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4屆高三歷史上冊12月月考試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Ⅰ 共50分)
一、(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1分,共50分)
1.凌青詩作:“粵海銷煙揚我威,但悲港島易英徽。前仇舊恨今盡雪,只緣華夏已
騰飛!痹娭猩婕暗臍v史事件有
①虎門銷煙 ②簽訂《南京條約》 ③簽訂《馬關條約》 ④香港回歸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海國圖志》中記載“……國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滿(議會)衙門公議乃行。且城邑居民,各選忠義之士一二赴京會議。大眾可則可之,大眾否則否之!蔽涸丛谶@里介紹的是
A.城邦共和制 B.君主立憲制
C.貴族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
3.洋務運動對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程的主要影響是
A.邁出了近代化歷程的第一步 B.初次實踐了“師夷長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 D.促成了清朝統治集團內部的分化
4.《馬關條約》中規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其于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課、雜派……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自應享優例豁除!睆闹锌梢钥闯鰧е轮袊詠砻褡骞I舉步維艱的一個因素是
A.外資工業享有免稅特權 B.民族工業沒有技術優勢
C.民族工業沒有資本優勢 D.外資工業在中國的興起
5.一位現代學者在評論一部歷史文獻時說:“在這里,孔子已經換上了西裝。”這一評論指的是
A.董仲舒筆下的孔子 B.李贄筆下的孔子
C.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筆下的孔子 D.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筆下的孔子
6.中國近代外交被稱作“屈辱外交”,其中不乏國人不屈的抗爭。第一次扭轉了中國外交“始爭終讓”局面的是
A.《馬關條約》簽訂 B.保國會成立 C.五四運動 D.抗戰勝利
7.19世紀末,嚴復翻譯《天演論》與當時的哪種社會思潮相吻合
①中體中用思想 ②中體西用思想
③救亡圖存的主題 ④維新變法思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鄧小平曾經說過:“如果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逼湟罁敲珴蓶|
A.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論斷
B.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指明了中國革命的道路
C.在瓦窯堡會議后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
D.在1949年元旦獻詞中發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偉大號召
9.20世紀70年代使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復的主要國際因素是 
A.美蘇爭霸處于僵持階段B.中美和中日關系的緩和
C.第三世界的興起 D.中國地位的提高
10.1979年,包產到戶的鳳陽糧食產量比承包前的1978年增長49%,這從根本上說明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當時生產力發展狀況相適應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唯一出路
C.土地肥沃,氣候適宜
D.農村土地公有制不利于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11.“……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鳖I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出調整的八字方針 ②建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12.歷史學家馬克?布洛赫在《為歷史學辯護》中說:“各時代的統一性是如此緊密,古今之間的關系是雙向的。對現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對歷史的無知;而對現實一無所知的人,要了解歷史也必定是徒勞無功的!辈悸搴赵诖藦娬{的是
A.頌古非今 B.以古諷今
C.厚今薄古 D.貫通古今
13.1942年春,美國總統羅斯福說:“假如沒有中國,……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它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敗俄國!睂@段話的正確理解是
A.提示澳洲、印度、俄國將面臨日本更大規模的侵略
B.肯定了中國戰場對抗擊日本法西斯起到的重要作用
C.試圖說服政府盡快對日宣戰
D.對中國抗戰作出的重大犧牲表示同情
14.1958年5月,毛澤東發表講話說:“我們……是先生教出來的學生,應當高明些,后來者居上嘛!我看我們的共產主義,可能比蘇聯提前到來!睘榱恕昂髞碚呔由稀,毛澤東發動了
A.社會主義改造運動 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C.開展“反右傾”斗爭 D.在全國發動了“文化大革命”
15.“太平天國運動為中國的近代化減少阻力”。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是( )
A.《天朝田畝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國運動動搖了清朝統治的政治基礎
C.《資政新篇》要求發展資本主義
D.太平天國運動打擊了外國侵略者
16.右圖為中國近代上海輪船招商局的經營廣告,其上部文字為“發展中國航運,促進對外貿易。預定客貨倉位,代客報關裝貸,代理水火保險,辦理倉儲堆棧,歡迎監督,接受批評”等。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該企業屬于洋務派軍事企業
②輪船招商局業務范圍較大
③列強壟斷中國航運的局面徹底改變
④中國近代航運業發展受西方影響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④D.①④
17.維新變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思想共同的特征有
①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產物②是知識分子向西方學習的產物
③在中國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④徹底抨擊封建主義正統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18.以下是西藏自治區經濟發展比較表
時間 項目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人均收入
1965年2400萬元5億元
1995年5.35億元23.3億元817元
對上述變化原因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政策 ②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③全國各地的大力支援 ④西藏地區人民的艱苦奮斗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社會并存的經濟成分有
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②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③洋務企業 ④外國資本主義企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有不少嚴重失誤,這些失誤有
①優先發展重工業 ②忽視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③在生產關系上出現了脫離實際的超前行為 ④沒有注意借鑒外國的經驗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鴉片戰爭在近代中國和英國的文明發展中都有重要意義。對中國而言意味著
A.專制政體的終結 B.工業革命的起點
C.農耕文明受到沖擊 D.程朱理學的破產
22.中美關系的改善直接促進了中日的建交。這里 “中美關系的改善”的含義是
A.中美兩國發表《中美建交公報》,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B.尼克松訪華,簽訂《中美聯合公報》
C.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D.中美建立戰略伙伴關系
23.中國國民黨黨史館為迎接大陸觀光客,與廠商制作一系列歷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蔣介石與毛澤東“歡笑言和版”。歷史上蔣介石與毛澤東“歡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B.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C.簽署了“雙十協定”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爭的完全勝利
24.CCTV大型政論片(復興之路》,追溯了中華民族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歷程。你認為六集的主題先后順序應是
  A.崢嶸歲月 千年局變 中國新生 偉大轉折 繼往開來 世紀跨越
B.崢嶸歲月 偉大轉折 千年局變 中國新生 繼往開來 世紀跨越
  C.千年局變 崢嶸歲月 中國新生 偉大轉折 世紀跨越 繼往開來
  D.千年局變 崢嶸歲月 偉大轉折 中國新生 世紀跨越 繼往開來
25.票證是一定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見證與縮影,也是社會發展或文明進步的必然產物。圖1到圖2票證的變化反映了
            
 
A.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
B.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發生了根本變化
C.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逐漸分離
D.國家逐漸放松了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26.三民主義對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所起的推動作用,表現在
①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展 ②推動了中華民國的建立
③指導了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的制定 ④推動了國民大革命的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7.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說,西方列強在中國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獨立的城市國家”,“在那里,中國的法律不適用,中國的法院和警察沒有管轄權”。西方列強獲得這些特權是
①租界 ②領事裁判權 ③關稅自主權 ④最惠國待遇
A.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8.《上?h竹枝詞》有詩云:“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戰,總歸虛牝擲金黃!迸c上述內容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A.第二次鴉片戰爭 B.中日甲午戰爭
C.俄國侵占北方領土 D.八國聯軍侵華
29.社會生活的變化反映著時代的變遷,輪船、火車等交通工具傳入中國,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的影響不包括
A.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 B.促進了人口流動、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強進一步掠奪中國 D.減緩了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
30.以下著作、雜志為代表的歷史運動中,最為徹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動搖了封建統治思想基礎的是
31.胡錦濤在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大會上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相結合,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毕铝行g語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是
①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②“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方針③以贖買方式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④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發生突然發生了里氏8.0級地震。
20分鐘后,全世界各地的人們已經在第一時間獲知這一不幸消息。人們獲知這一不幸消息主要是通過:①電影 ②電視 ③電話 ④互連網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3.“蓋自三權鼎立之說出,以國會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總之……
人主尊為神圣,不受責任,而政府代之,東西各國皆行此政體,故人君與千百萬國民,合為一體,國安得不強?”提出這一觀點最有可能的是
A.李鴻章    B.康有為    C.孫中山    D.陳獨秀
34.1980年,當時的臺灣地區最高領導人蔣經國在回答美國人士提問時說:“大陸是中國領土,凡傷害中國同胞者,皆為中華民族敵人。”材料主要表明蔣經國
A.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B.希望完成國家統一
C.希望兩岸人民共同維護民族利益 D.希望兩岸同胞團結反對外敵入侵
35.根據中國現代國情,黨和政府在某些地區實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別行政區、民族自治區、經濟特區的共同點是
A.都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不同的社會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統一管轄和行使主權
C.都實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體制
D.都有較大的自治管理權和行政自主權
36.辛亥革命后到五四運動前
①中國國內政治斗爭的焦點是民主共和與專制復辟的斗爭
②民主共和與實業救國是當時并存的兩大社會思潮
③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
④中國歷史出現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趨勢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7.人們在研究歷史中,由于立場和觀點的差異,對歷史事件的解釋往往會有不同,如關于鴉片戰爭這一事件:過去,英國史學家總以英國利益為中心來理解;我國史學家則從民族命運來思考這一戰爭;在當今文明史觀認識下,人們又會有新的結論。能正確反映上述說法的排列是
A.英國史學觀/文明沖突,中國史學觀/侵略戰爭,文明史觀/商業戰爭
B.英國史學觀/商業戰爭,中國史學觀/侵略戰爭,文明史觀/文明沖突
C.英國史學觀/侵略戰爭,中國史學觀/商業戰爭,文明史觀/文明沖突
D.英國史學觀/商業戰爭,中國史學觀/文明沖突,文明史觀/侵略戰爭
38.右圖是一位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使用的一幅地圖。據此圖陰影部分判斷,這位同學的研究課題最有可能的是
A.共產主義小組在各地的建立
B.農村包圍城市,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C.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建立
D.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形成
39.有學者認為:“工業革命后,世界文明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即一種先進文明以‘生存威脅’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敝袊軌蚍从尺@一歷史現象的歷史事件是
  ①太平天國運動 ②洋務運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運動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40.從“老爺”,“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稱謂變化主要反映了
A.資本主義經濟代替封建經濟成為社會經濟的主體
B.資產階級的民主、平等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C.對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西方文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侵略
41.“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句話說明的主要問題是
A.人們的生命安全日益受到關注 B.拜金主義盛行
C.現代生活節奏的高效與快捷 D.社會風氣日下
42.在江蘇省常熟白茆鄉,時人傳唱著一首山歌:“小農經濟獨木橋,合作社是康莊道,人民公社辦起來。天堂哪有人間好!”此首山歌
A.最早傳唱于上個世紀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體化完全是農民自覺、自發的行為
D.反映了農村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
43.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首先產生于沿海的開放城市,主要是因為
①自然經濟逐步解體程度較深
②外商企業的創辦帶來近代生產技術
③便于產品運輸銷售
④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奠定了近代民族工業的基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4.山西省方山縣有個圪叉咀村,村名源于那里七股八叉的山坡。這里由荒無人煙到如今已經建成一個綠樹成蔭、果實累累、豐衣足食、山川秀美的小天地。村里最好的房屋時學校,白天孩子們讀書,晚上村民們學文化,形成學習型的小社會。此村的變化最能說明的是
A.要想富,先種樹
B.要想富,先修路
C.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優先發展教育
D.村民們豐衣足食,衣食無憂
45.中國的農民說,吃飯靠“兩平”(鄧小平、袁隆平)。這分別體現了兩人哪方面的成就
A.解放思想、雜交水稻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雜交水稻
C.改革開放、勤儉節約 D.一國兩制、轉基因技術
46.蔣介石說:“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蹦阏J為與此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A.重慶談判 B.西安事變 C.北平和談 D.雅爾塔會議
47.國書是一國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時,由國家元首致接受國元首的正式文書。右圖是新中國第一號國書的局部,該圖書的接受國應是
A.朝鮮 B.蘇聯 C.印度 D.日本
48.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你認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岡山精神
④長征精神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49.中國近代史上先后出現了多部憲法,其中一部憲法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绷硪徊縿t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睋丝芍,這兩部憲法都體現了
A.“人民主權”思想 B.“三權分立”理論
C.盧梭的“社會契約論” D.向社會主義過渡
50.新中國建立后,社會政治運動經常開展,這在當時人們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例如:向小康、孫建國、李文革、周躍進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年齡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
A.周躍進、孫建國、向小康、李文革 B.向小康、李文革、孫建國、周躍進
C.向小康、李文革、周躍進、孫建國 D.孫建國、李文革、周躍進、向小康
(試卷Ⅱ 共50分)
二、非(51題18分,52題14分,53題18分)
51.每個歷史現象的背后都有耐人尋味的原因。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8分)
(1)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格致匯編》是晚清最早一份專門性的科學雜志,創刊于1898年。在其中的《互相問答》一版中有這樣的內容:回答廣州某君詢問的照相新法;回答金華某君詢問的西國如何治療燒傷、燙傷等等。
材料二 中國人仿制的木自行車 剪發辮
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上述兩則材料所反映的社會現象出現的原因。(8分)
(2)《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數量變化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根據圖示判斷,近代民族企業發展最快的是哪個階段?(2)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8分)
52.(14分)中國古代有一種“民本”思想,強調重視民心。而近代中國隨著“西學東漸”的深入,近代西方民主觀念傳入中國,中國的一些知識分子深受影響。反思民本與民主,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材料:譚嗣同說:“生民之初,本無所謂君臣,則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相治,于是共舉一民為君……夫曰共舉之,則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夫共舉之,則且必可共廢之!
材料中包含了哪些基本觀點?(4分)
(2)近代社會與民主相關的社會思潮對社會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表(10分)
進步思潮實踐活動影響
民主共和推動民主革命發展
新文化運動
53.(18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尼克松在回顧1972年訪華時說:“我知道,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時福斯特?杜勒斯(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拒絕同周(周恩來)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級時決心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當我們的手相握的時候,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材料二 歷屆聯大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時支持中國票數增長示意圖
到1970年,支持恢復中華人民共和田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提案,第一次超過支持美國反對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提案的票數。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步伐不可阻擋。
材料三 20世紀80年代,美售臺武器雖然數量較量較大,但是主要是一些陳舊落后、退役淘汰的“滯銷品”。20世紀90年代,美國強化對華遏制政策,對臺軍售規模較大、性能較好。1992年,老布什政府賣給臺灣150架F16戰斗機。1999年3月24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動了對南聯盟的空中打擊,科索沃戰爭爆發。5月8日,美國B一2轟炸機悍然襲擊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導致3人死亡、多人受傷和館舍的毀壞。
請回答:
(1)據材料一,1954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拒絕同周恩來總理握手的原因有哪些?(3分)
(2)據材料一、二與所學知識,促成尼克松與周恩來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尼克松說這次歷史性的握手使“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如何理解這句話?(3分)
(3)據材料三,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美關系出現不和諧音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請你展望一下奧巴馬上臺后的中美關系前景,并簡要說明理由。(4分)
答題紙
二、非選擇題
51.(1)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上述兩則材料所反映的社會現象出現的原因。
(2)根據圖示判斷,近代民族企業發展最快的是哪個階段?(2)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52.(1)材料中包含了哪些基本觀點?
(2)
進步思潮實踐活動影響
民主共和推動民主革命發展
新文化運動
53.(1)據材料一,1954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拒絕同周恩來總理握手的原因有哪些?(3分)
(2)據材料一、二與所學知識,促成尼克松與周恩來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尼克松說這次歷史性的握手使“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如何理解這句話?(3分)
(3)據材料三,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美關系出現不和諧音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請你展望一下奧巴馬上臺后的中美關系前景,并簡要說明理由。(4分)
答 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0842.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