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5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2010•宿州一調)有關人體細胞外液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人體內細胞外液構成了人體內環境
B.人體的細胞外液主要包括組織液、血漿和淋巴
C.人體的所有液體統稱為細胞外液
D.人體內細胞通過細胞外液與外界環境交換物質
解析:人體內消化道中的液體、膽汁、淚液、汗液等屬于外界環境,既不是內環境,也
不能稱為體液。另外,人體內還含有大量細胞內液。
答案:C
2.下列能在內環境中存在的物質是( )
①呼吸氧化酶、诳苟舅亍⑼舛舅亍、垩t蛋白 ④神經遞質、萁庑浮、蘖馨鸵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④⑥
解析:呼吸氧化酶、血紅蛋白、解旋酶都是細胞內的成分,抗毒素、外毒素、神經遞
質、淋巴因子都可在內環境中存在。
答案:D
3.(2010•朔州二模)根據下圖判斷,正確的描述是( )
①對于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過程a較過程b和c更為重要、诮M織液中的CO2有
害無益 ③組織液中的物質是有變化的、苓^程b或c受阻可導致組織水腫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解析:對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過程,過程a提供物質和能量,過程b排出代謝廢物,
過程c回流組織液中的大分子物質,三者都比較重要。組織液中的CO2可調節呼吸運
動,可作為緩沖物質。組織液處在動態平衡中,組成物質是變化的;過程b或c受阻可
導致組織液滲透壓升高,組織液增多而出現組織水腫。
答案:D
4.(2010•蘇州模擬)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血漿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紅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對內環境穩態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參與維持血漿pH相對穩定
D.淋巴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淋巴、血漿等
解析: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內,屬于細胞內液的組成成分。
答案:A
5.(2010•濟南模擬)關于動物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血漿滲透壓與蛋白質、無機鹽等物質的含量有關
B.緩沖物質可以維持細胞外液的pH穩定
C.寒冷環境中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將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戰栗
D.運動后水分排出較多,此時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解析:血漿滲透壓與其中的蛋白質、無機鹽等物質的含量有關,故A項正確;緩沖物質
是維持細胞外液的pH穩定的關鍵因素,故B項正確;運動后水分排出較多,此時體內
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故D正確;寒冷環境中腎上腺素分泌增多,
促進新陳代謝,增加內臟器官的產熱,而骨骼肌不自主戰栗是由神經調節控制的,與腎
上腺素無關,故C項錯誤。
答案:C
6.(2010•浙江寧波聯考)下表表示人體組織液、血漿和細胞內液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數
據,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機酸蛋白質
①1425.02.51.5103.36.016.0
②1474.01.251.0114.07.51.0
③101402.510.3525—47
A.③屬于細胞內液,因為其含有較多的蛋白質、K+等
B.①屬于血漿,②屬于組織液,①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②增多
C.肝細胞中的CO2從產生場所擴散到①至少需穿過6層磷脂分子層
D.②與③的成分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解析:由于細胞內蛋白質、K+較多,③是細胞內液,細胞外液中血漿含蛋白質較多,
①屬于血漿,②屬于組織液。肝細胞中的CO2產生于線粒體,擴散到①依次經過線粒體
的內外膜、細胞膜、穿過毛細血管壁上皮細胞膜(進出細胞經過兩層細胞膜),共5層
膜,10層磷脂分子層。
答案:C
7.(2010•福州三中月考)如圖為哺乳動物的某組織,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肌肉細胞缺氧時,③的pH會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調節作用,③的pH會維持相
對恒定
B.③與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質更多
C.②中的氧氣到達④至少需要經過3層膜,②處的氧氣濃度高于④處
D.②呼吸作用的終產物CO2不會引起③pH的變化
解析:肌肉缺氧時,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乳酸進入血液后,與血液中的NaHCO3
發生作用,使pH變化不大;②中的氧氣到達④中,首先要穿過②的細胞膜1層,再穿
過毛細血管壁的細胞膜2層進入組織間隙,最后穿過組織細胞1層細胞膜,共穿過4層
膜;細胞②中無線粒體,只能通過無氧呼吸產生乳酸,故不能通過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
碳。
答案:B
8.(2010•江西九所重點中學聯考)第29屆奧運會于2008年8月在我國北京舉行。在此屆奧
運會上,我國運動健兒勇奪51塊金牌。下面分別是一位運動員在一段時間內的血液中乳
酸濃度(表1)和獲勝的三位徑賽運動員所需的大約氧氣量(表2)。
表1
時間(分)051015202530354045505560
血液中乳酸濃度(mg/cm3)555407010080604035252320
表2
賽事(米)最高速度(km/h)賽事中吸收的
氧氣量(升)賽事后需要的
氧氣量(升)
100370.510
1500251836
1000021.5132150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從表1來看,進行運動的時間段為10~25分鐘
B.運動員血液中正常的乳酸濃度是5mg/cm3
C.氧債是指賽事后需要吸入的額外氧氣量,以補償賽事中所缺乏的氧氣。從表2來
看,人體能累積的最大氧債是18升
D.當人體進行劇烈運動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時散熱的主要方式是蒸發散熱。這
時的血漿滲透壓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解析:由表1數據可以得出選項A、B敘述正確;表2數據中36-18=18(升),150-132
=18(升),選項C敘述正確;人體進行劇烈運動時,大量水分以汗液形式散失,體內水
分的散失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而不是降低,D選項敘述錯誤。
答案:D
9.(2009•廣東卷)有關人體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有3種以上的生理系統參與維持內環境穩態
B.人體內環境穩態的失調與外界環境無關
C.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有限
D.穩態有利于參與其調節的器官保持機能正常
解析:內環境穩態的調節需呼吸、循環、運動、神經、內分泌等系統的參與;人體內環
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有限;內環境穩態的失調與外界環境有關,如人長期處于低溫環境,
會導致體溫失調,從而導致疾。环態有利于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有利于參與調節的
器官保持機能正常。
答案:B
10.(2010•青島一模)下列有關內環境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在人體內環境中可以發生抗體與相應抗原的特異性結合
B.劇烈運動后,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先增后減
C.人喝醋后,血漿中的pH不會明顯下降
D.細胞與內環境之間進行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可以不經過細胞膜
解析:一部分抗體存在于組織液中,可以與相應的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劇烈運動時,
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隨無氧呼吸的增加而增多;劇烈運動后,血液中的乳酸合成葡萄糖
或分解產生能量,因而含量下降。人喝醋后,血漿中的緩沖物質可以對H+進行調節,
從而維持血漿中pH的相對穩定。細胞與內環境之間的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
必須經過細胞膜才能進行。
答案:D
11.(2010•黃岡模擬)如圖為人體細胞及其內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的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表
示人體內不同部位的液體。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的內環境是由①②③組成的
B.體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紅蛋白、尿素、CO2等物質
C.漿細胞分泌的抗體通過②進入①④內,再經循環運輸到發炎部位
D.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進入①中,①中NaHCO3與之發生作用使pH基本穩定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內環境的穩態,當乳酸進入①血漿中時,因血漿中含有許多對對酸
堿度起緩沖作用的物質——緩沖對,其中乳酸就與NaHCO3發生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
酸,從而達到了調節pH平衡的目的。
答案:D
12.如圖表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
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4種系統或器官。①②是有關的生理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是( )
A.內環境與Ⅰ交換氣體必須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
B.Ⅱ內的葡萄糖通過①進入血漿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膚
解析:Ⅰ與體外之間的物質能出能進,并能為內環境提供O2和排出CO2,這說明Ⅰ是呼
吸系統,內環境與Ⅰ交換氣體必須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Ⅱ為消化系統,Ⅱ內的葡
萄糖通過①只能進入血漿;Ⅲ是泌尿系統,②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膚有保護的作用,皮
膚中的汗腺通過分泌汗液來排出代謝廢物,Ⅳ表示的器官為皮膚。
答案:B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3.(22分)(原創題)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某人長期營養不良,血漿中蛋白質減少,會引起圖甲中[ ]________中的液體增
多,其結果將會引起________,其水的來源為________(填字母),通過________(填字母
和名稱)結構轉移。
(2)圖乙中⑦內的液體約占人體體液的________;④與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區別在于④中
含有較多的________;①④⑥合稱為________,④的滲透壓大小主要與________的含量
有關,③的具體內環境是________。
(3)血液中的氧被組織細胞利用經過的途徑為(用圖中的數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共
穿過________層膜結構,CO2濃度最高的為圖乙中的[ ]________。
(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是否會引起內環境中的pH明顯下降?________,原因是乙圖中
[ ]內存在著________物質。
解析:先將圖甲中A、B、C、D液體和a、b、c、d結構判斷出,再將圖乙中①~⑦判
斷準確,然后解題。
答案:(1)B 組織液 組織水腫 C、A b細胞膜、a毛細血管壁 (2)2/3 蛋白質 細
胞外液(內環境) 無機鹽、蛋白質 組織液和血漿 (3)⑤→④→③→⑥→⑦ 6 ⑦
組織細胞 (4)不會、堋【彌_
14.(18分)(2010•黃岡模擬)下圖是人體營養物質和代謝物質轉運簡略示意圖,據圖回答:
若圖中的①、②、③、④代表相同的物質,回答下列問題:
(1)若序號代表水,當④>①時,試分析②、③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序號代表Na+,人每天的生活全過程中,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________。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
(3)若序號代表的是各種功能的細胞,則(填序號)
A.圖中序號最能體現細胞膜流動性的是________。
B.各細胞的細胞膜表面蛋白質種類和含量最豐富的是________。
C.若給某人滴注氨基酸營養液,生理活動明顯增強的是________。
D.造成以上差異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解析:當汗液分泌過多時,人體內水分減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進腎小管、集合
管對水分的重吸收。鈉鹽調節的特點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細胞膜表面的
蛋白質主要指載體,吸收的物質種類和數量越多,其載體的種類和數量也越多。滴注氨
基酸營養液,當形成原尿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加強。
答案:(1)②變化不大;③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加強 (2)D
(3)②、佗邸、邸』虻倪x擇性表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2024.html
相關閱讀:談高考生物復習的回歸課本
高中生物試題指導:解答生物學試題注意事項
廣東肇慶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江西省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測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寧夏銀川九中2015屆高三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