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僑中學、荷山中學、南安三中、永春三中、永春僑中 秋高三年期末聯合考試歷史科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48分)本卷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1.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傳統節日,有的消亡了,有的與其它節日融合了。春節、 清明節、中秋節等則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傳承至今,這主要是因為 A.切合傳統文化的主題? B.歷朝歷代的傳承與保護? C起源傳說D.多元一體一脈相承2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侯家駒先生在所撰寫的《中國經濟史》中談到:“從中國經濟史看來,左右經濟發展情況 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對經濟事務干預的有無與多寡……中國古代政府的‘干預’更具有強 權掠奪的性質,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國家經濟,從中獲取巨額財富……”下列經濟 情況與材料中觀點相符合的是 A.閉關鎖國B.重農抑商 C.坊市制度D.官營專賣1是品牌中國產業聯盟(BCIU)的標志,其設計靈感來源于 A.小篆 B.文人畫 C.京劇臉譜 D.草書 A.甲建議政府保護的財產B.乙倡導法律平等、公正 C.丙主張 D.丁提出增加經濟糾紛條款A.英國這一制度保留了君主而議會掌握的權力很小 B. C.是因為這一制度本質沒有改變 D.湯因比對此制度持否定態度17世紀荷蘭出現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 的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與這次金融泡沫直接有關的是 A.西班牙的殖民統治B.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的轉移 C.英荷戰爭的失敗D.新航路開辟后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19世紀中期歐美主要國家城市和農村人口統計表》國家總人口(單位:萬人)農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國(1851年)約180048%52%法國(1851年)約360075%25%美國(1850年)約230087%13%A.19世紀中期英國逐步成為B.工業化程度越高的國家農村人口比例越大C.壟斷組織和跨國公司的出現推動了人口的流動D.工業革命推動城市化進程,促進人口向城市遷移 A.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由分散到整體 C.城市化進程D.社會生活的變遷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有可能是 A.鴉片戰爭的影響 B.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C.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影響12.蔣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發表告國民書,聲稱:“中國持久抗戰,其最后決勝之中心, 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實寄于全國之鄉村與廣大強固之民心”。這反映當時 A.國民黨決心與共產黨合作抗日 B.國民黨統治中心轉向農村 C.國民黨決定開辟敵后戰場 D.國民黨號召全國民眾奮起抗日13下表是1936到1938年A. B. C. D.14.A.娛樂大眾 B.報道國內外大事 C.宣傳政治主張 D.傳播商業信息15.1917A.科學理論對革命具有指導作用 B.無產階級政黨在革命中起領導怍用C.暴力奪權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唯一手段 D.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開始被確定為革命對象16. A.不結盟運動 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C.亞太經合組織 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7.1968—19751968~1972年4.3%3.2%4.8%1973~1975年2.4%5.3%9.4%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18.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 C. D.利用市場和資本主義19.有專家認為2008年的國際格局是這一評價反映的實質是A.美國霸主地位動搖 B.“一超多強”局面終結 C.多極化格局形成 D.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20. A.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 C. D.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1. A. B. C. D. A.中國積極參與和推進新型的區域合作模式 B.中國是兩大組織的創始會員國 C.兩個組織的合作都已滲透到政治軍事領域 D.新時期中國由不結盟走向結盟23.7是我國某個“五年計劃”時期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狀況(單位:億元)。在該“五 年計劃”時期 A.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基本完成B.傾錯誤對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C.國民經濟逐漸陷入了癱瘓狀態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24198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頒布,規定開始實行合同訂購和市場收購,除個別品種外,國家不再向農民下達農產品統購派購任務。此 項政策A.標志著農村經濟進入商品經濟發展階段 B.全面否定了農業生產合作的成果C. D.農村經濟活動開始以52分) 本卷共4大題,每大題13分,共52分。請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書寫答案。25教化問題是貫穿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問題2分)材料二 凡以教化不立而萬民不正也。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胖跽呙饔诖,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于國,設庠序(學校)以化于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義),節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 ——《漢書?董仲舒傳》 ⑵據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具體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目的。(4分) 材料三 朱熹編著《小學集注》以教育青少年遵守“三綱五常”的道德規范。還編著《論語訓蒙口義》《童蒙須知》,對兒童的衣著、語言、行為、讀書、寫字、飲食等方面的習慣,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為規范。⑶據材料三,概括朱熹儒學教化的特點。(4分) 材料四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 “教化者,朝廷之先務;廉恥者,士人之關節;……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 “夫子所以教人者,無非以立天下之人倫。……是故有人倫,然后有風俗;有風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國家! ——顧炎武 ⑷顧炎武以社會教化作為拯救時代的重要途徑。據材料,指出的社會表象,并概括社會教化的功能。3分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明清時期江南城鎮附近農戶不事農耕,“盡逐綾綢之利”,漸成風尚。明萬歷年間,僅蘇州絲織業中受雇于私營機房的織工就有數千人?滴趿辏1667)蘇州民機不少于3400張家。“杼軸而戶纂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相依為命久已! ——摘自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 1912——1949年中國大陸的工業生產指數(以1933年物價為衡量標準)時間工業指數1912-19.4%1921-1922-4.59%1927-19368.7%1937-1945-2.45%1946-1949-0.68% ⑶據材料三,指出1912——1949年中國大陸的工業生產發展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表中工業生產第二次增長的主要原因。(4分) 27.(分) 材料二 1787年憲法規定實行聯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則。這部憲法由序言和7條正文組成。第1條包括10節,規定美國國會的組成及其職權。第 2條包括4節,規定總統的職權和產生辦法。第3條包括3節,規定美國聯邦法院的組成及其職權。第4條包括4節,主要內容是規定各州的權利。 ——《美國1787年憲法簡介》 ⑵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近代美國在哪些方面突破了古代雅典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樣維護民主的?(4分)(分)28.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一直以來是各國政府試圖解決的重大問題。閱讀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英國于1601年頒布《濟貧法》,由教會在全國各地設立濟貧院……1833年,英國頒布《工廠法》,它限制兒童的工作時間并為兒童提供教育機會!鶕妒I保險法》,政府擴展了1911年的計劃,幾乎涵蓋了所有年收入不超過250英鎊的手工勞動者和非手工勞動者。這樣保險涵蓋的范圍就從400萬工人擴大到1200萬工人。依據《老年撫恤金法》的規定,年齡在70歲以上的老人享有獲得標準規模的撫恤金(每月5先令)的權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稅款。1919年又提高到10先令。在1919—1939年間,英國共建筑了130萬幢公用住宅,300萬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補助! 队I化進程中的社會失衡及其調整》 ⑴據材料一,概括英國推行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特點。(分)20世紀30年?羅斯?偨y為解決美國的貧困問題而采取的措施。(4分)?材料三 漫畫《社會福利》與《歐債危機》 ⑶據材料三反映的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社會福利與債務危機之間的關系。(4分)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談談你對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認識。圖1圖5 圖6圖7歐美這下跌得不輕呀!福建省南僑中學等四校屆高三期末摸底統一考試歷史試題 Word版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961056.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廣東省“十二校”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