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宇宙中的地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專題復習 宇宙中的地球設計
一. 本周內容
專題復習二:宇宙中的地球
二. 重點、難點
1.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2. 地球的基本知識
3. 地球運動及其地理意義
4. 宇宙探測
三. 講課內容
(一)地球的宇宙環境
物質性――天體――地球的普通性

運動性――天體系統 地球的特殊性

太陽系 有生命
宇宙探測(熱點):
① 開發宇宙資源(空間資源特點:高真空、強輻射、失重)
例:宇航員在圍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的航天飛機中,會處于完全失重狀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宇航員仍受重力作用 B. 宇航員看到天空的背景是藍色的
C. 宇航員繞地球運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與地球相等D. 宇航員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答案:A ∵ 失重≠不受重力。是由于運動速度快所致
② 發射時間、地點、氣候的選擇
我國三大衛星發射基地:酒泉、西昌、太原
③ 發射方向
先 到高層大氣,空氣稀薄,阻力小。再向東,沿地球自轉方向。
(二)日地關系

太陽輻射(平靜)
太陽活動
(三)地球
1. 地球基本知識
(1)大。撼嗟乐荛L4萬km,平均半徑6371km。
(2)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緯間距110km,赤道上徑間距111km)
例:某人從赤道以北40千米處出發,依次向正南、正東、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
A. 出發點 B. 出發點以西 C. 出發點東北 D. 出發點以東
答案:D ∵ 向南走100km后,距赤道60km,再沿緯線向東走,其經間距小于出發點的經間距。 ∴ 最后不能回到出發點。
(3)緯線和緯度,南北半球的劃分,高、中、低緯度的劃分。
(4)經線和經度、東西經的劃分、東西半球的劃分。

(5)經緯網

A點的地理坐標? ,
2. 地球的運動
(1)自轉特點
① 地軸的空間指向不變(北極量的地平高度=當地地理緯度)
例:某觀測者精確測量得出當地天頂與北極量之間的弧度為40°且白天垂直物體的影長最短時,北京一天中的氣溫達最高值,該地地理坐標是:
A. , B. , C. , D. ,

答案:D ∵ 北極量與天頂之間的弧度為 ,當地緯度=北極星的地平高度 ,當地12點是北京時間14點。
② 方向:自西 → 東(北逆南順)若飛機逆自轉方向飛行,則日不落。
③ 周期――恒量日(23時56分4秒)
太陽日(24時),是晝夜交替的周期,若地球自轉方向相反,則太陽日比恒量日短。
④ 速度

角速度 半徑
(2)自轉的地理意義
① 晝夜交替(相當于晨昏線沿緯線西移)
② 地方時、時區、區時、日界線
<1> 時區
自轉 → 地方時(因經度而不同)


15°為一個時區
共用一個區時,即中央經線的地方時

15的倍數
<2> 區時的計算
所求區時= 已知區時±(時區差)
東加、西減
例:當北京時間上午8:00時,西5區?點
即前一天19點,不必再考慮日界線所
<3> 地方時與經度的換算
東早西晚,東加西減,經經計較,分秒必算
a. 根據地球自轉的角速度計算、時間差
例:

求:太陽直射點的經緯度( , )
解: 時間差3時30分,換算成經度
b. 根據正午經線和子夜經線計算經度差
12點 0點
例:當北京時間為20點時,畫出位于東半球有太陽直射的點A
解:此時正午經線為12點,120°E應在背面,此題變為 ?20點, ?(10:40)
∴ A點是一個區間( )

<4> 日界線
a. 搞清日界線兩側的方位、經度、時區、鐘點、日期
東徑 ← 180°→ 西徑

b. 全球能變更日期的只有兩條經線
自然日界線――地方時為0點的隱形經線、是當地新的一天的起點和終點(動態)
人文日界線――180°經線,是全球新的一天的起點和終點
(靜止)
例:9月11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時(北京時間21時左右),下列四輻圖能正確表示此時全球各地日期分布的是

c. 日界線有三處彎曲轉折

a. 北極圈附近的180°兩側均早一天
b. 附近的180°兩側均晚一天
c. 南回歸線附近180°兩側均早一天
例:某輪船于7月5日由東向西穿過了180°經線,日期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BC )
A. 變為7月4日 B. 日期不變 C. 變為7月6日 D. 變為7月7日

(3)地轉偏向力

沿物體運動方向
例:下圖30°為緯度,A、B位于河流的入?诟浇R阎狝處筑港的自然條件優于B處,則C處鹽度最大值出現的月份是( )
A. 7月 B. 1月 C. 10月 D. 4月

解析:根據A處筑港條件好,判斷該地區為南半球(∵ 地轉偏向力向左,∴ A處受侵蝕,水深,利于筑港),進一步判斷C處為地中海氣候,最大鹽度值出現在夏季,故選B。
3. 公轉的特點
(1)軌道
(2)方向:西 →東
(3)周期:恒量年365日5時48分10秒(比回歸年長 ∵ 春分點西移)
(4)速度:近日點快,遠日點慢(北半球冬季短于夏季)
4. 自轉與公轉的關系
產生黃赤交角( )→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1)同一季節
全球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的緯度分布(――表示正午太陽高度, 表示晝長,下同)
① 北半球夏至日

② 北半球春分、秋分日

③ 北半球冬至日

④ 當太陽直射在北緯 時( )

由此可見,正午太陽高度從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度向南北兩側逐漸減。O夜區除外);從南北半球來看,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半球各地都是晝長夜短,緯度越高,白晝越長,極點周圍有極晝現象,另一個半球的情況正好相反。
(2)同一地區
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的年變化曲線
① 赤道上

② 北回歸線上

③ 極圈上

④ 北緯75°緯線上

⑤ 北極上

由以上幾種情況分析可知,太陽直射點移近時,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遠離時,正午太陽高度逐漸減。O點周圍的極晝極夜區除外)。從冬至到夏至,北半球各地白晝逐漸增長;從夏至到冬至,北半球各地白晝逐漸減。ū睒O點周圍的極晝極夜區除外)。南半球的情況正好和北半球的相反。
(3)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氣侯類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8859.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地理考點整合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地理第一輪教材復習 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
2012屆高考地理中國地理景觀與區劃專項復習教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