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2012年秋期高中三年級期終質量評估歷史試題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用2B鉛筆將準考證號及考試科目在相應位置填涂。 2.選擇題答案使用2B鉛筆填涂,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非選擇題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簽字)筆或碳素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的答題區域(黑色線框)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個小題,每題2分,共24題,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柏拉圖在最后一部著作《法篇》中明確提出:“要同時設立兩位王而不是一位,從而使他們的權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們的統治者仍舊會有狂熱之舉,就設法限制王族的專橫,讓二十八位長老在處理國務時發出與國王同等的聲音……引入一個禮儀官的職位,由抽簽決定,作為一種約束!边@一主張 A.蘊含著分權制衡的思想萌芽 B.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本框架 C.指出了輪番而治的潛在弊端 D.成為羅馬設立元老院的理論基礎2.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屋大維的顧問叫苦不迭:“麻煩在于人口眾多,管理事務繁雜。因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完全不同的各色人等,他們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萬別,統治起來困難至極。”羅馬帝國的統治者為了解決這一困難,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A.發展軍事力量,加強統治 B.變革法律,施行萬民法協調各階層關系 C.完善法律體系,編纂《十二銅表法》D.建立行省,加強對各地區的有效控制3.為了更好理解“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以來人文精神進一步發展的結果”這一問題,曾明同學制作表格對二者的內容加以比較。其中錯誤的一項是4.《從法國大革命看法蘭西民族的一種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說:“法國革命者在談人權的‘人’字時是非常抽象的,不帶任何種族、宗教、國家乃至階級的差異。不長時間就給包括新教徒、猶太人在內的幾乎所有法國人公民權……在不太長一段時間里實現了普選制和人民大眾的政治參與權,并且徹底的摧毀了封建大地產而讓廣大農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塊土地!睋伺袛啵撐淖髡哒J為法國人在革命的價值取向上更側重于 A.自由 B.共和 C.平等 D.法制5.當代某學者認為:“如果說西方的興起或崛起靠的是從美洲掠奪過來的白銀,……那顯然忽視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在商業、金融、文化、科技及相關制度的發展,也沒有領會到古羅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發展給了西歐以超前的制度資本和實力!边@一觀點認為西方的崛起 A.主要靠對外掠奪 B.更靠其內在的發展 C.與對外掠奪無關 D.更靠古羅馬的法制6.18世紀一位英國學者針對圈地運動前后的變化指出:“過去小土地所有者和小租地農民,靠自己耕種土地的產品和公有土地上放養的羊、家禽、豬等維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幾乎不必向市場購買,如果土地落到少數人租地農場主手中,他們就必須為別人勞動才能維持生活,而且不得不到市場上去購買自己所需要的一切!鄙鲜霾牧险f明圈地運動 A.使資本主義經濟深入農村,為工業革命打下基礎 B.使非農產業被高效的農業種植業取代,為工業革命準備了原材料 C.使農民利益受到損害,是英國社會動亂的根源 D.使農村勞動力移向城市,迅速推動了英國的城市化7.《十三行史料展》記述“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都與廣州十三行發生過直接的貿易關系。這里擁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環球貿易航線!陀^上造就了一個時期里著名的中西貿易中心和廣州歷史上令世上矚目的經濟文化的輝煌時代!睂е率信d盛的主要原因是A.民間貿易的興盛和發展 B.三角貿易的形成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8.如同在自然科學領域有“物體運動三大定律”—樣,西方先哲們發現人類社會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會的中心;第二,個人利益是治理社會的基礎;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護人民創造財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體現為 A.三權分立說 B.天賦人權 C.社會契約論 D.法律平等9.從1887—1897年,英國內閣占用議會會議的時間平均達到84.5%,議員個人很少有提出議案的機會;在許多重大問題上,議會只規定一般原則,而由內閣去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而且議會通過投不信任票來監督和控制內閣做法的有效性也變得極其微弱了。上述現象表明 A.議會的權力和作用被削弱 B.議會的立法權力正在喪失 C.英國的政治制度正在發生變化 D.議會對內閣起到了限制作用10.“兼容統一、秩序與自由的價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的優點,營造出一個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共同發展”的政體形式。確立這種“政體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A.《權利法案》 B.《德意志帝國憲法》C.《1875年憲法》 D.《1787年憲法》11.“這個國家政治制度發展呈現出原創性、連續性和漸進性特征。諸多事實表明,這個國家是近代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開拓者,是供憲政考古的博物館。”依據所學知識判斷,這個國家應該是指 A.英國 B.美國 C.俄國 D.德國12.費爾南?布羅代爾在《文明史綱》中寫道:“(19世紀上半期)單單城鎮的發展就導致其人文和物質條件的迅速惡化!毟F、乞討、劫掠、懈怠、玩忽職守、傳染病和犯罪,所有這一切都因勞動人民迅速集中到貧民區難以言狀的混雜狀態而增多了,而且往這里涌來的人流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下列對此材料理解準確的是 A.圈地運動使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B.城市化的發展必然導致貧困加劇 C.政府腐敗忽視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障 D.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忽視了社會公平13.18—19世紀是歐美國家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閱讀下表,對這一時期歐美社會的分析和闡釋,不符合歷史實際的是 歐美18—19世紀大事年表(部分) A.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主題仍是資本主義的發展 B.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理論基礎、階級基礎和物質條件已經成熟 C.工人運動的發展不能否認這—時期資本主義尚處在不斷上升和發展時期 D.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客觀上有利于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斷完善14.有學者認為:歐美等西方國家的民主過程,實際上就是多元的精英采取政黨競爭形式競取權力的過程。民主可以被定義為多重少數人的統治,民主過程的價值就在于建立這種多重少數人的統治。英美等西方國家的下列政治制度能夠體現這一說法的有: ①政黨政治 ②代議制 ③分權原則 ④聯邦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15.1825年,在美國的印第安納州,英國人歐文建立了一個名為“新和諧公社”的社會組織。這里有工廠、農場和學校,每個成員都參加勞動,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權利。“新和諧公社”的出現表明 A.資本主義福利制度得到發展 B.無產階級開始嘗試建立政權 C.馬克思主義促進了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D.人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滿和對社會制度的新探索16.1981年,美國總統里根發表就職演說:“我要削減政府的規模和影響,承認聯邦政府的權利與各州和人民所擁有的權利之間是有區別的。我們都必須牢記,是各州組成了聯邦政府,而決非是聯邦政府創造了各州……今后,我將建議撤除經濟發展和降低生產力的路障!边@一被稱之為“里根經濟學”的改革思想的核心主張是 A.淡化意識形態分歧 B.削弱聯邦政府的過度干預 C.加強聯邦政府的全面干預 D.鼓吹地方實行自治17.“俄國革命經事實證明是自由資本主義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贏得了反希特勒德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另一方面悖謬地通過蘇聯表面上對大蕭條所具有的免疫力,促使人們放棄對自由市場正統觀念的信念,為資本主義進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驅動力。”材料中的“資本主義進行自我改革”是指 A.放棄自由市場體制 B.第三次科技革命 C.發展“混合經濟” D.國家對經濟的干預18.西方一經濟學家認為:國家必須有計劃和有調節地為經濟確定目標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經濟原則。在這個意義上,國家的主動性就是而且應該是無可辯駁的。但是進而想把企業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隸和單純的執行機器,那就必須毀滅一切人格價值并剝奪經濟界最寶貴的動力。與這一理念相悖的經濟模式是 A.斯大林模式 B.日本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 C.德國社會市場經濟模式 D.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19.讀“1953—1983年蘇聯與世界實際GDP平均增長率對比示意圖”,下列對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長率對比的分析,正確的是 A.1958年蘇聯GDP增長率高于世界是因為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 B.1963年蘇聯GDP增長率低于世界是因為赫魯曉夫改革的提前結束 C.1973年蘇聯GDP增長率高于世界是因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進行 D.1978年蘇聯GDP增長率低于世界是因為戈爾巴喬夫經濟改革失敗20.七國集團2011年3月18日聯手干預外匯市場,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對美元急劇升值勢頭。分析人士指出,歐美應日本要求,一改對干預外匯市場慣常持有的謹慎姿態,宣布聯手干預匯市,主要是出于擔心日元進一步升值給日本經濟及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這主要是由于 A.日本大地震對日本經濟造成了重創 B.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加深C.外匯市場的穩定關系到各國經濟穩定D.各國自覺、主動地幫助日本抗震救災21.201河南省南陽市2013屆高中三年級上學期期終質量評估(word版)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84908.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