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結構
單元探究
1.17~18世紀中國傳統科學與西方近代科學的區別及原因。
(1)區別:
傳統科學近代科學
研究
領域集中于應用型的傳統科技領域集中于天文學理論與研究領域
研究
方法主要采用傳統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法采用實驗方法,重點放在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上
影響推動了傳統的農業經濟的發展為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有力地沖擊了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
(2)原因:
①政治上,中國空前強化君主專制;西方確立開明君主專制或民主政治。
②經濟上,中國重農抑商,自然經濟;西方重商主義,商品經濟。
③外交上,中國閉關鎖國,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嚴重受阻;西方鼓勵對外擴張,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④科技文化上,中國科技以實用性為主,以總結為主要方法,屬傳統科技,思想受束縛;西方科技重視實驗與探究,屬近代科技,啟蒙思想蓬勃發展。
2.宋元社會發展與文化的關系。
(1)中央集權制的強化:哲學領域出現客觀唯心主義思想——理學。理學適應封建思想。其內容實質是維護封建統治,這種思想的盛行對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
(2)封建經濟的發展:宋元時期經濟高度繁榮,為三大發明等科技成就的出現奠定了物質基礎。
(3)市民隊伍壯大:城市商業活動興盛,使市民階層得以發展壯大,適應市民階層文化需求的詞、風俗畫、雜劇、散曲等多種文學藝術形式大量出現。
(4)民族融合加強: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同漢族文化進一步交融,使宋元文化豐富多彩。
(5)民族沖突激烈:民族矛盾和沖突斗爭成為文學藝術創作的主要內容。宋代詩、詞多反映南北分裂的現實。
熱點關注
1.文化的古為今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成就,有一些仍舊在今天散發著光芒,影響著當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利用各種資源學習和認知古代文化,擴大民族文化的傳承,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
2.中華民族性格和文化發展的關系。兩者彼此影響,密不可分。中華民族內斂、穩重、勤勞、務實的性格特征和古代中國科技、文學、藝術的個性互相呼應,形成了獨特魅力的中華文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2776.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復習: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教案
第6課 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第二歷復習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專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