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歷史第一輪必修2單元考點復習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必修2 第4單元 單元總結

知識結構

單元探究

1.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土地政策做了哪些調整,其內容是什么,有何意義?
(1)1950年土地改革,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①背景:新中國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新解放區的農民無地或少地。
②內容: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保護富農的政策。
③意義:連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被徹底廢除,農民翻了身,為新中國農業的發展和工業化開辟了道路。
(2)1953年開始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①原因:小農經濟難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②內容:把土地等農業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實行集體經營。
③意義: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生產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3)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
①原因:黨的主要領導人主觀認為農業合作化的規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②內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擴大公有化規模。
③結果: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挫傷了農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4)改革開放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①原因:過去的人民公社體制,不利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農業生產發展緩慢,黨中央總結了合作化的經驗教訓,做出正確的決策。
②內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分戶經營,自負盈虧。
③結果: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2.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經濟體制經歷了哪些重大改變,分別說明改變的原因。
(1)新中國成立初期到1956年后:由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局面向單一的高度集中統一管理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
原因:為了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照搬了蘇聯模式、主觀上急于實現現代化等。
(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由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轉變為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并存的經濟,從計劃經濟轉變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經濟。
原因:客觀分析中國社會生產力的實際,正確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借鑒外國經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
(3)20世紀90年代以來: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由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式經營轉變。
原因:黨中央進一步認識國情和總結經驗教訓,決定加快改革開放,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3.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成敗得失有哪些原因?對此你如何認識?
(1)“成”的原因:中共正確認識國情——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形成正確的指導思想、路線、方針、政策;廣大干部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和努力;黨和人民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并糾正工作中的失誤。
(2)“失”的原因:中共對國情認識不清——主觀主義、脫離實際——形成“左”傾的指導思想、路線、方針、政策;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
(3)認識:
①只有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成功。
②必須始終不渝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④要堅持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4.近代與現代中國“對外開放”的主要區別。
近代中國現代中國

景①國際:兩次工業革命先后完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建立;
②中國:閉關自守、腐朽落后的封建中國;
③開放:滿清被資本主義英國的“堅船利炮”打敗后被迫開放①國際:經濟全球化浪潮,和平、發展成為世界主題;
②中國:國力日益強大的社會主義中國需要進一步發展;
③開放: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主動對外開放

內容西方列強以武裝入侵為手段,強迫中國政府簽署不平等條約,便利列強進行經濟、政治、文化的殖民侵略按照平等互利原則同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目的是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
影響便利了外國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向西方學習的思潮大大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
概括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被迫開放;②主要為列強的殖民掠奪服務;③客觀上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①社會主義中國主動開放;
②主要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③平等互利,中外實現雙贏

熱點關注

1.歷史的經驗教訓使我們認識科學的發展觀:過去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中,我們片面追求重工業、片面追求高速度、片面追求公有制的程度、片面強調政治對經濟推動的作用等等,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的波折與錯誤。
2.歷史的經驗教訓引導我們構建和諧社會: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6972.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第二歷復習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專項教案
第6課 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復習: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