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09年高考生物試題分類解析──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癌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真題剖析

 

考查點1:細胞增殖及實驗

 

例1.(2009·上海卷·18)某二倍體動物的某細胞內含10條染色體、10個DNA分子,且細胞膜開始縊縮,則該細胞

 

A.處于有絲分裂中期     B.正在發生基因自由組合     C.將形成配子   D.正在發生DNA復制

 

【解析】細胞膜開始縊縮,說明該細胞正在分裂;細胞內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相等,沒有染色單體,說明著絲點已經分裂,不可能在細胞分裂的中期;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為10條,說明分裂形成的子細胞的染色體數將是5條(奇數),該細胞進行的是減數第二次分裂,不可能是有絲分裂中期。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的細胞,一是不可能進行DNA復制;二是基因自由組合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不能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

 

【答案】C

 

【技巧】一是認真審題,找出解題的關鍵點:如細胞膜縊縮說明細胞正在分裂;二是理清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分子數目的變化,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相等,說明細胞在分裂后期或末期;三是明確各期特點,DNA復制發生在有絲分裂間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間期,基因自由組合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四是二倍體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數應為偶數。

 

例2.(2009·江蘇卷·15)對性腺組織細胞進行熒光標記,等位基因A、a都被標記為黃色,等位基因B、b都被標記為綠色,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處于四分體時期的細胞。下列有關推測合理的是

 

A.若這2對基因在1對同源染色體上,則有1個四分體中出現2個黃色、2個綠色熒光點

 

B.若這2對基因在1對同源染色體上,則有1個四分體中出現4個黃色、4個綠色熒光點

 

C.若這2對基因在2對同源染色體上,則有1個四分體中出現2個黃色、2個綠色熒光點

 

D.若這2對基因在2對同源染色體上,則有1個四分體中出現4個黃色、4個綠色熒光點

 

【解析】本題以熒光標記為手段,考查減數分裂過程中四分體的相關知識。由于染色體經過復制,基因也隨之加倍,使每個四分體上的同名基因含有4外,即2個A和2個a或2個B和2個b,若2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則1個四分體中將出現4個黃色和4個綠色熒光點,若2對等位基因位于2對同源染色體上,則每個四分體中將出現4個黃色或4個綠色熒光點。

 

【答案】B

 

【知識鏈接】一是四分體是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每對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一個四分體;二是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控制同一性狀不同類型的不同基因,如A與a;三是隨著染色體的復制,遺傳物質(基本單位是基因)也隨之加倍。

 

例3.(2009·廣東理基·42)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的基本步驟包括:①調節細準焦螺旋;②轉換高倍鏡;③把分裂中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④將洋蔥根尖永久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解析】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的操作順序是放置裝片進行低倍觀察、移動裝片至視野中央、轉換高倍鏡、調節細準焦螺旋至圖像清晰。

 

【答案】D

 

【技巧】理解顯微鏡的工作原理、熟悉掌握觀察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

 

考查點2:細胞分化、癌變、衰老和凋亡

 

例1.(2009·江蘇卷·4)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分裂期的細胞不進行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

 

B.免疫系統中的記憶細胞既有分化潛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C.凋亡細胞內的基因表達都下降,酶活性減弱

 

D.原癌基因突變促使細胞癌變,抑癌基因突變抑制細胞癌變

 

【解析】分裂期需要很多酶的參與,所以有蛋白質的合成,但DNA的復制是在間期完成的,在分裂期不再復制,A錯;記憶細胞在二次免疫中,在接受到抗原的再次刺激后會迅速增殖分化成相應的效應細胞和記憶細胞,具有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B對;細胞凋亡是基因程序性表達的結果,不是所有基因的表達都下降,而酶活性減弱是細胞衰老的特征不是細胞凋亡的特征,C錯;細胞癌變主要是因為抑癌基因突變,失去對原癌基因的抑制,原癌基因被激活引起細胞的癌變,D錯。

 

【答案】B

 

【技巧】一是明確細胞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期:如DNA復制只發生在間期、細胞在各個時期均可合成蛋白質等;二是理解細胞生命活動的機理:如記憶細胞在受到相應抗原刺激時可增殖分化為記憶細胞和效應細胞,凋亡細胞是特定基因表達的結果,酶活性是細胞衰亡的重要特征,細胞癌變主要與抑癌基因的突變有關等。

 

例2.(2009·四川卷·30.Ⅰ)將小鼠胚胎干細胞定向誘導分化成一種特定的細胞(命名為M細胞),再將M細胞移植到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島細胞被特定藥物破壞的小鼠)體內,然后小鼠的血糖濃度,結果如圖所示(虛線表示正常小鼠的血糖濃度值)。請回答相關問題:

 

⑴實驗用的胚胎干細胞取自小鼠的早期囊胚,取出胚胎后一般用___酶將其分散成單個細胞。

 

⑵根據實驗結果可以判定M細胞已具有___細胞的功能。說明判定的理由___。

 

⑶用胰島素基因片段做探針,對小鼠胚胎干細胞和M細胞進行檢測。請在下表的空格中填上檢測結果(用“+”表示能檢測到,用“-”表示不能檢測到)。

 

用探針檢測細胞的DNA

用探針檢測細胞的RNA

胚胎于細胞

M細胞

胚胎干細胞

M細胞

①__

②__

③__

④__

 

上述實驗結果表明,胚胎干細胞通過____定向分化為M細胞。

 

⑷若將M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重組細胞能否分化為其他類型細胞?

 

____,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結合細胞工程及其DNA探針等知識,考查細胞分化的本質與特點。

 

⑴利用胰蛋白酶可使動物細胞分散成單個細胞。

 

⑵胰島素是動物體內唯一能夠降低血糖濃度的激素,糖尿病小鼠是由于胰島B細胞受損無法分泌胰島素才導致血糖濃度升高的。將M細胞移植到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體內一段時間后,小鼠的血糖濃度恢復正常,說明M細胞能夠分泌胰島素,因此,M細胞具有胰島B細胞的功能。

 

⑶細胞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由于高度分化的細胞仍具有全套的遺傳物質(基因),因此,用探針對細胞DNA檢測時,胚胎干細胞和M細胞均可檢測到胰島素基因的存在;但在檢測胰島素基因轉錄形成的RNA時,只有能夠合成胰島素的細胞(M細胞、胰島B細胞)內才能檢測到,胚胎干細胞內則檢測不到。

 

⑷將M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重組細胞可以分化為其他類型的細胞,因為高度分化細胞的細胞核具有該物種所特有的全套遺傳物質,即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答案】⑴胰蛋白酶

 

⑵胰島B  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⑶①+  ②+  ③- ④+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胰島素基因的表達)

 

⑷能  細胞核含有該物種所特有的全套遺傳物質(細胞核的全能性)

 

【易錯警示】一是不能全面準確的獲取題中信息:如圖中移植M細胞后小鼠血糖的變化;二是對細胞分化的本質——遺傳物質不發生改變(高度分化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基因選擇性表達(轉錄產生相應的RNA)等理解不夠;三是對克隆的過程及結論(證明了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理解不夠。

 

二、真題匯編

 

1.(2009·天津卷·1)下列選項中,兩類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均可呈周期性變化的是

 

A.蛙的紅細胞與淋巴細胞         B.小鼠骨髓瘤細胞與雜交瘤細胞

 

C.人的胚胎干細胞與成熟紅細胞   D.牛的精細胞與精原細胞

 

2.(2009·廣東卷·23)有關真核細胞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絲分裂過程核膜不消失           B.動物細胞僅以有絲分裂方式進行增值

 

C.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不形成細胞板 D.無絲分裂僅出現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細胞

 

3.(2009·廣東卷·27)右圖為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某一時期的顯微照片,該時期

 

A.是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B.是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C.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了互換      D.結束后,同源染色體發生聯會

 

3.AC   據圖可看到同源染色體配對(聯會)的現象,屬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時可發生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但聯會僅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不會發生在結束后。

 

4.(2009·江蘇卷·6)有1位同學做根尖有絲分裂實驗,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如圖所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①取材位置不合適  ②取材時間不合適  ③制片時壓片力量不合適  ④解離時間不合適  ⑤視野選擇不合適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5.(2009·上海卷·6)右圖所示的細胞類型轉換過程稱為

 

A.細胞融合     B.細胞生長

 

C.細胞分裂     D.細胞分化

 

6.(2009·安徽卷·2)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各種組織細胞的衰老是同步進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細胞隨著發育逐漸凋亡

 

C.細胞癌變是細胞高度分化的結果         D.皮膚上的“老年斑”是細胞凋亡的產物

 

7.(2009·山東卷·2)細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選擇表達的結果。下列屬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紅蛋白基因     B.ATP合成的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體蛋白基因

 

8.(2009·海南卷·4)下列關于癌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     B.細胞癌變可以由病毒感染引發

 

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細胞中     D.癌細胞的轉移與細胞間黏著性下降有關

 

9.(2009·寧夏卷·1)下列關于動物細胞編程性死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癌變屬于細胞編程性死亡       B.細胞編程性死亡屬于正常生理過程

 

C.細胞編程性死亡屬于細胞分化過程   D.細胞編程性死亡與基因表達無關

 

10.(2009·海南卷·3)下列現象中,屬于細胞編程性死亡的是

 

A.噬菌體裂解細菌的過程         B.因創傷引起的細胞壞死

 

C.造血干細胞產生紅細胞的過程   D.蝌蚪發育成青蛙過程中尾部細胞的死亡

 

11.(2009·天津卷·4)下面為動物機體的細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圖。

 

 

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A.①過程表明細胞凋亡是特異性的,體現了生物膜的信息傳遞功能

 

B.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蛋白質合成,體現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C.②過程中凋亡細胞被吞噬,表明細胞凋亡是細胞被動死亡過程

 

D.凋亡相關基因是機體固有的,在動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12.(2009·廣東卷·22)大多數老年人頭發變白的直接原因是頭發基部細胞內

 

A.物質轉運加速                     B.新陳代謝變緩

 

C.呼吸速率加快                     D.與黑色素合成相關的酶活性降低

 

13.(2009·福建卷·3)細胞的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都可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其中僅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的變異是

 

A.染色體不分離或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

 

B.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

 

C.染色體復制時受誘變因素影響,導致基因突變

 

D.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14.(2009·寧夏卷·41)右圖為哺乳動物的胚胎干細胞及其分化的示意圖。請回答:

 

⑴胚胎干細胞是從動物胚胎發育至__期的內細胞團或胎兒的____中分離得到的一類細胞。

 

⑵圖中分化程度最低的干細胞是____。在體外培養條件下,培養液中加入____因子,可誘導該種干細胞向不同類型的組織細胞分化。

 

⑶在機體內,皮膚干細胞分化成皮膚細胞是機體細胞中基因____的結果。

 

⑷某患者不能產生正常的白細胞,通過骨髓移植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骨髓的治療的實質是將圖中的___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

 

⑸若要克隆某種哺乳動物,從理論上分析,上述紅細胞、白細胞、神經細胞中不能選用作為供體的細胞是成熟的___,其原因是____。

 

⑹若某藥物可抑制肝腫瘤細胞DNA的復制,使用該藥物可使肝腫瘤細胞停留在細胞周期的__期。

 

⑺在制備單克隆抗體過程中的細胞融合階段,用___細胞與骨髓細胞融合,經多交篩選最終得到能分泌____的雜交瘤細胞。

 

【答案及解析】

 

1.B  染色體數目可呈周期性變化的細胞是能夠連續分裂的細胞,題中蛙的淋巴細胞、人的成熟紅細胞、牛的精細胞均屬于高度分化的細胞,已經失去分裂能力;蛙的紅細胞、小鼠骨髓瘤細胞、雜交瘤細胞及精原細胞都具有分裂能力,可呈現周期性變化。

 

2.AC  無絲分裂是直接分裂,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A對;動物細胞可進行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和減數分裂,B錯;無絲分裂主要出現在高度分化的細胞中,比如蛙的紅細胞,而不是衰老細胞,D錯;細胞板是植物細胞分裂末期的特有結構,動物細胞分裂末期不形成細胞板。

 

3.AC   據圖可看到同源染色體配對(聯會)的現象,屬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時可發生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但聯會僅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不會發生在結束后。

 

4.C  由圖可知:細胞大都沒進行分裂,可能是取材時間不合適,細胞分裂不旺盛;視野中有些細胞為長形,可能取自伸長區,取材位置不合適;由于細胞分裂間期長、分裂期短,因而,要看到處于細胞分裂各個時期的細胞,往往需要在不同的視野中才能找到,可能是視野選擇不當,沒找到合適的視野;細胞均已分散開,故不可能為③④原因所致。

 

5.D  圖示為細胞的形態功能發生變化的過程,應為細胞分化。

 

6.B  細胞會隨著分裂次數的增多而衰老,可見人體各組織細胞的衰老不是同步進行的;環境中的致癌因子損傷細胞中的DNA,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失控而變成癌細胞,是細胞不正常分化的結果;皮膚上的老年斑是細胞內的色素隨細胞的衰老而逐漸積累的結果;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細胞會隨著發育逐漸凋亡。故B正確。

 

7.A  基因選擇性表達是在基因在特定細胞內的表達,血紅蛋白基因只有在紅細胞中才能表達是選擇性的表達。ATP合成酶基因、DNA解旋酶基因、核糖體蛋白基因是在每一個具有生命活動的細胞中都要表達的,因而不是在特定細胞內的表達。

 

8.C  A、D兩項為癌細胞的無限增殖和細胞膜表面變化等特征,B項考查引發細胞癌變的原因——生物致癌因素(病毒);原癌基因存在于所有細胞,只是在癌細胞中被激活,C錯。

 

9.B   細胞癌變是細胞的畸形分化,不是細胞死亡的過程,A錯;細胞編程性死亡是細胞死亡的過程,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B對、C錯;細胞編程性死亡是基因程序性表達的結果,D錯。

 

10.D   細胞編程性死亡,即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上述幾種細胞的變化中,只有蝌蚪發育成青蛙過程中尾部細胞的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細胞程序性死亡。

 

11.C  ①是凋亡誘導因子與膜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表明細胞凋亡具有特異性,體現了生物膜的信息傳遞功能;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蛋白質合成,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②過程中凋亡細胞被吞噬,是細胞主動死亡的過程,C錯;凋亡相關基因是機體本來就有的,只是在特定時期才會表達、發揮作用。

 

12.BD   生物的基因控制性狀,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進而控制性狀,頭發變白是因為黑色素無法形成,與黑色素合成相關的酶活性降低,酶活性降低導致新陳代謝變緩,致使老年人頭發變白。

 

13.B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間期都進行染色體復制,出現基因突變;都可發生染色體不分離或不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都可能出現染色體結構變異;但基因重組僅在減數分裂中出現。

 

14.⑴囊胚   原始性腺細胞   ⑵胚胎干細胞  分化誘導  ⑶選擇性表達  ⑷造血干  ⑸紅細胞  細胞中無細胞核  ⑹間  ⑺B淋巴   特異性抗體

 

【解析】⑴胚胎干細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離得到,發育至囊胚階段分化為內細胞團和滋養層細胞。⑵圖中胚胎干細胞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在體外培養條件下,在培養液中加入分化誘導因子,可使其分化成不同類型的組織細胞。⑶細胞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⑷骨髓是人體的造血組織,存在造血功能干細胞, 骨髓的治療的實質是將上圖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⑸克隆某種哺乳動物需要供體提供細胞核,而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所以不能作為供體。⑹DNA分子的復制在細胞分裂間期進行。⑺單克隆抗體由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的雜交瘤細胞分泌得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6225.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物試題指導:解答生物學試題注意事項
江西省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測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廣東肇慶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寧夏銀川九中2015屆高三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
談高考生物復習的回歸課本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