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經濟秩序呼喚誠信倫理》學案(新人教版選修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經濟秩序呼喚誠信倫理》學案(新人教版選修六)
【課前延伸學案】
【學習目標】
1、經濟與道德的關系(經濟決定道德;道德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2、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什么要加強道德建設?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怎樣加強道德建設? 4、失信的危害
5、誠信的作用(誠信,美德,倫理原則;誠信的價值;誠信是立業之基)
6、為什么要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制度?(必要性;弘揚誠信美德的現實意義)
【知識梳理】
一、經濟生活與道德建設
(一)源于經濟生活的道德
1、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是道德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根源。
2、經濟對道德的決定作用
(1)經濟決定道德

(2)隨著經濟的發展,道德觀念也會相應變化。
(3)道德的發展和進步,往往取決于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3、道德具有相對獨立性
(二)促進經濟發展的道德——道德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1、道德規范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2、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有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

3、道德對經濟發展的方向具有引導作用。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
1、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什么要加強道德建設?
(1)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道德規范和倫理原則的必然性

(2)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的必要性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怎樣加強道德建設?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建設必須體現社會主義義利觀
①社會主義義利觀內涵

②社會主義義利觀的要求

(2)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二、經濟秩序呼喚誠信倫理
(一)誠信的回報與失信的代價
1、誠信,既是個人美德,也是社會生活和經濟交往中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2、失信的表現及危害
(1)表現
(2)危害

3、誠信的價值
(1)誠信作為經濟活動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證市場經濟有序運行的重要價值。
(2)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誠信的最大回報,就是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
(二)誠信是立業之基
1、誠信對于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與人合作,誠信是首要原則。
3、創業經營,誠信是企業之魂。

4、創業始于自信,成功緣于誠信。
(三)構建社會誠信機制
1、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2、構建社會信用制度的主要內容
3、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誠信美德的現實意義
4、社會呼喚誠信

【課內探究學案】
【合作探究1】《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的積極作用,不斷增強人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正確運用物質利益原則,反對只講金錢、不講道德的錯誤傾向,在實踐中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規范,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與思想保證!
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回答:
(1)道德是如何促進經濟發展的?

(2)在新形勢下應如何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倫理原則、道德體系?

【合作探究2】材料一: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都是崇尚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一切價值的根基,是人生的命脈,是現代契約經濟的核心。
材料二: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違反規定生產,該公司未按批準的工藝參數滅菌,影響了滅菌效果。因注射“欣弗”死亡的有11人。肇事企業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原總經理裘祖貽,在公司辦公室自殺身亡。據推測,其自殺原因很可能是承受不了“欣弗”事件的重壓。
運用經濟倫理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材料一、二說明誠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2)請你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課堂有效訓練】
1、管子曰:“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睋耍腥苏J為,經濟上去了,社會道德風尚就會自然而然地好起來。請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2、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廣大群眾對商業領域存在的假冒偽劣現象反映強烈。中宣部、原國內貿易部決定在全國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教育引導企業員工嚴格遵守“誠信、公平、情義、服務” 的商業道德準則,努力形成“為人民服務、對社會負責”的良好道德風尚。隨著參與部門的逐年增加,在工商、質檢等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下,“以真誠贏得信譽、用信譽保證效益”,已成為商貿企業員工的自覺行動。
“以真誠贏得信譽、用信譽保證效益”說明了什么?運用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的有關知識談談你的理解。

【課后拓展學案】
1、“義利之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人們通過對義利關系的回答來體現自己行為的道德價值取向。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正確處理好義利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我們應該奉行怎樣的社會主義義利觀?

(2)從經濟倫理原則角度說明如何實現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統一。

2、材料一:北宋文學家和政治家宴殊,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本可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官,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他不費力氣就從人數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并得到皇帝的贊賞。但他沒有洋洋自得,相反在接受復試時,把情況告訴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实叟c大臣們商議后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獎。
材料二:“誠信也是生產力!北逼L餅H坊農業裝備分公司一位經理對誠信的這一認識精辟而深刻。他舉例說,有一家大型拖拉機集團曾經盛極一時,但有人看到有利可圖后,當地在6年中冒出了眾多小拖拉機廠,而這些小廠靠生產外觀、牌子與正品“近似”卻質量粗糙的產品低價出售來牟取暴利,最終將大企業活活拖垮。
材料三:從2004年開始,高考考生都要簽訂誠實守信協議書,而北京師范大學決定,每學期的期末考試如有考場違紀行為,除被記“零”分外,還必須增修一門“誠信”課,該課學習合格后方可獲得違紀課程的重修資格。
閱讀材料一、二、三聯系社會實際,分析反映了什么問題并說明其道理。


專題三 第一、二框 參考答案
【合作探究1】
(1)道德作為調整人們利益關系的規范,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上形成之后,就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力量,對經濟生活產生重要影響。首先,道德規范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其次,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有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第三,道德對經濟發展的方向具有引導作用。
(2)①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倫理原則,必須體現社會主義義利觀。把國家和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個人合法利益,是我們應該奉行的社會主義義利觀。它要求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有機統一起來。②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既要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機制的積極作用,不斷增強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又要注意克服市場機制的消極影響,正確把握物質利益原則,反對只講金錢、不講道德的錯誤傾向。
【合作探究2】
(1)①誠信是社會生活和經濟交往中應遵循的倫理原則。失信破壞了市場經濟的運行秩序,阻礙經濟的健康發展,使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遭受損失!靶栏ァ笔录陌l生體現了這一點。②誠信作為經濟活動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運行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欣弗”的事件危害了社會秩序,危及了人的生命健康,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③對于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而言,無論個人、企業或其他組織,講誠信,都是其立業之基、成功之本。與人合作,誠信是首要原則;創業經營,誠信是企業之魂。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違反規定生產,害人害己,致使公司查封停產、公司經營者自殺身亡充分說明誠信的重要性。
(2)①倡導誠信倫理,構建社會誠信機制。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倫理原則.②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都要把誠實守信作為基本行為準則。③加快建設企業和個人信用服務體系,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逐步開放信用服務市場。④倡導競爭倫理,在市場經濟中倡導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原則等。⑤要加強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國以德治相結合,實現社會和諧。
?
【課堂有效訓練】
1、(1)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皞}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強調了經濟決定道德,從這種意義上說,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
(2)不能機械地理解經濟對道德的決定作用,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有其相對獨立性。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道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運動方式和發展規律。經濟發展是道德發展的基礎,并不意味著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社會道德風尚就會自然而然地好起來;不能簡單地認為擁有財富越多的人,其道德素養就越高。
(3)因此,該觀點是片面的。
2、(1)“以真誠贏得信譽、用信譽保證效益”說明誠信是立業之基。
(2)誠信是市場交易的重要原則和基本精神,也是社會生活和經濟交往中應該遵循的倫理原則。誠信作為經濟活動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證市場經濟有序運行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誠信的最大回報就是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而且市場經濟越發達,就越需要誠信倫理來規范。
(3)誠信對于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來說,誠信都是其立業之基、成功之本。與人合作,誠信是首要原則;創業經營,誠信是企業之魂;創業始于自信,成功源于誠信。
【課后拓展學案】
1、(1)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把國家和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個人合法利益,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有機統一起來。
(2)①堅持誠信倫理,構建誠信機制,保障市場經濟有序運行;②堅持正當競爭、合法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③堅持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原則、注重效率與維護公平相結合的原則,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統一。
2、(1)誠信是我國傳統倫理文化中的精華,中國傳統倫理文化中,關于誠信的思想非常豐富,涵蓋了從為人、做事到治理國家的各個方面。弘揚中華民族崇尚誠信的美德,對于今天構建誠信友愛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材料一中的“晏殊”作為我國古代著名人士,是我國傳統誠信美德的優秀榜樣,在當今社會也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提倡和發揚這種美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2)①誠信,既是個人的美德,也是社會生活和經濟交往中應該遵循的倫理原則。如果失信則破壞了市場經濟的運行秩序,阻礙經濟的健康發展,使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遭受損害。②誠信作為經濟活動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證市場經濟有序運行的重要價值和意義。經濟主體之間要在市場中進行公正、公平的交易,必須以誠信為基礎。唯有雙方誠信,才能實現各自合理的利益。③誠信是立業之基,成功之本。創業經營,誠信是企業之魂。誠信是企業擁有的無形財富,良好的信譽能夠支撐企業的長遠發展。誠信是企業經營的首要方略,離開誠信這個前提,企業的仟何經營策略都難以施展、奏效。材料中所說,這家拖拉機之所以被拖垮,主要是由于眾多冒牌廠家的粗糙產品導致該悲劇的發生。
(3)構建以道德為支撐的社會信用制度,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其中主要包括: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都要把誠實守信作為基本行為準則;加快建設企業和個人信用服務體系,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逐步開放信用服務市場。材料三中高考的做法就是在社會范圍內樹立良好誠信的重要舉措,而北師大的規定也正是樹立誠信意識的很好嘗試,這種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也是構建社會信用制度的積極行動,如果全社會都積極行動起來,才能建立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5946.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輪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熱點求索真理的歷程探究復習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導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