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胸有成竹才可戰之能勝。進考場就象上戰場,士兵上戰場前往往都有戰前準備、模擬訓練和軍事演習等,為什么呢?當然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有充分的(物質和思想)準備、熟悉真實的戰場場景,從而能在真實戰爭中做到處事不驚,應對自如。同樣,作為即將奔赴高考戰場的考生們,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段時間里也應做好各方面準備,以確保在考場上發揮出最佳水平。
我以為,在生物學科高考前的一個月里,應該從下列方面去著力準備:
1.高考前一個月──踏踏實實才是真
在高考前一個月(倒計時高考前30天~20天)主要是學習上的準備和身心上的準備:
1.1 學習上返樸歸真,查漏補缺
1.1.1 重回課本,返樸歸真 認真對照生物科考試說明,重新回歸教材,有系統、有條理的檢查知識的掌握情況,逐一梳理并落實基礎知識,注意教材中的生物學經典理論、重要原理或規律性知識的表述,學會用簡明、準確的語言表述所要表達的信息(新的考試說明中,有相關的能力要求),如有可能,可以自己建立“生物學用語摘要”或“高考復習知識要點記憶手冊”等知識歸類整理工作(當然,這一工作可以開始得更早會更充分、更從容);教材和平時練習中呈現的生物圖(包括概念圖)、表和關系式要在進一步理解的基礎上強化記憶,對其中容易混淆的問題要尋找原因,設法區分,以防后患。
1.1.2 解題訓練,鞏固效果 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知識的系統復習,有選擇的做一些有關題型的題目,以檢查和鞏固復習的效果(一般學校在這一段時間里會安排一次模擬考試或熱身考試,考生可以仿真實戰演習)。解題過程要訓練一般思路:首先是審題,最重要的是要明確考查目的(切忌答非所問),注意分清并處理三種信息:抓住有效信息,放棄無效信息,排除干擾信息(比如“已知一段長度為30個堿基的RNA中有A和G共12個,則作為該RNA模板DNA的相應片斷中,有C和T共多少個?”中的12就是無效信息甚至是干擾信息,因為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嘌呤堿=嘧啶堿,就可知答案為30個);其次是回憶并組織相關知識點;第三是解題,靈活運用相關知識,注意用全用準有效信息?辞宄P鍵字:“都、全、一定、必須、根本、只、肯定、完全、直接、主要、正確、不正確、錯誤……” ,包括在遺傳題的計算中經常會錯誤的地方,如“……所生子女中女孩白化、白化女孩的概率”等等,都要加以有意注意,解題時以高考的心態做些試卷,到高考時就會以平常心態做卷子。但要注意不要花費大量時間找題做,更不要鉆牛角尖去做偏、難、怪題。
1.1.3 錯題再看,查漏補缺 查漏補缺是這個階段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在這階段,考生們在回歸課本的同時,還要把平時測試和幾次模擬考試的試卷找出來,結合相應知識,作一次全面的分析,對其中出現的解題錯誤進行重新審視或診斷,尋找以往發生錯誤的原因,找出自己最薄弱的部分,整理歸類后分析出癥結,有針對性地進行補救,少犯低級錯誤少失分,這是“抓”分的第一招。然后是歸納、分析典型試題的解題思路,總結解題技巧,盡量通過舉一反三,達到觸類旁通,切忌面面俱到。
另外,生物學考卷中實驗題分值較重,在這一階段中,要有計劃的復習教材中實驗部分內容,注意實驗設計類題型要遵循的基本原則(科學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對照原則和控制與平衡控制原則)及一般策略與步驟;學會用生物學理論去解釋實驗(實踐)現象。在答題時要運用答題技巧,特別注意答題的條理性,現在評分標準是采點給分,因此,只有在你答的點中有符合標準答案的才會給分(多答的點只要對整個答題影響不大,一般不會扣分)。在保證時間的基礎上,遇到生疏知識點要做到“下筆有分”,即要圍繞題干中所含知識點答,哪怕答準一兩點都能得分,這是對中等生和差生“抓”分最有效的方法。
1.2 身體上寢食合理,心理上張弛有度
古有“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之說,今天,這句話同樣可用在高考前的身心準備上。經歷了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一年的寒窗苦讀后,學生已經心力交瘁、疲憊不堪,所以在高考前的一個月開始,迫切需要調節情緒、消除疲勞、養精蓄銳,從而以穩定的、飽滿的情緒去迎戰高考。主要是:
1.2.1 科學用腦,勞逸結合 過多“時間戰”、“題海戰”,往往使大腦處于持續緊張狀態,不利于所學知識的系統化、條理化、鞏固化;足夠的睡眠才能保證頭腦清醒,思維敏捷,是學習高效的前提,考生應該熟悉自己生物鐘的規律,以足夠的睡眠消除疲勞,換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頭腦,清楚一天中自己的“黃金時刻”,依據自己情緒高漲和低落的規律,安排學習計劃,提高復習效率。學習之余,可適當進行其他活動加以調節,如散步、慢跑等,但不要過于劇烈,以免使體能過度消耗和提前消耗。也可以聽聽節奏舒緩的輕音樂,這都有助于緩解緊張的情緒,形成良好的身心習慣和規律。
1.2.2 合理飲食,豐富營養 由于高強度、快節奏的學習活動,考生體能消耗比較大,合理的飲食可以及時補充考生的體能消耗,提高大腦的學習效率。但飲食要清淡、鮮美,選用富含磷、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一般不宜盲目飲用補腦“藥物”。
1.2.3 優化情緒,增強自信 考生考前會遇到很多壓力和挫折,情緒出現波動是正常的,但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并加以控制。通常的做法是通過積極的自我想象,體驗過去的成功經驗,以喚起自己的良好情緒。出現緊張情緒時,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氣、吸氣,放松全身肌肉,放松心情。
2.高考前十天──平平淡淡只求穩
經歷過高考,你就會有這樣的體會:在高考題中真正的難題并不多,而且并不如平時練習題那樣難。因而,如果把高考前十天這寶貴的時間花在并不能產生很大效益的難題上,不僅不會使自己正常發揮,反而因為總是解不出難題而感到異常煩悶與不安,導致自信心的下降,最終影響考場發揮。這個階段,要在平平淡淡中求得穩打穩扎,就是懷著一顆平和的心去迎戰高考,主要是學習上的調整、心理的調適和身體上的準備:
2.1 學習的調整 這十天里,最能“抓”上的分無非就是識記部分的內容,這些題是可以臨時“抱抱佛腳”而“現打現收”的。心理學研究證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時及晚上睡覺前半小時由于不受(分別)前攝抑制、后攝抑制的影響,記憶效果最好,所以可以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時及晚上睡覺前半小時再記憶一些最關鍵、最重要的內容。考生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復習一些基本知識上,記住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生物圖等。也可以適量做些難度適當的題,關鍵在于積累自己的做題慣性,達到增強信心的目的。簡言之,由難轉易,即強調根基的扎實,掌握基礎,達到“拼圖”、“積少成多,量變成質變”的效果。
2.2 生物鐘的調整 原來因為學習任務繁重而長期晚眠早起,這段時間開始就應該再次調整自己生物鐘:應將晚上睡眠和早晨起床時間再作慢慢改動,以使自己大腦的興奮點與考試時間同步,爭取在上午9~11點,下午2~5點達到思維的最佳興奮點狀態,從而使自己在考場上沉著鎮定,靈感源源而至。
2.3 心理的調適 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基礎。心理學研究表明:適度焦慮有助于發揮潛能,但過度的焦慮則會抑制大腦,不利于臨場應對。隨著高考的臨近,容易發生因心理壓力過大而引起抑郁、過度焦慮等情緒障礙,導致注意力渙散,思維清晰度降低而使學習效率降低。這幾天考生可以用宣泄法、理喻法、意控法和充足睡眠法等方法宣泄不良情緒、解脫困境、緩解心理壓力,把心態調整到最佳狀態。
3.高考前三天──輕松自信,擁抱曙光
離高考還剩三天了。此時,要以更平和的心態做好下列工作:
瀏覽式的梳理所學過的知識點。在腦中形成網絡與鏈接,以便在考試時做到提取順利?梢园衙块T課學過的所有知識點以網絡圖的形式,在自己的腦中過一遍,形成它們之間的橫向與縱向聯系;更為簡單的做法,還可以采用記目錄的方法,因為每本書的目錄一般都反映了書中的基本知識點,所以通過熟悉目錄也可以達到知識點的目的。
為了保持狀態,可以做一次高考模擬練習。為提前適應高考的環境,考生可在家做考場模擬,選出一套自己覺得難度不是太高的模擬題(當然也可以是原來做過的),在高考規定的時間段里(9:00~11:30或15:00~17:00)想像自己在考場答題。把可能遇到的問題都假設出現,訓練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提前釋放壓力。試題可以選擇老師發放的測試題,最好是高考的標準化試卷,答題時也要像真正高考一樣,認真完成每一道題。正確看待這場模擬的分數──分數無所謂,經驗最難得。
準備好考試所需要的文具、證件等必須物品。把考試必須物品歸攏到一塊(比如一塊干凈的桌面上),以便赴考前快捷利落地順利帶齊。
心理暗示與自我告戒。每天可以默念幾遍“我一定能考好”、“我一定能成功”等具有積極自我暗示作用的話語,抬頭挺胸地走路來增強自信心。告戒自己在高考遇到難題時:“我難人更難,我做不好,別人未必能做好。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怕什么?說不定別人還比我更糟呢!也許我已經是超水平發揮了呢”;如果碰到題目簡單時,“我易人易大家易,切不要欣喜若狂!沉著、心細者,往往就是勝利者”。
高考前夜,可能有考生會突然出現腦子一片“空白”的現象,這是一種正常的“信息暫時阻!爆F象,考生不必驚慌,只要心平氣和地呆幾分鐘,記憶就會自動恢復。
功夫不負有心人,你可以帶著自信,去擁抱希望的曙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8941.html
相關閱讀:廣東肇慶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江西省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測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高中生物試題指導:解答生物學試題注意事項
談高考生物復習的回歸課本
寧夏銀川九中2015屆高三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