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常見天氣系統 全球氣候變化
【高考目標定位】
最新考綱
目標在線
1、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1、冷鋒、暖鋒。準靜止鋒的判斷及形成的天氣
2、氣旋、反氣旋、鋒面氣旋的判讀及形成的天氣,
2、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3、 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全球變暖的原因及影響,應對全球變暖的措施及對策
【考綱知識梳理】
一、鋒與天氣
1.鋒面特征 (1)鋒面:當性質不同的兩個氣團(暖氣團、冷氣團),在移動過程中相遇時,它們之間就會出現一個狹窄傾斜的交界面,叫做鋒面。 鋒線:鋒面與地面相交而成的線,叫做鋒線。 鋒:一般把鋒面和鋒線統稱為鋒 (2)鋒面的三大特征 ①鋒面有坡度:鋒面在空間向冷區傾斜,具有一定坡度! ②氣象要素有突變:氣團內部的溫、濕、壓等氣象要素的差異很小,而鋒兩側的氣象要素的差異很大。 ③鋒面附近天氣變化劇烈:由于鋒面有坡度,冷暖空氣交綏,暖空氣可沿坡上升或被迫抬升,且暖空氣中含有較多的水汽,因而,空氣絕熱上升,水汽凝結,易形成云雨天氣。 2.鋒的分類與天氣
冷 鋒
暖 鋒
準靜止鋒
概 念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方向移動的鋒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方向移動的鋒
冷暖氣團勢力相當,使鋒面來回擺動的鋒
主
要
區
別
氣團勢力
冷氣團強,暖氣團弱
暖氣團強,冷氣團弱
勢均力敵
移動方向
冷氣團的移動方向
暖氣團的移動方向
來回擺動
鋒前鋒后
暖氣團在前,冷氣團在后
冷氣團在前,暖氣團在后
鋒面力度
較大
較小
小
雨區位置
鋒前鋒后均有,以鋒后為主
鋒前
延伸到鋒后很大范圍
雨區范圍
小
中
大
圖示
鋒圖
簡圖
天氣圖
雨區
天
氣
特
征
過境前
單一暖氣團控制,溫暖晴朗
單一冷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單?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過境時
暖氣團被冷氣團抬升,常出現陰天、下雨、刮風、降溫等天氣現象
暖氣團沿冷氣團徐徐爬升,冷卻凝結產生連續性云雨
暖氣團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續性降水
過境后
冷氣團替代了原來暖氣團的位置,氣壓升高,氣溫和濕度驟降,天氣晴朗
暖氣團占據了原來冷氣團的位置,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單??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天氣實例
我國大多數降水天氣,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的大風、沙暴、寒潮
華南“清明時節雨紛紛”
江淮地區的梅雨季節
貴陽冬半年“天無三日晴”,
附:幾種主要的準靜止鋒
1.華南準靜止鋒 主要活動于南嶺山脈或南海地區。一年四季都可見到,但多出現于冬春兩季,秋季出現最少。冬季降水不強,春夏季可發生暴雨,持續數天,甚至10天以上。華南準靜止鋒的位置,隨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冬半年,鋒面北側冷高壓勢力強大,鋒區位置偏南;夏半年,鋒面南側副熱帶高壓勢力強大,使鋒區位置偏北。 2.江淮準靜止鋒 每年夏初,來自海洋上的暖濕氣流與大陸上南下的冷空氣交鋒、對峙,在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種著名的天氣系統??江淮準靜止鋒。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氣系統!扒迕鲿r節雨紛紛”“黃梅時節家家雨”,都是梅雨天氣的真實寫照。 3.昆明準靜止鋒 又稱云貴準靜止鋒。位于云貴高原,主要由變性的極地大陸氣團和西南氣流受云貴高原地形阻滯演變而形成。云層低而薄,易形成連陰雨天氣。貴州高原 “天無三日晴”便同昆明準靜止鋒活動有關。多出現于冬季,其間出現日數約占全年1/2。鋒區位置多在貴陽與昆明之間,略呈西北??東南走向。 4.天山準靜止鋒 不太強的冷鋒進入準噶爾盆地后,被天山阻擋,使冷鋒停滯不前,常形成地形鋒性質的天山準靜止鋒,造成陰霧或微雪天氣。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區冬、春降水較多就與天山準靜止鋒活動有關。 二、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與天氣
氣旋
反氣旋
中心氣壓
低壓
高壓
氣
流
方
向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水平
方向
北半球
逆時針輻合
順時針輻散
南半球
順時針輻合
逆時針輻散
天氣
中心
云層增厚,形成陰雨天氣
天氣晴朗
對我國
的影響
夏秋季節,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臺風就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一種形式
夏季:長江流域的炎熱干燥的伏旱天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氣?蒙古高壓
示意圖
(北半球)
三、全球氣候處在不斷變化之中
1.氣候變化的主要表現: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干濕變化。 2. 不同時間尺度的的氣候變化
時間尺度
時間
氣候(氣溫)變化特點
地質歷史時期
距今1萬年以前的時期
時間跨度最大,變化周期最長
冷(寒冷期)暖(溫暖期)交替
歷史時期
距今1萬年以來的時期
全球氣溫變化呈波動上升
近代
近百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
氣溫升高
3.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及原因
后果及表現
成 因
海 面
上 升
改變海岸線
海水升溫,海水熱膨脹,
沿海低地被淹
極地增溫,冰川融化
農 業
變 化
低緯國家農作物減產
溫度升高,蒸發加劇,干旱加重,供水不足
高緯國家農作物增產
溫度升高,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
水資源不穩定與供需矛盾
旱澇的頻次、強度增加
蒸發加大,改變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格局,降水極端異常事件增加
徑流減少
蒸發增強
4.全球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1)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通過技術措施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 (2)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如植樹造林和采用固碳技術; (3)適應氣候變化。如培養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規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等; (4)加強立法和管理,如實行直接控制,應用經濟手段,鼓勵公眾參與等措施; (5)努力加強國際合作,科學預測,積極應對未來氣候變化。 【要點名師講解】
一、冷鋒和暖鋒的區分方法:
【例題】如圖所示,T1、T2、T3表示等溫線,t0、t1、t2表示鋒形成過程的三個時刻。讀圖回答1-2題。 t0時 t1時 t2時 T3 T2 T1 T3 T2 T1 T3 T2 T1
圖1
1、鋒形成于: A、t0之前 B、t0時 C、t1時 D、t2時
2、假如T1>T2>T3, 則該鋒的類型最有可能是: A、暖鋒 B、冷鋒
C、準靜止鋒 D、都有可能是 二、鋒面氣旋的判讀及天氣特征
1、位置
鋒面氣旋一般出現在低壓槽附近(如下圖)。
2、鋒面性質的判定(以北半球為例)
第一步:在鋒面兩側適當位置取點(如下圖);
第二步:畫出鋒面兩側的風向(如下圖);
第三步:確定主導風向及其性質,進而確定鋒面性質(如下圖)。
一般來說,從高緯度移來的氣團是冷氣團,從低緯度移來的是暖氣團。然后根據氣團的移動方向判斷出鋒的類型。圖中,左側以偏北為主導風向,是來自于高緯度的冷氣團,故左側為冷鋒;右側以偏南風為主導風向,是來自于低緯度的暖氣團,故右側為暖鋒。
3.鋒面氣旋不同部位的天氣狀況不同
①氣旋的前方(上圖中A)是寬闊的暖鋒云系及相伴隨的連續性降水天氣。
②氣旋的后方(上圖中B)是比較狹窄的冷鋒云系和降水天氣。
③氣旋中部(上圖中C)是暖氣團控制的天氣。
4.判讀
(1)氣流水平運動:一般鋒面存在于低壓槽中,又位于北半球,所以氣流的水平運動狀況為逆時針輻合。
(2)判別天氣狀況:據鋒面對天氣的影響判別系統內各地的天氣狀況變化。
(3)雨區分布:由于冷氣團密度大,所以鋒面向冷氣團一側傾斜,由此可知鋒面降雨一般分布于冷氣團一側,作為冷鋒來講,雨區在鋒后,而暖鋒雨區在鋒前。
【例題】下圖是北半球某地區近地面天氣模式示意圖。讀圖回答1~3題。 1.m 地的風向是 A.西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東北風 2.此時,m、n兩地的一般天氣狀況是 A.m、n兩地都晴 B.m、n兩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3.下圖中,能正確反映該天氣系統過境期間,n地溫度變化過程的是 A.a圖 B.b圖 C.c圖 D.d圖 【解析】第1題由圖中鋒面示意圖可判斷此鋒面為暖鋒,而此區位于北半球,根據圖示方向可判斷m 地風向應為西南風,即選項 A 正確。第2題暖鋒降水在鋒前,鋒后被單一暖氣團控制天氣晴朗,圖中 m 地處于鋒后,n地在鋒前,故 m地晴,n地有雨。故 D 選項正確。第3題暖鋒過鋒時往往帶來陰雨天氣,過境后則 n地被暖氣團控制,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天氣轉晴,故圖中 B 選項正確。
【答案】1.A 2.D 3.B
三、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氣溫升高是近百年以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導致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的增加。導致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及解決措施如下圖所示: 另外,還可采取政策手段,如政府實行直接控制、應用經濟手段,鼓勵公眾參與等;采用適應氣候變化,如培養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規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等,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例題】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近現代全球年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圖。圖中灰色線條代表的是僅考慮自然變化得到的氣溫變化模擬值,黑色線條代表的是實際氣溫觀測值。
(1)讀圖,分別描述全球年平均氣溫變化模擬值和觀測值的特點并簡析原因。(3分)
材料二:世界半球圖
(2)讀世界半球圖,簡析北極地區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提升北冰洋海運價值的影響。(2分)
(3)圖中A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指出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對該地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2分)
材料三:2007年12月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巴厘島路線圖”,它為人類下一步應對氣候變化指引前進方向。
北京倡導的“綠色奧運”,成為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典范。奧運場館大量安置太陽能集熱器,為運動員提供洗浴熱水;奧林匹克公園增加了森林和水面面積;實現老城區3萬戶平房的電采暖;淘汰落后工藝、設備,嚴把能耗增長源頭……
(4)請根據以上材料,歸納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措施。(4分)
【答案】:
(1)模擬值:全球氣溫不斷升降波動;(1分)觀測值:全球氣溫波動上升。(1分)原因:人類生產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植被的破壞(1分)。
(2)是聯系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捷徑(1分)浮冰或冰蓋融化,利于航行。(1分)
(3)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該地復種指數提高(1分)或者農業結構的改變(1分)
(4)加強國際合作;(1分)利用科技提高清潔能源、新能源比重;(1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1分)植樹造林。(1分)
【感悟高考真題】
(10年江蘇卷地理第11題)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于5月1日正式開園.會期l84天。圖7為我國東部地區一般年份夏季風進退及鋒面位1示意圖;卮餷l~12題。 11.據圖7.下列關于世博會期間影響上海的天氣系統及上海的天氣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鋒影響,狂風暴雨 B.6月和lO月主要受暖鋒影響,陰雨連綿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溫少雨 D.9月和1O月主要受反氣旋控制,寒冷干燥 【解析】:第11題,中國雨帶通常在3-5月份在南方登陸,6月份到達長江流域,7-8月份到達華北和東北,9月份南退,1月份完全退出大陸,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于5月1日正式開園,會期l84天,10月初結束。期間7-8月份會受到副高控制,炎熱干燥,6-10月份還會受到臺風影響。
【答案】:C
(2010?全國卷Ⅱ)
圖1是2010年3月中旬發生在我國的沙塵暴的一幅遙感影像。圖中色調白淺云層、被卷到控制的沙塵和陸地表面。讀圖1,完成1-3題。
1.該沙塵暴發生地位于
A.副極地低壓帶 B.西風帶 C.副熱帶高壓帶 D.東北信風帶
【解析】:我國沙塵暴多發區常見于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即位于我國35°N以北,因此為西風帶。
【答案】:B
2.導致該沙塵暴的天氣系統是
A.反氣旋、冷鋒 B.反氣旋、暖鋒 C.氣旋、冷鋒 D.氣旋、暖鋒
【解析】:根據圖中的影像可以看出來,是一個逆時針旋轉有上升影像,可以判斷是氣旋活動,加上沙塵暴是冷鋒活動的結果,而選C。
【答案】:C
3.影像中部顯示的是該沙塵暴的
A.中心區,沙塵揚升 B.邊緣區,沙塵擴散
C.中心區,沙塵沉降 D.邊緣區,沙塵沉降
【解析】:根據圖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沙塵由陸地逐漸上升到空中,故選A。
【答案】:A
(2009?全國卷1)圖2中。H地恰與某高壓天氣系統中心吻合,該天氣系統以每天約200千米的速度東移。據此完成1題。 1.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氣狀況為 A.晴天轉陰雨 B.大風有浮塵 C.晴暖有微風 D.陣風間暴雨 【解析】該題考查考生對天氣、天氣系統的掌握與理解,第二天,高壓系統已經不在控制該區域,故可甄別四個選項(當然,這其中需要分析及簡單計算該天氣系統的移動)。
【答案】C
(2007?江蘇高考)(雙選題)圖8為“我國某地地面氣壓分布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2-3題。
2.在圖中所示的天氣系統中
A. a地的氣壓比b 地低
B. C地附近有冷鋒活動
C. d地的風力比e 地小
D. e地的風向為偏北風
3. a、c、d、e四地中,可能出現降水天氣的是
A. a B. e C. d D. 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讀圖能力和常見天氣系統知識(冷暖鋒),將圖中各氣壓點相同數值連成線,即成了一幅等壓線圖,做題就迎刃而解。a點氣壓在1000---1004之間,b點氣壓值在996?1000之間;c點位于低壓槽附近,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造成C點附近形成偏南風,鋒面為暖氣團向冷氣團活動的冷鋒;d點氣壓等值線較e點疏,因而風力小于e點;畫出e點的風力方向,可以看出e點風向為偏北風。
a點位于冷鋒后方,c點位于暖鋒前方,多降水;e點位于冷鋒后方,d點位于暖鋒后,無降水。
【答案】: 2. CD 3.AD
【考點精題精練】
一、選擇題
(2010?鄭州聯考)如圖所示,T1、T2、T3表示等溫線,t0、t1、t2表示鋒形成過程的三個時刻。讀圖回答1~2題。
1.鋒形成于
A.t0之前 B.t0時 C.t1時 D.t2時
2.假如T1>T2>T3,則該鋒的類型最有可能是
A.暖鋒 B.冷鋒 C.準靜止鋒 D.都有可能
讀下圖所示的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回答3?5題。
3.甲、乙、丙、丁四地附近最有可能形成鋒面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圖示氣壓分布狀況下,乙地最可能出現 ( )
A.連續性降水 B.暴雨 C.寒潮 D.晴朗天氣
5.根據圖示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乙、丙、丁四地的氣壓值(p)為p乙>p甲>p丁>p丙
B.圖示氣壓分布狀況可能出現在1月份
C.丙地氣壓中心的形成是氣溫高所致
D.戊地可能吹東北風
讀下圖,完成第6題。 6.近百年來,圖示區域冰川面積快速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A.溫室氣體增加 B.太陽輻射增強 C.臭氧空洞擴大 D.酸雨危害嚴重
二、綜合題
7.(11分)某年7月參加國際地理奧賽的中國選手將對圖示區域(見下圖)進行模擬野外考察比賽,請你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和他們一起 完成下列問題。 1)出發前,中國隊員從網上查到:圖中所示的天氣系統正在向正東方向運動,預計72小時將完全從B城過境,請你幫助他們預測B城未來72小時的天氣變化過程。(4分)
(2)來到C城市,隊員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該城市街道兩旁的路燈多是風力發電不是太陽能發電,請你從地理的角度解釋其原因。(3分)
(3)居住在D山區的獵手們介紹“近年來,D山脈的草甸位置越來越高,動物們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來越高”。請結合地理環境的基本規律,談談你對這一現象 的理解,并推測該地還會有哪些自然地理環境發生變化。(4分)
【參考答案與解析】
1.【解析】:解析 從圖示可以看出,在t2時刻,等溫線稠密,氣溫差別大,是鋒面形成的時刻。
【答案】: 1 D
2.【解析】鋒面附近氣溫變化劇烈,該鋒面是冷鋒。
【答案】2 .B
3?5.【解析】:圖中甲地位于低壓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分容易形成鋒面氣旋;乙地在高壓(反氣旋)的控制下,最易形成晴朗干燥的天氣;圖中海洋上出現高壓,應為夏季,丙地是副極地低壓北陸地高壓所切斷,保留在海洋上形成的。戊地為向陸地低壓中心吹的風,向右偏轉為東北風。
【答案】:3.A 4.D 5.D
6.【解析】 冰川面積減少是由于近年來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其直接原因是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
【答案】 6. A
7.【答案】: (1)(4分)開始時盛行偏南風,天氣晴朗(1分);然后出現陰雨天 氣,氣壓降低(1分);隨后盛行偏北風,天氣晴朗,氣溫有 所降低。(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82741.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地理中國地理景觀與區劃專項復習教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屆高考地理第一輪教材復習 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屆高考地理考點整合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