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4課 洋務運動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識目標:學生通過學習本課,掌握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異同,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及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2、能力目標:學生通過比較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異同,掌握分析比較事物的能力;學生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掌握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創設歷史情境,激發興趣;史料分析,提高能力;討論交流,加深理解;思辨探究,激勵創新。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歷史發展的趨勢觀察,洋務運動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使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但它作為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卻明顯的失敗了。
重點: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教學難點: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模式:發現探究式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請同學們注意大屏幕上的圖片,屏幕上這幅圖片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共有三枚,面額分別是壹分銀、參分銀和五分銀。由于它的設計者使用中國傳說中的龍作為圖案,它們被稱為“大龍郵票”。
該郵票是清政府下令印制的,當時正處于洋務運動時期,這場運動是緣何興起的,它的發展狀況如何,它對中國近代社會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章第二節洋務運動。第二章第二節洋務運動(板書)
【目標導讀】首先,請同學們帶著以下問題閱讀教材。
一、洋務運動的背景
洋務派和頑固派出現的原因是什么?洋務派與頑固派有何異同?洋務運動興起和發展的有利條件是什么?
二、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列舉洋務運動的時間、口號及主要措施,分析洋務運動所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分布特點及企業性質。
三、洋務運動的結局及評價
洋務運動的結局如何,分析出現這種結局的原因并評價洋務運動
【講授新課】
一、洋務運動的背景
1、 原因(板書)
好,同學們自學到這里,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內部出現了洋務派和頑固派這分,洋務派和頑固派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回答)
正如同學們所說,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內有太平天國運動威脅清朝的統治,外有列強侵略加深統治危機,為維護清朝統治,清政府內部急需一場自救運動,因此統治階級內部分化出洋務派和頑固派。洋務派和頑固派的代表有哪些?(學生回答: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是奕忻,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頑固派的代表是大學士倭仁)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以下材料,結合課文相關內容,分析說明洋務派和頑固派有何異同?(出示幻燈片)
材料一:曾國藩說:“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
材料二:李鴻章說:“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不能及!
材料三:張之洞說:“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材料四:倭仁說 “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讀孔孟之書,學堯舜之道,明體達用,規模宏遠足以應付,外人自會避而遠之!
(學生回答)
不同點:
維護清朝統治的手段不同,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來維護清朝統治;而頑固派仇視一切外洋事物,盲目排外,主張原封不動地維護清朝統治。
相同點:
(1)階級相同,都是地主階級;
(2)根本目的相同,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統治。
(3)都沒有認識到中國落后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落后
也因此洋務派的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體是體制,中體是體制依然是封建制度,西用,西方的科學技術為我所用。那么,這種把西方科學技術直接稼接到中國傳統的封建制度上的作法能否挽救中國,我們拭目以待。
2、條件(板書)
小閱讀(出示幻燈片)
中國最早的一條鐵路是1875年英國人在上海與吳淞之間修建的一條十幾里長的鐵路,因為在行車中軋死了一個人,被當時人看成是妖魔,破壞了風水和祖宗的龍脈。眾怒難平,中國政府只得與英人交涉,最后照價把它買回,然后把它拆毀,將火車和鐵軌投入大江。
咸豐的弟弟奕?力倡洋務,排行第六,人稱“鬼子六”,洋務能手丁日昌被稱為“丁鬼奴”,李鴻章一生事業與洋務相連,晚年心酸自謂:“三十年來無時不在被謗!
頑固勢力如此強大的情況下,洋務運動興起和發展的有利條件是什么?(學生回答)
慈禧的暫時支持
總理衙門的推動
漢族官僚的積極推行
中外暫時友好局面的出現
國際上創辦近代工業浪潮日益高漲
慈禧為什么支持洋務派?(學生回答:1、剛上臺需要鞏固政權;2、洋務派的實力并得到列強的賞識。)
這些都使得洋務運動能順利的興起和發展,下面我們共同關注一下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二、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時間
2、口號
3、中央機構
4、主要措施(板書)
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視頻,結合課本理清洋務運動的發展概況(視頻)
(學生回答同時出示幻燈片)
1、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2、口號:“師夷長技以自強”
3、中央機構:總理衙門
4、主要措施:
①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②創辦近代民用工業
③籌劃海防,建立三支近代海軍
④創辦近代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
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以自強為旗號,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比如李鴻章的江南制造總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機器制造局,屏幕右下角這幅圖片是江南制造總局仿制的毛瑟槍。(幻燈片展示圖片)
通過以下兩則材料分析洋務派發展軍事工業的目的是什么?洋務派認為的“心腹之患”是誰?(出示幻燈片)
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之,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 !鴩
就今日形勢論之,發捻交乘,心腹之患也。俄國壤地相接,有蠶食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國志在通商……肢體之患也。 —— 奕?
(學生回答)
正如同學們所說洋務派發展軍事工業的目的是鎮壓國內人民起義,抵御外來侵略,維護清王朝統治。
洋務派認為的心腹之患是國內人民起義。
洋務運動后期,洋務派又以“求富”為旗號,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這幾幅圖片分別是李鴻章的輪船招商局、李鴻章的開平煤礦、張之洞的漢陽鐵廠。(幻燈片展示圖片)洋務派興辦民用工業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學生回答:輔助軍事工業)
(出示幻燈片)據統計“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了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十萬匹!边@說明洋務派民用工業的興辦有什么作用?(學生回答:抵制了一些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這是洋務企業的分布情況(幻燈片出示洋務企業的分布示意圖)1、請你結合地圖分析一下,洋務企業在分布上有什么特點?2、從歷史、地理的角度分析導致這個特點的原因? {學生回答:自然環境優越(資源豐富、氣候宜人),交通便利;城市人口密集,勞動力市場和消費市場大;較早開放為通商口岸,加速了自然經濟的解體}
結合圖片分析洋務企業與中國傳統手工業相比新在何處?(幻燈片出示圖片)(學生回答:用機器生產)
這種用大機器生產的企業,我們稱之為近代企業,那么它們是不是中國的資本主義企業呢?我們結合課本36、37頁小字來分析洋務派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性質。(出示表格)
判斷一個企業的性質,主要看它的資金來源、產品的去向和管理方式等方面。
軍事工業民用工業
資金來源政府出資官商合資(主)
產品去向供給軍隊一部分供給軍事工業,
一部分投向市場
管理方式封建衙門式近代雇傭模式為主
性 質官辦封建企業帶有資本主義色彩
(學生填表并回答:洋務派的軍事工業在資金來源上,主要是政府提供;產品去向上,供給軍隊,不進行市場交換,不積累利潤;管理方式上企業采用封建衙門式管理,企業設刑庭,監獄。這種企業不是按照價值規律經營的,因此從生產關系上,它是舊式封建企業。
民用工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以官商合資為主;產品一部分供給軍隊,絕大部分應用于市場,以獲取利潤;管理方式上,以近代雇傭模式為主。因此這些企業帶有資本主義色彩。)
雖然洋務派創辦的近代軍事工業和近代民用工業都不是純粹意義上的近代資本主義企業,但它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軍事方面;到80年代中期,洋務派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中國出現了近代海軍。其中實力最雄厚的是哪支海軍?(學生回答:北洋海軍)北洋海軍的結局如何,它對洋務運動有何影響?(學生回答:甲午中日戰爭中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文化教育方面:為了適應洋務運動的需要,洋務派創辦了新式學堂,又送留學生出國深造。
這是京師同文館,后并入京師大學堂,后者成為北大的前身;這是1872年赴美留學的幼童。清朝先后派了4批共120名官費留學生,清政府原本設計了一個長達15年的留學計劃,但是進行到第10年,中途召回留美學生,這是1881年7月23日,《紐約時報》對清政府召回留美學生一事發表的社論。
“政府認為這些學生,他們花的是政府的錢,就應該只學習軍事有關的工程、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對他們周圍的政治和社會影響要無動于衷。這種想法是非;奶瓶尚Φ!薄灾袊嗄陥蟆迥┲袊裘烙淄墓适乱晃2004/04/21
(請一位同學為大家讀一讀)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清政府送青年學生出國是為培養哪方面人材?(學生回答:軍事、科技、翻譯)中途召回留學生,體現了清政府怎樣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對洋務運動有何影響?(學生回答:中體西用、洋務運動破產)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洋務運動的結局及評價。
三、洋務運動的結局及評價
1、結局(板書)
? 結局:破產
? 標志——甲午中日戰爭的慘敗
? 破產原因分析:
(1)西方列強不希望中國富強
(2)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
(3)在中央缺乏一個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
(4)沒有徹底變革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是沒有徹底變革封建制度,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不相符。
2、評價
這里有兩種觀點:觀點一:洋務運動并沒有取得積極的作用,最終只能以破產告終。
觀點二:洋務運動包含許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國成功的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教師介紹近代化的含義)近代化的主要標志是,經濟上,發展科學技術,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飛躍,向人們昭示了近代社會發展的趨勢,成為世界發展的主流。
下面請同學們討論一下,你支持哪種觀點,用史實說明,注意評價歷史事件的原則,一是實事求是的態度,二是是否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結合洋務運動的措施,總結洋務運動對中國社會的積極影響。
內容 積極影響

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培養了一批技術工人

興辦近代民用工業 對外國經濟勢力擴張起一定抵制作用
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籌劃海防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軍戰斗力,鞏固了海防

創辦新式學堂,選派留學生 為近代中國培養一批新式人才
有利于封建教育制度的改革
總之,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問題探究】結合現實,談談洋務運動的哪些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今天借鑒和吸?(學生暢談: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防止官員貪污腐;科教興國;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協調進行;對外開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民族獨立是近代化的前提條件……)
【教學小結】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務運動,雖未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但它給近代中國發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東西,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從而使古老的中國開始順應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鞏固練習】
最近網上流傳一本新編歷史劇《洋務運動》,請根據教材知識,判斷下列劇情是否符合歷史事實,如有錯誤,指出錯在何處。
劇情一:
在乾清宮,慈禧召集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倭仁等大臣商討國事,李鴻章提出要修鐵路,遭到張之洞的反對,張之洞說:“電線鐵路,冶鐵織布,變華為夷,鄙見迂疏,期期以為不可!彪p方激烈辯論,難分高下,慈禧問倭仁意見,倭仁說:“購買外洋事務,尤屬明正言順。”
劇情二:
1872年某年某月慈禧對奕?說:“小六子(奕?的小名),李鴻章前日上奏折,說是要引進西方的政治制度,開國會,設議院,這不是欺負我們孤兒寡母嗎?”
選擇題
1、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內部意見分歧。甲派主張“言國之道尚禮儀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乙派認為“購買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這反映出他們的根本分歧在于
A、對待外洋事物的態度
B、對待改變清朝政體的態度
C、對待外國侵略者的態度
D、對待農民起義的態度
2、洋務派舉辦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強新政
B、發展資本主義
C、抵制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D、利用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3、李鴻章說:“必先富而后能自強,尤必富在民生而國本乃可益國!币韵卵髣栈顒幽囊豁椃仙衔乃枷
A、創辦輪船招商局
B、成立三支海軍
C、創辦天津機器局
D、創辦新式學校
4、“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了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十萬匹!边@說明洋務派民用工業的興辦
A、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B、抵制了一些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C、使中國產生了一批無產階級
D、使中國走上了“自強”的道路
5、洋務派創辦的近代軍事工業、近代民用工業之“近代”含義,最主要指
A、產生和發展于中國近代歷史時期
B、由機器生產而不是工場手工業生產
C、都是私人投資興辦
D、受外商企業的刺激和洋務派民用企業的誘導而興起
6、在下列各項中,與洋務運動無關的是:
A、引進西方一些近代生產技術
B、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C、建立了近代化國家政治制度
D、對外國經濟侵略作了些抵制
7、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頑固派的阻撓、破壞
B、洋務運動未徹底變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
D、未真正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
【板書設計】
洋務運動
一、洋務運動的背景
1、原因
2、條件
二、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時間
2、口號
3、中央機構
4、主要措施
三、洋務運動的結局和評價
1、結局
2、評價
【課后附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1850.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歷史第二歷復習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專項教案
第6課 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復習: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