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整合】
【要點熱點探究】
探究點一 城市功能分區
城市主要功能分區特點比較,見下表。
功能分區地租水平占用城市土地面積區位特點功能區內分異特點
住宅區中等面積最大市內和市區邊緣工業革命前與勞動單元混雜,工業革命后住宅區出現并分化
工業區低面積適當集聚成片地價較低,向主要交通干線和市區外緣移動專業化程度高,競爭、協作導致其集聚,又因環保、地租、交通因素導致分散
商業區(中心商務區具有商業和服務雙重職能)高面積最小,呈點狀或條狀點狀或條帶狀;在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經濟活動繁忙,人口晝夜差別大,區內有垂直分異(零售在底層)和水平分異(零售在中間)
例1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江蘇卷)圖8為我國某城市工業、商業和居住用地比例時空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⑴~⑵題。
⑴曲線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符合一般城市三類用地時空變化特點的是
A.工業用地、居住用地、商業用地 B.居住用地、商業用地、工業用地
C.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商業用地 D. 商業用地、居住用地、工業用地
⑵2005年與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處
A.工業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減小
B.工業用地比例增加,商業用地比例變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減小,工業用地比例變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減小,商業用地比例變化很小
解析:⑴根據城市功能分區的發展歷史和變化趨勢來判斷。一個城市早期并沒有嚴格的功能分區,居住區、工業區、商業區通常并沒有分開,而是混雜在一起,城市中心人口稠密,甚至都沒有明確的工業區、商業區,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中心區逐漸演化為商業區,居住人口逐漸減少,工業區則向城市外緣遷移,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減少了環境污染。⑵主要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學生只要區別①、②、③功能區1990年、2005年之間的變化即可。
答案:⑴C ⑵B
探究點二 城市地域功能分區的結構和原因
1.城市功能分區的結構:城市地域結構特點的形成與城市性質、城市發展歷史及自然環境因素有關
2.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因
早期的土地利用對日后的功能分區有著深遠的影響(上海中心商務區的形成)
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現在也可能完全改變(西方國家高級住宅區位置的變化)
土地利用類型取決于付出租金的多少
直接影響地租高低的因素:距離市中心的遠近和交通通達度
⑶社會因素:對住宅分化的影響最為明顯。收入是形成不同級別住宅區的常見原因,知名度和宗教信仰對住宅的選擇也有很大影響。種族或宗教團體常會形成聚居區,在歐洲和北美表現尤其明顯
⑷行政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訂政策和城市規劃,干預城市經濟的發展,引導和劃定不同的功能區
例2 (2011屆北京市朝陽區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圖12中甲為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圖,乙為某城市的功能分區模型圖(假設在同一均質平面條件下);卮27、28題。
⑴圖中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①?商業區 B.②?住宅區 C.③?工業區 D.④?農業區
⑵如果考慮放射式交通線的影響,則乙模式圖可能變化為圖13中的
命題意圖:⑴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因素對城市功能區的影響。難度中等。⑵本題主要考查交通對城市功能區分布的影響,難度較大。
解析:⑴城市地價隨距城市中心距離的增大而遞減。圖中商業區應為市中心至a和b的相交點處,商業區要求最大限度接近消費人群;住宅區應為a和b相交點至b和c相交點,住宅區要求既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購物;工業區應為b和d相交點至c和d相交點,工業區占用土地空間大,土地成本高,因此要求遠離市中心。正確答案是D。⑵城市功能區容易受交通線的影響,沿著交通線延長分布,各類土地對交通的要求極高,因此乙圖中功能分區會隨放射型交通線呈放射狀均勻分布。C,D選項功能區沿交通線縮小布局,不符合題意。A選項中各功能區的占地大小不符合乙圖要求。正確答案是B。
答案:⑴D ⑵B
【易錯點撥】⑴對于城市功能區各類土地付租能力的高低一定要結合實際來判斷,特別是功能區相交的地方.如本題判斷失誤則容易選擇A選項。
【變式訓練】(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福建卷)某城市島國大力建設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決了80%以上國民黨居住問題。圖1示意2008年該國公共住房的空間分布。讀圖完成⑴~⑵題。
⑴該國公共住房
A.呈現出明顯的等級分布 B.相對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向外呈環狀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線分布
⑵該國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慮城市的
A.功能分區、基礎設施 B.人口分布、產業結構
C.土地價格、休閑娛樂 D.環境質量、歷史文化
解析:⑴根據圖中圖例信息和公共住房的分布位置,可知公共住房相對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區的周邊公共交通沿線地區,而不是以中心城向外呈環狀分布,從圖中指日花到呈現明顯的等級分布。⑵結合上題得到結論,該國公共住房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線分布,布局在中心城區和工業區之間的公共交通便捷地區,所以可推出該國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慮城市的功能分區、基礎設施。
答案:⑴D⑵A
探究點三 經濟因素對城市地域功能分區的影響
經濟因素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響城市多種功能分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城市內各點區位的不同造成了土地價格或地租的不同;另一方面,各種功能活動的特點所表現出的付租能力的差異。地租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與市中心的距離和交通的通達性,從與市中心的距離看(如右圖):
A區為城市的中心,商業支付的地租最高,而其他活動所能付出的租金遠不能與之相比,所以A為商業區;B區靠近市中心,對商業的吸引力下降,但是,住宅區選擇這個區位,既可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接近市場,而工業支付的租金不如住宅區高,所以在B區形成的是住宅。C區遠離市中心,由于這里不是最佳區位,商業和住宅活動只愿意付出很低的租金,只有工業付出的租金最高,所以工業就成為該區的土地利用形式。
例3 下圖是商業、工業、居住和農業等四種活動的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活動A的區位有不斷向城市外緣移動的趨勢
B.活動B是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動C對交通的依賴性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活動D不受自然條件影響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了各種功能活動的付租特點。同時還應該注意讓學生觀察農業的曲線最后沒有和橫坐標相交,這一點有可能成為命題的著眼點。
解析:商業活動的付租能力最強,占據市中心地帶,居住用地次之,再次為工業,最低的為農業,所以圖中ABCD線分別表示的是商業、居住、工業、農業。農業活動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居住用地是城市中最廣泛的用地方式。故選B。
答案:B
探究點四 地域文化對中西城市建筑布局和風格的影響
封建社會階段,由于中西方的統治權力不同。表現在城市建筑布局和風格上也有明顯不同。中世紀歐洲的精神主宰是宗教,所以教堂往往占據著城市的中心位置,并且以其龐大的體積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著城市的整體布局。而在中國,則是以行政權力為中心,城市圍繞著皇宮與衙門布局。例如,明清北京城的所有用地功能區都圍繞著紫禁城和中軸線對稱分布,這充分突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可以概括為:
例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世界上不同的國家或民族的地域文化差異一般不大
B.不同的地理環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往往是不同的
C.地域文化中的“地域”范圍都比較大,“文化”以多要素的為主
D.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區域內自然環境的產物
命題意圖:本題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鞏固本探究點的知識,命題非;A,同時也告訴學生對于本部分的掌握只需要作為基礎掌握即可,不必深入。
解析:在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地理環境通過人類活動的影響,進而對文化施加影響。因此,不同的地理環境下形成的地城文化也會有所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地域”范圍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單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域文化是人類在特定的地城范圍內,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的,是人類活動的產物。
答案:B
【課時作業】
一、單項選擇題
讀下圖,回答1?2題。
1.這幅圖告訴我們,城市的土地用于哪種活動取決于( )
A.政府的計劃 B.昔日的土地利用形式
C.知名度 D.各種活動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2.圖中OA最有可能發展的功能區具有以下特征( )
A.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區 B.是城市中土地利用最廣泛的功能區
C.為降低成本,正向市區邊緣移動 D.是學校最集中、科技最發達的地區
表1為“某城市各類土地使用付租能力統計表”。據此回答3?4題。
與市中心的距離(千米)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元/平方米)
商業住宅工業
01206018
1604515
203012
30159
4006
5003
6000
3.該城市商業區外緣距市中心距離約為( )
A.0.8千米B.1.33千米C.2.8千米D.3千米
4.影響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①距離市中心的遠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達度④企業的支付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讀下圖,回答5?6題。
5.從城市功能區合理布局的角度考慮,若在下圖中分別布局中心商務區、住宅區、城郊農業區、港口碼頭四個功能區,則①、②、③、④對應的功能區是( )
A.港口碼頭、城郊農業區、中心商務區、住宅區
B.住宅區、港口碼頭、城郊農業區、中心商務區
C.港口碼頭、城郊農業區、住宅區、中心商務區
D.中心商務區、住宅區、港口碼頭、城郊農業區
6.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城市中飲食服務店應該( )
A.集中布局在④區B.都遠離④區
C.分門別類進行布局D.集中布局在③區
經濟因素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原因。右圖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線圖,讀圖判斷7~9題。
7.圖中,等值線a、b、c的付租能力關系是
A.a>b>c B.a<b<c
C.a=b>c D.a>b=c
8.造成圖中局部地區地租分布等值線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條件 B.交通條件
C.人口分布狀況 D.早期商業活動
9.近年來甲地出現了高級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該地
A.位于城市外緣,環境質量好 B.遠離中心城區,地價便宜
C.地勢開闊,便于建立住宅區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2011年3月青島市高三質量統一檢測)圖4是某城市制造業與服務業空間分布模式圖。讀圖回答10-11題。
10.影響圖中各曲線形態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A.交通通達度 B.技術水平 C.地價水平 D.環境優劣
11.與1995年相比,2009年該城市
A.城市功能分區明顯弱化 B.市區服務業密度增加
C.制造業向城區中心集聚 D.近郊制造業產業密度減少
下圖(左圖)為我國某市同一地區不同時期地價曲線圖。讀圖回答12?15題。
12.該地區地價的變化,反映了一系列問題,其中敘述不正確的是( )
①市區地價上漲,且距市中心越近,上漲幅度越大 ②城市交通通達度有所提高 ③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④市中心為花園,城市地域結構以人為中心⑤甲處可能會出現高級住宅區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④
13.圖中可能形成次一級商業區的地點是( )
A.甲B.乙C.丙D.丁
14.在甲處不可能建設( )
A.商品糧基地B.高新技術開發區C.奶牛養殖基地D.純凈水廠
15.該城市若反映的是右圖的地價變化,則d的取值應該( )
A.與a相等B.與b相等C.與c相等D.無法確定
二、綜合題
16.讀我國某城市某住宅區在城市中的區位及其內部布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地區按城市功能分區屬于 ,簡要分析其區位優勢。
(2)如果B住宅區是高檔住宅區,請你為該住宅區房地產開發商寫一段廣告詞,說明該住宅區的區位優勢。
(3)B住宅區內部的樓房布局有什么特點?請分析其特點的形成原因。
(4)該城市工業區分布有何特點?
17.(2011?蘭州檢驗)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推行,城鄉一體化建設備受關注。村鎮功能區的布局是人們當前考慮較多的一個問題。下圖為某城市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圖中工業區布局合理,則該市主導風向是________。
(2)除考慮風向外,該市工業布局的主要特點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市規劃在A處建一大型鋼鐵廠,其考慮的主要區位條件有哪些?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發展為商業中心的是___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適宜建高級住宅區的是________地,試分析其原因。
參考答案與試題詳細解析
1.D 在距離市中心不同的地段,各項功能活動提供的地租水平不同,而土地最后由支付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動所租用。
2.A OA地段,商業提供的地租最高,所以最有可能發展的功能區是商業區,該功能區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區,一般位于市中心和街道兩側。城市中土地利用最廣泛的功能區是住宅區。
3.B 4.B 3?4解析:影響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距離市中心的遠近和交通通達度。從付租能力統計表中可以看出商業在與市中心的距離1千米時,依然是付租能力最高的,因此排除A選項,但在市中心的距離2千米時,付租能力為零,因此商業區外緣距市中心距離在1~2千米之間,因此只有B選項符合題意。
5.A ①位于岸邊,利用河流發展港口碼頭;②處地形平坦,且靠近河流有水源供給,因此適合發展為城郊農業區;③處市中心,交通發達,人員流量大,因此發展為中心商務區;④是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因此為住宅區。
6.C 飲食店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消費人群,同時又要注意減少污染,因此要分門別類布局。
7.A 距離市中心越遠地租水平會越低。
8.B 從圖中可以看出等值線與公路和河流交匯處由中心向外凸出,所以對比選項可得最佳選項為B。
9.A 從圖中看甲地處在城市的外緣,而作為高級住宅區考慮更多的是環境因素而不是地租原因。在圖中沒有反映出地勢開闊的特點。雖然處在河流附近,一方面看不出河流的流向,假若流向是從城市流向甲處,則水質就比較差了。
10.【解析】由圖可知,服務業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制造業主要分布在近郊區,主要是因為市中心地價較高,而服務業能付出的租金較高,制造業則較低。
【答案】C
11.【解析】該城市與1995年相比,2009年該城市服務業與制造業的分布更趨于集中,故城市的功能分區分化更加明顯,A錯;服務業在市區的密度增大,B對;制造業越來越遠離市區,向遠郊區方向移動,C錯;近郊制造業產業密度增大,D錯。
【答案】B
12. D 從地價曲線圖中虛實線的對比可以看出,從市中心向市區,地價上漲幅度大致相等; 2005年郊區地價較1985年明顯上升,由此推測該處交通通達度有所提高,加上這里環境相對城市潔凈幽美,從而吸引城市人口外遷,因此甲處可能會出現高級住宅區。
13.A 從上題分析可知甲處可能形成次一級商業區。
14.A 商品糧基地應建設在離城市較遠、地價便宜的地區,以實現大規模經營。
15.B 越靠近市中心,地價越高,因此a>b>c。根據等值線的分布規律,d的取值可以是b或c;從圖例可以看出該處有道路交匯,交通通達度好,因此地價應該較高,由此進一步判斷d的取值應該與b相等。
16.解析:本題考查城市內部各功能區的分布及區位優勢,分別考查了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的布局原則,回答時要注意根據各功能區的特點進行回答。
答案:(1)中心商務區(商業區)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市場。
(2)地處上風向,位于河流上游沿岸;臨近風景區和教育區;位于城市外緣,遠離市中心和工業區(污染較輕);靠近環路或放射狀道路,交通便利。(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3)樓房南低北高,錯落有致;利于采光,便于通風。
(4)位于城市邊緣,多沿交通線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風的下風向;位于河流下游沿岸。
17.【解析】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工業區位于居民區的北面,若工業布局合理,則盛行風為南風或偏南風。第(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工業分布在河流、鐵路、公路沿線。第(3)題,A地有鐵礦、煤礦,資源豐富,交通便利,且處于盛行風下風向等有利條件。第(4)題,C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可形成商業中心。第(5)題,D處風景好,地勢較高,交通便利,河流上游,為高級住宅區。
【答案】(1)南風(或偏南風) (2)靠近河流、公路、鐵路等交通便捷處 城市的邊緣地區 (3)附近有豐富的鐵礦(煤炭)資源;交通運輸便利(鐵路、河流);城市盛行風的下風向,對居民區大氣污染小。豐富的水源;城市外圍,地價便宜,適合建大型工廠!(4)C (5)D 位于城區盛行風的上風向,污染少;靠近風景區,環境優美;交通便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8385.html
相關閱讀: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屆高考地理第一輪教材復習 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
2012屆高考地理中國地理景觀與區劃專項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地理考點整合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