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北京市東城區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 Word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北京市東城區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本試卷共8頁,共:1 00分?荚嚂r長1 00分鐘?忌鷦毡貙⒋鸢复鹪诖痤}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I卷(選擇題,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題,每小題1.5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左傳》:“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鄙鲜霾牧戏从沉宋髦苌鐣Y構的基本特點是 。A.嚴格的等級關系 B.嫡長子繼承制C.壟斷神權強化王權 D.王位世襲制2.“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上述現象出現的社會文化背景是 。A.禮崩樂壞,思想觀念多元 B.尊黃老之學,學術環境寬松C.儒、釋、道并存,儒學遭遇挑戰 D.拜金逐利盛行,傳統道德觀念被沖擊3.柳宗元《封建論》中說:“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谶@種認識漢朝實行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郡國并行制4.兩宋時期共有正副樞密使7 24人,其中文臣6 5 9人。該做法的目的是 A.重視文教B.防止武將危及皇權C.解決武將割據地方的弊端D.緩解“冗兵"問題5.19世紀30年代松江棉布大量行銷歐洲,英國紳士風行以中國杭紡做襯衫,以天然棕色的松江紫花棉布做褲子。紫花布以南京為集散地,外商稱它為南京布。上述材料反映當時 A.南京是政府開放的對外貿易口岸B.中國傳統手工業品尚有競爭優勢C.英國棉紡織業發展緩慢D.世界市場最終形成6.下列古代出現的商業現象,按照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私商成為商人的主體 ②流通領域出現紙幣③實行“工商食官"政策 ④大量商業市鎮興起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7.下列主張,出自王陽明的是 。A.“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D.“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觀理以格夫物"8.《本草綱目》被認為是一部蘊含近代科學思想和方法的著作,主要指它 A.是集我國歷代醫藥學之大成的藥典 B.是涉及多領域的百科全書式的巨著C.采用先進的藥物分類方法 D.是產生廣泛影響的世界性書籍9.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美收中國入口之米稅,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萬包計,稅銀已百余萬兩;而美之麥粉人中國,競不納稅!z綢(輸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綢布人中國仍納百分之五,兩相比較已少收十之九。"美國獲得如此權益是通過 A.領事裁判權 B.允許外國在華設廠C.開放通商口岸 D.協定關稅10.有學者認為:1 840年一:1 89 5年,用中國原有的政治思想觀念對西方現代觀念選擇性吸收,以儒學經世致用為主導應付重重危機,從而產生“中國近代觀念”。這里所說的“中國近代觀念"的代表人物有 ‘ 。①林則徐②洪秀全 ③張之洞 ④嚴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 895年7月1 9 EI,清廷發布上諭:“圖自強而弭禍患……以恤商惠工為本。"其結果是A.實踐了師夷長技的主張 B.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產生C.抵制了外國對中國的侵略 D.推動了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12.有學者認為,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清末新政是清朝統治者在面臨民族危亡的情況下實行的三次自救運動。這三次運動的共同點是 ①都是學習西方的活動 ②都加劇了社會矛盾③都推動了政治制度變革 ④都促進了中國社會的進步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3.孫中山說:“民國之國家,為全國國民所公有,民國之政治,為國民所共理,民國之權利,為國民所共享!櫞丝梢缘贸鰧O中山領導革命的政治目標是 A.結束滿沙憤族的統治 B.教育國民改造國民性C.實現民主政治 D.平均地權解決國民生計14.1 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堪稱“紅色中華第一書’’,初版的千余冊立即銷售一空,又應讀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至1 9 2 6 F 5月,此書已相繼印行17版。這表明當時 A.中國人由此開始接觸社會主義 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傳播C.推翻資產階級統治成為時代主題 D.中國知識界普遍接受馬克思主義15.1 922年6月《中共中央第一次對于時局的主張》認為“無產階級未獲得政權以前,依中國政經濟的現狀,依歷史進化的過程,無產階級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還應該聯絡民主派共同對封建式的軍閥革命"!谶@一主張,中國共產黨 A.領導五四運動 B.開展_T人運動C.推動國民革命 D.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16.讀右圖,判斷下列各項表述正確的是 A.①②④為《南京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B.革命黨人在③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C.李鴻章在②創辦了江南制造總局D.北伐戰爭期間國民政府從④遷到②17.1 938年10月10日,周恩發表《辛亥、北伐與抗戰》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孫先生聯了當時革命團體,如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組成了同盟會,并聯絡會黨,聯合當時咨議局立憲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這是中國統一戰線之最初形式”。周恩這段話在當時的現實意義是 A.肯定孫中山聯合各派力量促成革命成功的做法 B.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C.呼吁國共兩黨親密合作共同抵御日本侵略D.迫使蔣介石接受中共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18.毛澤東說:“我劉鄧、陳粟、陳謝三路野戰大軍……縱橫馳騁于江淮河漢之間,殲滅大量敵人,蔣軍處于被動地位……起了決定性的戰略作用!痹撥娛滦袆拥摹皯鹇宰饔谩笔 A.迫使國民黨停止全面進攻B.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C.拉開對國民黨戰略決戰的序幕D.基本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19.1978年~_1992年全國人大共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這一立法高峰的出現 A.保障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B.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礎C.確立了依法治國的方針D.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法律體系20.對下列圖表中農業總產值增長率變化原因的解讀,正確的是 A.①個體農業經營落后 B.②“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C.③自然災害的影響 D.④農村經濟體制改革2 1.美國《商業周刊》曾經發表評論稱,美國企圖把中國“無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臺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內瓦會議所粉碎。這是因為在這次會議上中國 A.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討論國際問題 B.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C.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打破了美國遏制中國所形成的外交僵局22.1 978年,鄧小平發表談話支持和推動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1 992年初,鄧小平發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這兩次談話都 A.完成了撥亂反 B.打破了思想束縛C.推動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 D.深化了體制改革23.下列內容屬于《理想國》的是 A.實行財產公有 B.以法律為治國之本C.以“中道”理論為原則 D.實現公民政治平等24.從世界發展的角度看,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最大價值是 A.使人類首次進入美洲大陸 B.打破了美洲與世界隔絕的狀態C.發現了美洲獨有的農作物 D.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25.梁啟超說:“歐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紀時,古學復興,脫教會之樊籬,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進步乃沛乎莫能御’’,對梁啟超的話理解準確的是 A.自然哲學使人們具有了自主意識 B.智者學派樹立了人的尊嚴C.文藝復興打破了中世紀的神學桎梏 D.宗教改革挑戰了教皇的權威2 6.歷史學家們認為:“1 7世紀后期科學革命的勝利為啟蒙運動提供了先決條件!边@里的“科學革命的勝利"指的是 A.太陽中心說的提出 B.相對論的提出C.進化論的提出 D.經典力學的形成27.1 877年清朝使節張德彝在其日記中記載某國,議會由兩院構成,分別由王公貴族和紳士組成,“凡事紳主(決定之意)之,官成(完成之意)之,國君統之而已。"材料中的官最有可能是指 A.美國總統 B.德國內閣C.英國內閣 D.法國內閣28.“1 750年到‘1 850年的:t 00年問,英國人口從7 70萬猛增到2 750萬。在人口增加的同時,英國的人口中心發生移動?偟牧飨蚴牵河蓶|南部流向西北部,由農村轉向城市。”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商業中心的轉移 B.三角貿易的發展C.殖民霸權的確立 D.工業革命的推動2 9.“1 861年2月1 9日標志著從農奴時代中成長起的新的資產階級的俄國的開端"。列寧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186].、年改革 。①擴大了國內市場 ②提供了自由勞動力 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 ④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 ⑤建立了村社管理農民的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30.有人認為:1 9世紀德國的統一實質上是一場對“諸侯君主專制的革命’’,對此理解準確的是,德意志 ①所有諸侯國被武力消滅 ②在全國范圍內確立了君主立憲制③結束了分裂割據局面 ④消除了專制主義傳統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1.某學者認為《大日本帝國憲法》是“成功地將政治現代化即民主化遏制在最小限度的產物’’,下列憲法內容中體現這一認識的有 ①日本臣民在不妨礙安寧秩序,不違背臣民義務下,有信教之自由②議會作為立法輔助機關,在制定法律時需要天皇的許可和國務大臣的署名③天皇為國家的元首,總攬統治權力④擁有相當財產的25歲以上男子有選舉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下列各項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 2分)33,秦始皇推行的《秦律》和唐太宗頒布的《唐北京市東城區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 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932424.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