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點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71:小康社會 72:經濟建設的新要求
(二)、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73[新增]:科學發展觀 74: 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二、考情分析
11.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廣東文基,4,2分
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財政的作用福建文綜,39(3),12分
三、知識體系: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1、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
(1)總體小康的表現:微觀上,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宏觀上,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大大增加。
(2)總體小康的特點: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遠景目標:
2、經濟建設的新要求: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經濟建設的新要求
①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會就業更加充分。
③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2)全面小康建設過程的特點:是一種不平衡的發展過程
(二)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1)重要性:
(2)內涵:
①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始發展。
②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③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
④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2、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2)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具體“一道路”:
“一方針”:
“三個轉變”:
(3)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4)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5)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四、真題再現
1、(08海南卷5)二十世紀末,我國基本實現了小康,但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國要實現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①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結果 ②本世紀頭二十年要實現的奮斗目標
③我國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④實現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第三步目標的重要步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9廣東文基卷4)《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簡稱全面小康社會,初步形成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區域城鄉差距明顯縮小。這表明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①要全面追求經濟的增長速度 ②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
④要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9海南卷)8、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推薦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一個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解決“三農問題”
?是縮小城鄉差距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是實現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前提
?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奮斗目標 ?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直接體現
A、?? B、?? C、?? D、??
課堂探究1:
歷史表明,經濟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往往會對經濟結構產生“洗牌效應”,為一些產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安徽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近年來,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實施了“建設文化強省”的發展戰略,將文化產業作為實現崛起的支柱產業之一,著力培育軟實力。2008年以來,全球性金融危機“寒風勁吹”,安徽文化產業卻憑借“厚積薄發”的底氣,搶抓機遇,逆勢而上,成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1)結合材料分析安徽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現實經濟意義。
【答案】(1)有利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安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利于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的沖擊和影響。有利于提升安徽的綜合實力,實現文化強省和安徽崛起的目標
課堂探究2:
材料一:我國近年來的消費率和投資率變化情況:
注: 消費率,是指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消費部分占整個GDP的比重。投資率通常是指一定時期(年度)內總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目前世界各國消費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平均約為70%。投資率約為30%。
材料二:2008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長情況:
項目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全社會城鎮農村
總額(億元)1306196840258436996651043
同比增長(%)10.426.326.823.221.4
材料三:受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影響, 美國整體經濟迅速出現劇烈震蕩,繼而加劇演變成一場全面的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的實體經濟造成嚴重沖擊。面對全球金融的局勢,2008年12月8-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著力在保增長上下功夫,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
(2)假如你是政府的主要領導,面對嚴重的世界經濟局勢,你認為應如何“保增長”?
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近年的投資率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持續攀升;消費率反而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材料二反映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但投資增長明顯快于消費增長;投資結構上城鎮固定資產增長明顯高于農村投資增長;我國經濟發展主要靠投資拉動。
(2)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經濟發展要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
②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防止過度投資和低水平擴張現象。
③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改善投資結構,加大對農村的投入。
④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合理進行投資安排,完善投資環境,正確引導投資方向。
⑤發揮消費對生產的重要反作用。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消費環境,刺激消費需求,通過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9175.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輪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熱點求索真理的歷程探究復習
2012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導學案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