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1屆高考地理陸地水生物和土壤考點專項復習9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地下水按埋藏條件,分為承壓水和潛水。潛水和承壓水的特點及開發利用是復習的重點,命題常結合等高線、等潛水位線、地質構造等對這兩種地下水進行綜合考查。

潛水承壓水
埋藏
情況
定義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的地下水埋藏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承受一定壓力的地下水


潛水承壓水
補給大氣降水和地表水潛水
排泄蒸發,出露地表為泉轉化為潛水,出露地表為泉
主要特征①有自由水面;②水從高處向低處滲流;③水量不穩定;④水質易受污染;⑤埋藏較淺;⑥地勢高處潛水位高,低處潛水位低。①有承壓水面,承受靜水壓力;②水的運動取決于壓力大小,局部可從低處向高處滲流;③水量較穩定;④水質不易受污染;⑤埋藏較深。
開發利用①干旱或半干旱地區,大水漫灌,地下潛水水位上升造成土壤鹽漬化;②過量開采地下潛水,形成地下漏斗,并引起地面下沉;③沿海地區過量開采,引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質變壞①保護補給區的自然環境;②承壓區過量開采地下水,形成漏斗區,恢復相當困難。

特別提醒
(1)等潛水位線圖的判定及應用:潛水等水位線通常是具有一定傾斜度的曲面,潛水等水位線圖就是潛水面等高線圖,它是根據潛水面上各點的水位標高繪制成的,一般繪制在地形圖上。由于水位隨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故應選用同一時期的資料才較為準確,并在圖上注明測定該水位的日期。在同一地區,如有不同時期的潛水等水位線圖,通過對比,可從中了解潛水面的變化情況?偟恼f來,潛水水位往往隨地形而有起伏,潛水等水位線的形狀與地形大體一致,但比地形起伏要平緩得多。
(2)潛水等水位線圖的判別:①確定潛水的流向或潛水與地表水的相互補給關系:潛水是沿著潛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動,因此,垂直于潛水等水位線并從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潛水的流向;或者畫一條水平線,找出潛水與地表水的水位關系,從而確定潛水與地表水的相互補給關系。如下圖:

a為潛水補給河流,b為河流補給潛水,c則為右岸潛水補給河流,左岸則河流補給潛水。②確定潛水水資源的更新速度:需要確定潛水的水力坡度。確定了潛水的流向之后,在水流方向上,任取兩點的水位高差除以這兩點間的實際距離,就是潛水的水力坡度。潛水等水位線越密,水力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③確定潛水的埋藏深度:潛水埋藏深度指潛水等水位與其相對應的等高線的差值,也就是地表到潛水面的深度。④確定有無固定的潛水位:由于水位隨時間而變,因此無固定的潛水位。⑤確定引水工程:為了最大限度地使潛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溝,當等水位線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時,取水井應布置在地下水匯流處;當等水位線由密變稀時,取水井應布置在由密變稀的交界處,并與等水位線平行。
(3)河流流向判讀:潛水水位往往隨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關),可根據圖中等值線數據遞變(遞增或遞減)順序判斷出地勢高低,河流都是由高處向低處流,由此可知河流流向。

特別提醒
湖泊水、河水與地下水具有水資源互補關系。

【例1】 (2009?湖北武漢5月)下面甲圖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潛水位線圖,乙圖中的年徑流量曲線圖是從甲圖中A、E兩處測得的,讀圖回答(1)~(2)題。

(1)關于河流EF段、CD段的說法,正確的是(  )
A.EF段流向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補給潛水
B.EF段流向為由北向南,CD段潛水補給河水
C.EF段流向為由南向北,CD段潛水補給河水
D.EF段流向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補給潛水
(2)比較a、b、c、d的數值大小(  )
A.a>b>c>d    B. a<b<c<d
C.a=b=c=d D. a>c>b>d
【解析】 本題組考查了河流流向、水體補給關系、等值線判讀等知識,是一組經典的試題。AE位于湖泊兩側,而年徑流量曲線顯示E處變化較小,說明湖泊對E處水量起到了調節作用,而湖泊只會調節下游河段的水量,故EF河段由南向北流;河流附近的潛水位能反映地勢高低,依上面分析可知地勢南高北低,則abcd數值依次升高;再依據河流處潛水位彎曲情況可判斷,河流處潛水位高于河流兩側潛水位,則河水補給潛水。
【答案】 (1)D (2)B
【例2】 (2009?江蘇5月)讀下面中國地表風化殼斷面圖,回答(1)~(2)題。

(1)圖中由①至④反映了中國風化殼的變化是(  )
A.由東向西 B.由南向北
C.由東南向西北 D.由西南向東北
(2)比較四個地區的土壤,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地區的有機殘體較多,但風化殼較薄
B.④地區土地鹽堿化現象嚴重
C.④地區的化學風化較強,②地區的物理風化較強
D.③④地區的風化殼最厚
【解析】 本題組命題背景新穎獨特,富有創意,考查了我國自然地理特征和區域土壤狀況,是一組經典的能力型試題;能鍛煉學生讀圖分析問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依據年均溫和降水量數值,以及我國氣溫和降水分布規律,可推知圖中反映的是我國由東南向西北的風化殼變化情況。④位于西北地區,氣候干旱、蒸發量大,在綠洲附近或灌溉農業區容易出現土壤鹽堿化問題;干旱區因風力大而物理風化作用較強,降水較多、氣溫高的地區化學風化作用較強。
【答案】 (1)C (2)B
【例3】 (2009?江蘇蘇錫常鎮5月)讀下面我國華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圖,回答(1)~(2)題。

(1)下面四幅圖中能正確反映河水位與地下水位關系的是(  )
—河流水位……地下水位

(2)當該河流入?诔霈F咸潮(注:指河口海潮上溯,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體變咸)時,該河(  )
A.處于最高水位時期   B.為赤潮多發季節
C.處于最低水位時期 D.可能會出現斷流
【解析】 本題組考查河流水與地下水補給關系、咸潮發生原因及季節等知識,對鍛煉讀圖獲取、解讀信息能力有很大幫助。第(1)題,河流下游剖面圖顯示汛期河水補給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補給河水,四幅圖中只有A圖能反映這種關系;第(2)題,河流水位低時,海水倒灌導致出現咸潮。
【答案】 (1)A (2)C
【例4】 (2010?廣東佛山2月)讀下圖,完成(1)~(2)題。
(1)該島的水循環屬于(  )
A.海陸間循環
B.陸地內循環
C.海上內循環
D.陸地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

(2)從水循環來看,小島(  )
①夏季水循環的速度較一年中其他季節慢、谙募舅Y源豐富,造成水循環比其他季節快、凼軠厥倚挠绊,水循環的平均速度會加快、苁芏驙柲嶂Z現象的影響,水循環會出現異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由經緯度可知該島位于太平洋赤道附近西岸。第(1)題,島嶼上的水資源與海洋間存在循環,屬海陸間循環。第(2)題,夏季水資源豐富,水資源更新快,水循環比其他季節快;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會造成氣候異常,從而影響水循環。
[答案] (1)A (2)D
【例1】 (2009?廣東)下圖是一張反映“滴水葉尖”現象的照片。據此回答(1)~(2)題。

(1)該現象常年出現在(  )
A.溫帶落葉闊葉林   B.熱帶草原
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D.熱帶雨林
(2)該現象在我國較普遍出現于(  )
A.天山天池湖濱 B.西雙版納瀾滄江畔
C.桂林漓江沿岸 D.武夷山九曲溪邊
【解析】 第(1)題,根據題意,“滴水葉尖”現象常年出現的地區應是常年多雨區,選項中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高溫多雨,最易出現該現象。第(2)題,我國西雙版納屬熱帶季風氣候,“滴水葉尖”現象在此出現較為普遍。
【答案】 (1)D (2)B
【例2】 (2009?廣東)水循環包括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讀下圖,回答(1)~(2)題。

(1)圖中①②③④分別為(  )
A.蒸發、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徑流、蒸發、跨流域調水
C.跨流域調水、下滲、地下徑流、蒸發
D.降水、蒸發、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
(2)在水資源的社會循環各環節中,下列做法不夠恰當的是(  )
A.取水——保護水源地
B.輸水——減少過程損耗
C.用水——節約、綜合利用
D.排水——防止當地污染
【解析】 第(1)題,水循環的四個基本環節是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和徑流。結合圖中箭頭方向和流程可判斷出①表示降水,②表示地表徑流,③表示蒸發,④的圖例含義為流域間循環,因此為跨流域調水。故選B。第(2)題,在水資源的社會循環排水環節,既要注意防止當地污染,又要防止對下游地區造成污染。
【答案】 (1)B (2)D
【例3】 (2009?上海)在兩個相同的長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濕的土壤分別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從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個盒子內,將一塊微濕的海綿壓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見下圖)。分別用兩個噴水壺,往“小山”上灑等量的水,模擬降水。觀察、比較兩個盒子內水面發生的變化。據此回答(1)~(3)題。

(1)放有海綿的盒子的水面與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許
C.高度相同 D.高度較低
(2)實驗中海綿代表的地理環境是(  )
A.黃土塬 B.沙灘地
C.沼澤地 D.自流盆地
(3)該實驗模擬的地理事實是(  )
A.湖泊能夠調節空氣濕度
B.坡度變化會改變地表徑流量
C.濕地能夠吸納地表徑流
D.降水變化能夠影響自然環境
【解析】 第(1)題,海綿會吸納“山坡”流下的水,從而減少注入湖泊的水量,導致湖泊水位不會太高。第(2)題,黃土塬指黃土高原上地勢高而平坦寬廣的地形區。沙灘地地表水下滲強烈,與海綿的吸水性能有較大差異。沼澤地具有涵養水源的功能,與海綿吸水性能較為接近。第(3)題,以海錦的吸水性能來模擬演示濕地吸納地表水的現象。
【答案】 (1)D (2)C (3)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5202.html

相關閱讀: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屆高考地理第一輪教材復習 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屆高考地理中國地理景觀與區劃專項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地理考點整合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復習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