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范圍:必修1-必修3 第一章 高三)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共分)下列各項屬于細胞凋亡的是①皮膚和消化道上皮每天都會有大量細胞死亡脫落②骨折造成的細胞死亡③癌癥病人化療過程中大量白細胞死亡④人的紅細胞在120天左右的壽命死亡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下圖表示某家族遺傳系譜,能排除色盲遺傳的是( )10.下列關于基因突變和基因型的說法,錯誤的是( )A.基因突變可產生新的基因 B.基因突變可產生新的基因型C.基因型的改變只能來自基因突變 D.基因突變可改變基因的種類11.如圖為動物的某組織示意圖。其中①是毛細血管壁,②是紅細胞,③是血漿,④是細胞內液,⑤是組織液。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①的直接生活環境是③ B.葡萄糖由③進入②的過程是主動運輸C.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的部位是⑤ D.③⑤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Cl-12.某植物單株年產數百粒種子,其中大部分被鳥所食,或因氣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長成成熟的植株。按照達爾文的觀點,這現象說明( )A.物種是可變的 B.過度繁殖、生存斗爭C.選擇的不定向性 D.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13.關于動物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A.血漿滲透壓與蛋白質含量有關,與無機鹽離子含量無關B.H2CO3/NaHCO3是維持細胞外液pH穩定的緩沖物質C.細胞內、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狀態是通過消耗能量來維持的D.運動后Na+、K+排出體外較多,但機體的內環境仍維持相對穩定狀態14.人體內堿基互補配對發生在( )①DNA復制; ②轉錄; ③翻譯; ④逆轉錄; ⑤RNA復制; ⑥tRNA攜帶氨基酸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15.某動物的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可形成4個四分體,則該動物的次級精母細胞可能有的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分子數是( )A.4 8 8 B.2 4 8C.8 6 16 D.8 0 816.下列有關細胞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核糖體是噬菌體、細菌、酵母菌惟一共有的細胞器B.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在其中生成的產物有丙酮酸、CO2和H2OC.葉綠體是所有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含有DNA、RNA、蛋白質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有絲分裂的末期,細胞中的高爾基體活動加強17.下圖為光合作用某階段示意圖,正確的是哪一項( )A.該反應階段必須無光B.反應場所為類囊體薄膜C.該反應階段伴隨ATP的合成D.該反應階段需要多種酶參與18.有人把分化細胞中表達的基因形象地分為“家基因”和“奢侈基因”家基因在所有細胞中表達,是維持細胞基本生命活動所必的而奢侈基因在特定組細胞中表達下列屬于“奢侈基因”表達產物的是A.ATP酶 B. C.蛋白 D.A.該動物的性別是雄性B.乙細胞表明該動物發生了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C.1與2或1與4的片段交換,前者屬基因重組,后者屬染色體結構變異D.丙細胞不能進行基因重組23.人類與某些病毒的斗爭是長期的,人類與這些病毒長期共存的原因是( )①病毒的毒性越來越強,人類對該病毒的免疫力越來越強②病毒的毒性越來越弱,人類對該病毒的免疫力越來越弱③病毒的毒性越來越強,人類對該病毒的免疫力越來越弱④病毒的毒性越來越弱,人類對該病毒的免疫力越來越強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4.樺尺蠖中,體色暗黑由顯性基因S控制,體色灰白由隱性基因s控制。由于工業化發展,S和s的基因頻率在英國某工業污染區100年間的變化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工業污染區1800年1810年……1890年1900年s基因99%90%……19%10%S基因1%10%……81%90%A.環境的定向選擇作用可使種群中s基因的頻率下降B.暗黑色樺尺蠖是通過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產生的新物種C.自然選擇能保留有利變異且能使有利變異逐代積累D.污染區種群S基因頻率上升是樺尺蠖對環境的適應25.下列對轉運RNA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轉運RNA轉運細胞質基質中氨基酸到細胞核內B.組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轉運RNA就只有20種C.由于遺傳密碼中有61種能決定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因此細胞內有61種轉運RNAD.每個轉運RNA僅由三個能與信使RNA互補配對的核糖核苷酸組成26.如圖表示果蠅X染色體上的部分基因位點。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B.圖中各個基因同時在一個細胞內表達C.位于X染色體上的基因,在Y染色體上可能存在其等位基因D.圖中各個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還要受到其他基因和環境的共同影響27.大麗花的紅色(C)對白色(c)為顯性,一株雜合的植株會有許多分枝,盛開數十朵紅花,但其中一朵花的半邊呈紅色另半邊呈白色。這可能是哪個部位的C基因突變為c基因造成的( )A.幼苗的頂端分生組織 B.早期某葉芽分生組織C.花芽分化時該花芽的部分細胞 D.雜合植株產生的性細胞28.在下列四種化合物的化學組成中,“○”中所對應的含義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29.艾滋病病毒屬于RNA病毒,具有逆轉錄酶,如果它決定某性狀的一段RNA含堿基A=19%、C=26%、G=32%。則通過逆轉錄過程形成的雙鏈DNA中應含有堿基A的比例為多少( )A.19% B.21%C.23% D.42%30.有100個堿基對的某DNA分子片段,內含60個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若連續復制n次,則在第n次復制時需游離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幾個( )A.40n-1 B.40n C.40×2n-1 D.40×(2n-1)哈32中~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答題卡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共分)(1)在圖A所示雜交過程中,植株甲所結種子的基因型為 。播種這些種子后,長出的植株將會產生基因型為 的花粉,將這些花粉進行離體培養,獲得幼苗后再用 試劑進行處理,所得的全部植株中能穩定遺傳并符合生產要求的個體理論上占 。此育種方法與雜交育種方法相比,其優點是 。(2)若將圖A中F1與另一小麥品種丙雜交,后代表現型及比例如圖B所示,由此判斷丙的基因型是 。(3)運用雜交育種的方法培育符合生產要求的新品種時,按照圖A程序得到F2后,應通過 的方式來逐代淘汰不符合生產要求的個體。按照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觀點,這種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 ,導致種群朝著一定的方向進化。32.(12分)用某綠色植物葉片(大小相似),進行分組實驗:已知葉片實驗前的重量,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小時,測其重量變化;立刻再光照1小時(光強度相同),再測其重量變化。得到如下結果:組別一二三四溫度27℃28℃29℃30℃暗處理后的重量變化(mg)*-2-3-4-5光照后的重量變化(mg)*+3+3+3+2* 指與暗處理前的重量進行比較,“—”表示減少的重量值,“+”表示增加的重量值請回答問題:(1)暗處理時,隨溫度升高,葉片重量 ,其原因是 ;光照時,葉片的重量變化沒有類似或相反的規律,試分析原因 。(2)假如葉片的重量變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機物的量,則在28℃條件下每小時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為 mg,氧氣產生量最多的是第 組葉片! 33.(12分)某水稻籽粒大但易感病(控制水稻籽粒大與籽粒小的基因分別用D、d表示,控制易感病與抗病的基因分別用T、t表示),自花受粉后獲得320粒種子,這些種子發育成的水稻中有60株為大籽?共。蠿(X≠0)株為小籽?共。溆喽家赘胁。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60株大籽?共∷镜幕蛐蜑開_____ __,其中從理論上推測能穩定遺傳的約為_____ ___株。(2)若將這60株大穗抗病的水稻作為親本自交,在其F1中選擇大籽?共〉脑龠M行自交,F2中能穩定遺傳的大籽?共∷菊糉2中所有大籽粒抗病的比例約為________。 版權所有:()版權所有:()黑龍江省哈爾濱第三十二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Word版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820703.html
相關閱讀:北京市朝陽區2019-2019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
2019屆山東濰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2019.03)word版
【解析版】湖南省耒陽市振興學校2014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W
高中生物指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點
天津市七校2014屆高三12月聯考 生物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