市區位的影響已經減弱,科技、旅游等已成為影響城市區位的重要因素,而交通運輸等因素始終對城市區位產生著巨大影響。
例1 讀圖,城市布局圖有A、B、C、D 4座城市,請從地形、氣候和河流等區位因素分析其發展前景。

⑴從地形考慮,   的城市區位具有一定優勢,因為它們位于       地區。
⑵從氣候考慮, 的城市區位較為有利,因為它們處于 , 城市區位更為有利。
⑶從河流因素考慮, 城市沿河而建,但區位不同。
⑷綜上所述, 城市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命題意圖:本題以圖的形式,綜合考查影響城市區位的自然因素。以達到靈活運用知識的目的。
解析:我們從圖上可分析出,圖上彎曲的曲線代表等高線,B、D位于200米以下,是平原地區;A、C在200米以上,是山區。從地形因素考慮,平原最有利于城市的發展。從北極圈和北回歸線的位置可以看出,B、C、D處于中低緯度地帶,其中D距海最近。從氣候因素考慮,城市多分布在水熱條件適中的中低緯度地區,尤其是沿海地區的氣候比內陸地區更為有利。從河流因素考慮,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決定了城市的區位。A、C、D都沿河分布,但區位不同。A位于通航河道的上游起點,C處于兩條河流的匯合處,D位于河口處。綜上所述,D城市在地形、氣候和河流等自然條件上都占有優勢,因而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答案:(1)B、D 平原 (2)B、C、D 水熱條件適中的中低緯度地帶 D (3)A、C、D (4)D
探究點二 中心地理論
1.中心地概念:中心地,向周圍地區提供各種商品和服務的地方。
中心地具有多種服務職能,但主要是提供商品和服務的職能。城市是一個地區的中心地,它為一定范圍內的人口提供商品和服務。中心地有級別之分,主要是根據中心地所提供的職能種類和服務范圍來劃分的。較高級別的中心地輻射影響比較低級別的中心地大。城市作為一個中心地,城市的等級越高,說明其服務種類多,服務范圍大。
2.前提:理想化的均質平原上,市場原則是中心地布局的重要原則,其次是交通原則和行政原則。
3.理論內容:⑴一個中心地的服務范圍圍繞中心地呈正六邊形。⑵多個相同級別的中心地服務范圍在空間上的分布構成了蜂窩狀網絡,這種網絡由多個正六邊形組成。⑶不同級別中心地的服務范圍表現在所形成的六邊形的大小和面積是不同的。高級中心地的六邊形面積大,數目少,中心地間的距離遠;低級中心地的六邊形面積小,數目多,中心地間的距離近。高一級中心地位于低一級中心地的中央。⑷同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相互排斥;不同等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相互嵌套,形成六邊形的等級體系。
探究點三 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根據城市人口規模,一般把城市劃分出超級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不同國家劃分標準差異較大。城市的服務種類、服務范圍是與城市的等級相對應的??大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的范圍相對較大;而小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比較小。等級較高城市的服務范圍包含了多個等級較低城市的服務范圍。
例2 (2011屆北京市朝陽區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長三角地區已經初步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南京和杭州為副中心的長三角大都市圈空間圈層城市體系。讀圖11回答⑴、⑵題。

⑴圖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級可分為
A.2級 B.3級 C.4級 D.5級
⑵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蘇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
B.揚州市比無錫市的服務范圍小
C.城市體系中上海市的服務范圍最大
D.寧波市比德清縣的服務功能更全面
命題意圖:⑴本題主要考查城市等級的劃分,難度較小。⑵本題主要考查不同等級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難度中等。
解析:⑴根據南京都市圈的范圍及結合圖例可以判斷出其有3個城市等級,省會一省轄市一縣。正確答案是B。⑵根據圖例,結合各個選項即可得到正確答案,要注意題干要求是選擇不正確的選項。B選項中揚州和無錫均為省轄市。
具備同等的服務范圍,故正確答案是B。
答案:⑴B ⑵B
【變式訓練】(2011屆皖南八校高三摸底聯考)讀某地區城市分布及圖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線示意圖,完成⑴~⑵題。

⑴圖中所示城市( )
A.共有三級城市等級體系B.甲城市服務范圍比乙城市廣
C.城市等級越低數目越多D.乙、丙城市服務功能相同
⑵關于圖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描述正確的是( )
A.adD.c>d
命題意圖:本組題主要考查不同規模集鎮服務功能的差異,以及解讀文字和地圖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相關知識的能力。
解析:⑴甲城市規模大于乙城市規模,故甲城市服務范圍比乙城市大。⑵d為甲城市地租的次高峰,則有b答案:⑴B ⑵C
【課時作業】
一、單項選擇題
下圖甲乙丙丁為四種受資源分布影響的聚落分布模式,讀圖回答1~2題。

1.聚落分布模式與資源分布模式對應正確的是 ( )
A.甲??帶狀資源分布 B.乙??-均勻資源分布
C.丙?一線狀資源分布 D.丁??分散的資源分布
2.有開采價值的銅、鋁礦產資源在空間分布上,一般比較集中,因開發該類礦產資源形成的較為理想的聚落分布模式為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讀世界某地區城市分布圖,完成3?5題。

3.巴格達城市興起的區位因素是
A.政治 B.軍事C.氣候 D.礦產資源
4.因宗教活動而興起的城市是
A.耶路撒冷 B.開羅 C.雅典 D.圣保羅
5.與西亞相比,南歐地區城市密度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經濟水平 C.資源 D.降水
讀“西安市附近略圖”,回答6~7題。
6.西安市作為古都的區位因素是 ( )
①地形 ②氣候 ③河流 ④資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西安與開封都是古都,北宋時期,開封不僅是中國而且也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口上百萬,富甲天下”的國際大都會。1954年10月,河南省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F在開封市區人121 80多萬,市區人口減少的原因有 ( )
①交通運輸 ②政治 ③黃河改道 ④軍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讀某區域圖,據此回答8~9題。
8.圖中甲城市選址在內陸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A.軍事防衛 B.交通運輸
C.宗教與政治 D.氣候與地形
9.該區域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心之一,特奧蒂瓦坎位于圖中甲城東北48km處,鼎盛時人口約10萬,毀于8世紀中葉。該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震火山爆發 B.土地肥力下降
C.水源枯竭 D.瘟疫流行
(2011?安徽聯考)下圖為我國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積空間變化圖。讀圖完成10~11題。

10.該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區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
A.商業及公共服務、住宅、工業
B.住宅、商業及公共服務、工業
C.商業及公共服務、工業、住宅
D.住宅、工業、商業及公共服務
11.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業發展的主要區位優勢是(  )
A.政策、勞動力 B.市場、勞動力
C.地價、市場 D.政策、地價
(2011屆山東省濰坊市高三新課程質量抽樣監測)讀南亞某區域示意圖,回答12?13題。

12.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從合理布局角度,適宜遷往小城市e的企業是( )
A.水泥廠 B.鋼鐵廠 C.棉紡廠 D.機械廠
13.部分企業外遷到周圍的郊區設廠,對城市的影響是( )
A.城市的空間規?s小B.城市中心商務功能更加突出
C.城市空間結構更加混雜D.城市服務功能減弱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批準武漢城市圈(武漢市、黃岡市、鄂州市、黃石市、咸寧市、孝感市、天門市、潛江市、仙桃市)為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讀武漢城市圈范圍圖,回答14~15題。

14.材料中九個城市按等級可分為( )
A.2級 B.3級 C.4級 D.5級
15.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城市圈中,武漢市的服務范圍最大
B.與鄂州市相比,黃石市的服務范圍小
C.與麻城市相比,紅安縣提供的服務種類少
D.與大冶市相比,黃石市的服務功能更全面
二、綜合題
16.2006年8月,在經歷了多年的爭論、預熱之后,武漢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四個中部的城市群,正式入圍中央關于中部崛起的10號文件,也意味著進入了國家的宏觀發展戰略視野。下圖為中部四大城市群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四大城市群中:分布有我國古代 “四大米市”的城市群是 ;百萬人口以上城市數最多的城市群是 ,該城市群中人口過百萬的城市是哪些?
(2)圖中鐵路C、B、F的名稱分別是:C 、B 、F 。
(3))從城市的區位因素看,四大城市群中,屬于因礦產資源開發、兩河交匯處、鐵路樞紐、政治原因而興起來的城市分別是哪些城市?
(4)長株潭城市群占優勢的工業部門是 ,其發展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17.(2011屆海淀區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練習)圖13為“我國南部某城市用地布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評價圖中重化工業區的布局。

(2)簡述高新技術產業在高科技園區集聚的目的。

(3)簡述綜合物流區布局的優勢條件。

18.讀材料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簡圖”,回答問題。
材料:滬、蘇、浙三省市,地域相連,文化相近,經濟相融,人緣相親,然而,在這背后卻是一條無形的行政區劃,使長三角區域內各省市出現招商引資大戰、重復建設、壁壘重重,阻礙了長三角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跨地區的經濟合作。
(1)有專家建議調整行政區劃,構筑大上海經濟區。試分析此建議的好處。

(2)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我國最完善的城市體系。試比較圖中所示不同等級城市服務功能和城市輻射范圍有什么不同?
參考答案與試題詳細解析
1.C 2.D 解析:受資源分布影響而形成的聚落模式往往同資源分布的形態一致。 圖中較清楚地顯示出丙聚落分布呈線狀形式。銅、鋁礦在空間分布上一般比較集中,由此而形成的聚落模式應呈集中式,與丁圖形式吻合。
3.A 4.A 5.B 解析:本題考查了城市的區位因素和影響城市分布的因素。巴格達是古代巴比倫王國的政治中心,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地;南歐地區經濟較西亞發達,所以其城市密度大。
6.B 從圖中可知西安位于渭河平原上,鄰近渭河,故影響西安的區位因素是地形和河流。
7.B 開封市區人口減少從社會經濟因素來看是政治中心的遷移,自然因素是黃河改道。
8.A 9.D 解析:結合圖示輪廓和經緯網可知,甲城市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該城市歷史悠久,早期選址在內陸是為了軍事防御。古文明消失與瘟疫流行有關。
10.【解析】結合圖例,觀察三條曲線的變化趨勢,可以發現占地面積較大的功能用地從中
心向外依次是商業及公共服務用地、住宅用地和工業用地。
【答案】A
11.【解析】觀察工業用地變化曲線,在距市中心4千米地方離市中心較近,有市場優勢;距離住宅用地較近,有勞動力優勢。
【答案】B
12.【解析】水泥廠要用石頭作原料,布局在靠近丘陵的d處,且位于南亞季風的垂直風向的郊外,不需要搬遷,排除A;鋼鐵廠靠近鐵路,交通便利,布局合理,不需要搬遷,排除B;棉紡廠布局在城區,勞動力充足,布局合理,不需要搬遷,排除C;機械廠靠近河流,遠離鐵路,交通不便,遷至e處即靠近鐵路,方便運輸,又遠離城區,減輕污染,故搬遷到e處最合適,選D。
【答案】D
13.【解析】部分企業由市區外遷到郊區建廠,原廠址可以用于商業、住宅等功能區的建設,不會使城市的空問規?s小,排除A;部分企業外遷到郊區建廠,使工業區外遷,城市中心的空間結構向商業區的轉變更加集中、有序,城市功能服務更集中,排除C,D,選B。
【答案】B
14.B 武漢市是該區域一級城市,黃岡市、鄂州市、黃石市、咸寧市、孝感市屬于二級城市,天門市、潛江市、仙桃市屬于三級城市。
15.B 從上題分析可知鄂州市與黃石市服務范圍相同。
16. 解析:第(1)問,我國歷史上的“四大米市”是無錫、長沙、蕪湖、九江。第(2)問,考查了我國鐵路線的主要分布。第(3)問,考查了城市興起的區位因素,注意加強對這方面知識的積累。第(4)問,南方有色金屬比較豐富,有色金屬冶煉需要豐富的電力資源。
答案:(1)皖江城市帶和長株潭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 鄭州、洛陽 (2)浙贛線 湘黔線 焦柳線 (3)在礦產資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城市是平頂山、焦作、馬鞍山;在兩河交匯處發展起來的城市是武漢;因鐵路交通發展而來的城市是鄭州、株洲;因政治原因而興起來的城市是開封、洛陽 (4)有色金屬冶煉 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和水能資源豐富。
17.【答案】(1)合理:鄰近鐵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下游,對城市水源污染;綠地有利于凈化空氣等.
不合理:位于風頻較高的東南風、東風和東北風的(或盛行風的)上風向,易造成城區大氣污染。
(2)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共同利用基礎設施;降低生產成本,取得規模效益。
(3)鄰近高速公路、鐵路,交通便捷;靠近出口產業園區,物資周轉量大;離城市中心區較遠,土地價格較低。
18. 【解析】以上海為核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現已形成了我國最完善的城市體系,以此為例考查城市等級體系。
【答案】(1)①能夠變外部經濟為內部經濟,減少區際協調成本;②有利于發揮上海的經濟輻射功能;有利于長三角產業的合理布局,能夠根據產業鏈的要求.發揮產業集群效應。提高經濟效率。
(2)上海,全國最久的城市和經濟中心,具有次一級中心和一般城市不具備的高級職能,服務范圍不僅覆蓋到整個地區,其影響還輻射到全國甚至國外。南京、杭州,該地區的副中心城市,服務范圍主要是全省及周圍省區的部分地區。蘇州、無錫、常州、寧波,制造業功能比較突出,而且受上海影響較大,服務范圍仍然較大。鎮江、揚州、南通,服務范圍主要局限于市域內大多數城鎮和鄉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4829.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地理考點整合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復習教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屆高考地理第一輪教材復習 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
2012屆高考地理中國地理景觀與區劃專項復習教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