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四節 遼、西夏的建立和宋遼、宋夏的和戰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M
第四節 遼、西夏的建立和宋遼、宋夏的和戰教案

目標
一、基礎知識目標
契丹的興起和建國;宋遼的和戰;西夏的建立;宋夏的和戰。
二、能力培養目標
1.通過講述宋遼、宋夏的戰爭,培養學生分析戰爭性質的能力。
2.通過分析比較宋遼和宋夏議和的內容及影響,培養學生綜合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標
1.契丹和黨項是我國古代史上重要的少數民族,對我國北部和西北部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
2.宋遼和宋夏的關系,有戰有和,但友好往來是民族關系的主流,是推動這一時期歷史發展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因素。
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契丹建國及制度和西夏建立及制度!板Y之盟”。
教學難點:民族關系中,和戰交錯,兩者之間的關系難以把握。
教學過程
教師指出:北宋時,與北宋并立的少數民族政權,主要有契丹族建立的遼、女真族建立的金和黨項族建立的西夏。
一、契丹的興起和建國
1.契丹的興起
①契丹族的起源:
A.契丹族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
B.秦漢時為東胡的一支;
C.唐朝末年,契丹族的勢力發展起來。
②契丹族的生活方式及其變化:
A.契丹族起初是過著游牧和漁獵生活。
B.一些漢族農民為了躲避戰禍,遷到長城以北,同契丹族雜居相處。
C.契丹人逐漸學會種植莊稼、織布、建造城郭房屋。部分契丹人開始了農耕生活。
2.契丹政權的建立
①政權建立的條件:
A.10世紀初,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
B.阿保機提倡農業,接受漢族封建文化。
②政權的建立:
A.時間:916年;
B.人物:阿保機稱皇帝,建立契丹國;后來,契丹改國號為遼。
C.都城:定都上京。阿保機就是遼太祖。
D.創制文字:契丹人仿照漢字偏旁創制了契丹文字。
③政權的影響:
A.契丹勢力的擴大:阿保機之子耶律德光統治時期,契丹得到幽云十六州。
B.契丹社會的進步:進一步接受中原先進文化,加快了契丹的封建化進程。
3.“蕃漢分治”制度
①背景:遼統治區,漢族、契丹等族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不同。
②目的:為了適應上述不同情況,遼統治者采取“蕃漢分治”的政治制度。
③內容:中央設置南面官和北面官。
A.南面官由漢人和契丹人擔任,沿用唐以來的官制,統治漢人和渤海人。權力不
及北面官大。
B.北面官均由契丹人擔任,統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數民族。
④特點:“因俗而治”;
⑤實質:階級統治。
二、宋遼的和戰
1.宋對遼的戰爭
①目的:奪取幽云等州。
②過程:宋太宗親自率兵向遼進攻,在高梁河宋軍大。粠啄旰,宋軍再次征遼;
③結果:宋軍大部被殲;
④影響:從此宋軍由進攻轉為防御。
2.澶淵之盟
①背景:
A.遼統治者不斷發兵南下,威脅宋的安全。
B.1004年,遼軍大舉南征逼近東京,寇準力主抵抗,宋真宗到達澶州前線,宋軍
士氣更大振。
C.遼方有所懼怕,提出議和要求,宋真宗接受。
②內容:
A.宋每年送給遼“歲幣”;
B.遼撤兵;
C.雙方約為兄弟之國,各守邊界。史稱澶淵之盟。
③影響:
A.宋遼對峙局面形成。
B.在一個世紀中,雙方基本上維持了和平局面。
C.宋遼邊境安定,雙方貿易興旺,使者往來不斷,加強了漢族與契丹族的友好關
系,促進了民族融合。
三、西夏的建立和宋夏的和戰
1.西夏的建立
①黨項族的起源和社會生活;
A.黨項是羌族的一支;
B.唐中期以來居住在寧夏、甘肅、陜西西北一帶,過著游牧生活。
②西夏政權的建立
A.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
B.夏在宋的西北,史稱西夏。
2.西夏的政治制度
①仿效唐宋王朝,中央設中書省、樞密院等機構,分掌行政、軍事等大權;
②元昊推行科舉制,以選拔官吏;
③命人仿照漢文楷書字體,創制了西夏文字。
3.宋夏的和戰
①元昊稱帝后,與宋不斷交兵,雙方損失嚴重,元昊請和。
②1044年,雙方訂立和議:
A.元昊取消帝號,北宋冊封元昊為夏國主,夏對宋稱臣;
B.宋每年送給西夏“歲幣”;
C.宋夏重開邊境貿易。
③和議以后,宋夏之間基本上維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81422.html

相關閱讀:第6課 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復習: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2012屆高考歷史第二歷復習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專項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