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4屆高考生物第一輪限時規范復習題(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2010•鹽城二模)下列有關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產生進化的原的變異僅包括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C.自然選擇學說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核心
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解析:產生進化的原的變異包括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
答案:B
2.(廣州3月)在同一區域中生長著兩種杜鵑花,在人工的條件下,它們之間都可以雜交成功。但在自然狀態下不能雜交,因為一種杜鵑花在6月初產生花粉,另一種在6月下旬產生花粉。這種現象屬于(  )
A.優勝劣汰B.過度繁殖
C.生殖隔離D.性狀分離
解析:題干信息“兩種生物在自然情況下不能進行雜交”,已告訴我們這種現象屬于生殖隔離。
答案:C
3.(2010•揚州第一次調研)下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受選擇的是基因型,進而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
B.同一物種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能導致種群基因庫的差別越來越大,但生物沒有進化
C.地理隔離能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必然導致生殖隔離
D.種群基因庫的差異是產生生殖隔離的前提條件
解析: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受選擇的是表現型,進而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同一物種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能導致種群基因庫的差別越來越大,由于基因頻率已經發生改變,所以生物已經進化;地理隔離不一定導致生殖隔離。
答案:D
4.(2010•廣州二模)關于生物變異與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變異均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B.太空射線能使種子發生定向變異
C.一個堿基對的缺失引起的變異屬于染色體變異
D.自然選擇會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解析:可遺傳的變異分為基因重組、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太空射線可能使種子發生變異,但變異是不定向的;一個堿基對的缺失引起的變異屬于基因突變;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會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答案:D
5.(2010•蘇北四市三模)海龜中連趾(ww)和分趾(WW、Ww)兩種類型,開始時,連趾(w)和分趾(W)的基因頻率分別為0.4和0.6。當海龜數量增加導致食物不足時,連趾的海龜更容易從海水中得到食物。若干萬年后,基因頻率變化成W為0.2,w為0.8。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海龜基因頻率的改變是因為缺少食物的特殊環境使之產生了定向變異
B.海龜受環境影響而產生的變異都是不能遺傳的
C.海龜基因頻率的改變,說明海龜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發生了定向的進化
D.海龜基因頻率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說明海龜已經進化形成了一個新的物種
解析: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海龜基因頻率的改變,說明海龜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發生了定向的進化;變異是不定向的,遺傳物質改變的變異是可以遺傳的,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隔離的形成。
答案:C
6.(2010•南京模擬)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是在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觀點,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完善和發展表現在(  )
①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②種群是進化的基本單位、圩匀贿x擇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茏匀贿x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萆镞M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定向的改變、薷綦x導致物種形成、哌m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了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現代生物進化理論,F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和繁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定向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隔離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形成新物種的標志是產生生殖隔離。
答案:C
7.由于某種原因使某森林中幾乎所有樹木的樹皮顏色變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使該森林中不同顏色蛾的數量發生了變化。下圖中能恰當表達這一變化的是(  )

解析:樹皮變成了灰白色,蛾的顏色為灰色和白色的個體有利于生存下來。
答案:D
8.(2010•武漢模擬)某種群產生了一個突變基因S,其基因頻率在種群中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對于這個突變基因,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S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選擇中被逐漸淘汰
B.S純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s純合子
C.S純合子的生育率不一定高于雜合子
D.該種群基因庫中S頻率的變化表示新物種將產生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學生對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理解情況。種群基因頻率發生了改變,說明生物發生了進化,不能說明新物種將產生,形成新物種的標志是生殖隔離。
答案:D

9.(2010•南京高三調研)右圖表示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后某個種群中A和a基因頻率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后,使生物產生適應性的變異
B.P點時兩曲線相交,此時A和a的基因頻率均為50%
C.Q點表示環境發生了變化,A控制的性狀更加適應環境
D.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
解析:本題考查自然選擇與種群基因頻率變化。變異本身是自發產生的,變異發生后,在自然(環境條件)選擇下,適應性的變異被選擇保留下來,導致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P點時兩曲線相交,此時A和a的基因頻率相等,均為50%。Q點A基因頻率增大,表示環境發生了變化,A控制的性狀更加適應環境。
答案:A
10.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生物進化的結果,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體現了個體水平、生態系統水平上的多樣性
B.內容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種群多樣性
C.研究歷程主要依據進化理論的構建
D.生物多樣性形成是生物由低等到高等進化的必然結果
答案:D
11.

某種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頻率如圖,其中陰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個體。則該種群經選擇之后,下一代中三種基因型頻率的結果最可能是(  )

解析:由題圖中可以看出,基因型為AA的個體繁殖成功率低的個體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基因型為Aa的個體繁殖成功率低的個體占的比例比較高,而基因型為aa的個體繁殖成功率低的個體最少,因此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最多,AA的基因型頻率最少。
答案:B
12.(2010•蘇錫常鎮學情調查一)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生物的變異為進化提供原始材料,并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B.長期地理隔離可能造成不同種群基因庫組成上發生顯著差異
C.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基因頻率的改變標志著新物種的產生
D.共同進化是指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相互影響、不斷進化
解析: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基因頻率的改變標志著生物的進化,共同進化是指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相互影響、不斷進化。
答案:B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3.(18分)(2010•鹽城三模)圖1顯示了某種甲蟲的兩個種群基因庫的動態變化過程。種群中每只甲蟲都有相應的基因型,A和a這對等位基因沒有顯隱性關系,共同決定甲蟲的體色,甲蟲體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如圖2所示。請據圖回答:

圖1

圖2
(1)在種群Ⅰ中出現了基因型為A′A的甲蟲,A′基因最可能的來源是________。A′A個體的出現將會使種群Ⅰ基因庫中的________發生改變,導致生物進化。
(2)由圖1可知,種群Ⅰ和種群Ⅱ(選填“是”或“不是”)________同一物種。
(3)根據圖1兩個種群中不同體色的甲蟲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測種群2中具有基因型________的個體更能適應環境,基因A和a在該種群中出現的比例發生變化是________的結果。
(4)圖2中的甲蟲具有多種體色體現了生物的________多樣性。
答案:(1)基因突變 基因頻率 (2)是 (3)aa 自然選擇 (4)遺傳
14.(22分)(2010•黃山一檢)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其中影響種群基因頻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選擇、基因重組、遺傳漂變、生物個體的遷入、遷出等。某中學生物研究小組為證明人工選擇對種群基因頻率的影響,選用了純種長翅果蠅和殘翅果蠅進行實驗。已知果蠅的長翅(B)對殘翅(b)為顯性,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他們的實驗過程如下:
a.選擇一只純種雄性長翅果蠅與一只雌性殘翅果蠅進行雜交,獲得子一代雌雄果蠅;
b.讓子一代果蠅連續自由交配5代,同時在每一代中要除去殘翅果蠅;
c.當子六代所有長翅果蠅自由交配后,統計子七代長翅果蠅和殘翅果蠅在種群中的百分比;
d.根據殘翅果蠅的百分比計算出B、b基因在種群中的基因頻率,得出結論。
請分析回答:
(1)如果按照上述步驟進行,在子三代長翅果蠅中純合子占________。
(2)如果在每代中不除去殘翅果蠅,在子三代長翅果蠅中純合子占________。
(3)請判斷該實驗過程的設計是否科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讓你對此實驗過程進行改進,請設計出改進后的步驟。
①選擇一只純種雄性長翅果蠅與一只雌性殘翅果蠅進行雜交,獲得子一代雌雄果蠅;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預期這種人工選擇對種群基因頻率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按照題中所說的方法,若每代淘汰殘翅果蠅,在F3中,長翅果蠅純合子為1/2。若不淘汰,F2之后,果蠅種群的基因頻率就不再發生變化,顯性純合子、雜合子、隱性純合子分別為1/4、1/2、1/4。該實驗缺少對照,只能說明在人工選擇的情況下果蠅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而不能說明在不進行選擇的情況下果蠅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在進行人工選擇的情況下,果蠅種群中bb的個體被淘汰,因此,B基因的頻率增加,b基因的頻率減小。
答案:(1)1/2 (2)1/3
(3)不科學 沒有設置對照(沒有對照實驗)
(4)②將子一代果蠅分成性狀完全相同的甲、乙兩組,讓甲、乙兩組果蠅分別連續自由交配5代,同時將乙組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殘翅果蠅
③當子六代所有長翅果蠅自由交配后,分別統計甲、乙兩組子七代中長翅果蠅和殘翅果蠅的種群中的百分比
④根據甲、乙兩組中殘翅果蠅的百分比,分別計算出甲、乙兩組中的B、b基因在種群中的基因頻率,比較得出結論
(5)這種人工選擇將導致B基因的頻率增大,b基因的頻率減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8427.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測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寧夏銀川九中2015屆高三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
談高考生物復習的回歸課本
廣東肇慶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高中生物試題指導:解答生物學試題注意事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