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 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擴張
【目標】目 標
內 容知識與能力過程
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海上馬車夫17世紀世界商業霸主;荷蘭的殖民擴張了解“新航路的開辟”對荷蘭和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理解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和世界市場之間的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
了解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和世界市場發展的關系,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
論從史出
史論結合
問題探究
概括闡釋
了解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和世界市場發展的關系,提高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日不落帝國”“無敵艦隊”之戰;英國的殖民擴張;世界殖民霸權的確立市場的拓展世界市場體系的進一步形成;殖民擴張對歐洲和殖民地的影響【方法】 本節主要在教師講述的同時,配合提問、史料閱讀、堂討論等方法,多讓學生積極思考歸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進而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過程;同時在堂上對所涉及內容字與圖片材料積極設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歷史思維能力。【導入新】 16世紀前后,人類歷史發生了重大的轉折。新航路開辟以后,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逐漸融合為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歐洲經歷了空前的變化。最先在意大利,然后在西歐國家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歐洲發生的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為資本主義的發展解除了精神枷鎖。那里發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17世紀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荷蘭。由此導入新。【講述內容】 一、海上馬車夫 1.17世紀世界商業霸主 荷蘭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地區,為什么?荷蘭自古以就有經商和從事手工業的傳統,而且地理條得天獨厚。它西朝大西洋和英國,背靠遼闊的德國和歐洲大陸;有天然良港,又有投降歐洲腹地的河流水道,處在歐洲商道十字路口的位置。發達的商業和運輸業是尼德蘭經濟的一大特征。 通過讓學生閱讀【歷史縱橫】的內容,了解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活動的地域和特點,使學生理解“開辟新航路”對歐洲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影響。開辟新航路后,作為開辟新航路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雖然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但他們不屑于經營工礦企業,而是從殖民地搶奪了大量金銀,這筆巨大的財富卻沒有轉化為他們國內的資本,反而由于封建貴族的揮霍而大量流入尼德蘭、英國、法國等工商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刺激了這些國家和地區手工業和商業的興盛,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荷蘭經營起與殖民地的轉運貿易,賺取了豐厚的利潤,荷蘭由此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勢力日益壯大。 1581年,荷蘭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贏得了民族獨立。荷蘭資本主義經濟獲得迅速發展。獨立后的荷蘭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代,成為“17世紀歐洲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當時荷蘭人掌握著世界商業霸權,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商船隊,幾乎把歐洲南方各國和北方各國之間的貿易都集中到了自己手里。當時的荷蘭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糧食由他們運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類、法國的手工業品、西班牙的水果及殖民地的產品也由他們運往北歐銷售。其海運、漁業、工場手工業超過其他國家,首府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貿易中心,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忙的商業城市。 2.荷蘭的殖民擴張 荷蘭不滿足于商業上的成功,還積極想海外進行殖民擴張。荷蘭對外擴張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商業壟斷公司)荷蘭在1602年成立的東印度公司和在1617年成立的西印度公司就是這樣的商業組織。荷蘭利用商業壟斷公司這個強有力的工具建立起自己的殖民航運霸權。 在北美,荷蘭建立了新尼德蘭殖民地,取名為新阿姆斯特丹。非洲東岸、印度洋北岸和馬半島沿線的亞洲地區是荷蘭殖民擴張的重點。17世紀中期荷蘭奪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在亞洲,荷蘭先后侵入爪哇島、雅加達等地,在巴達維亞(即雅加達)建立東方總部;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馬六甲、錫蘭,并在當地貿易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在東亞,荷蘭殖民者一度侵入我國領土臺灣,還在日本長崎建立了貿易據點。利用教材提供的【歷史縱橫】,引導學生回憶荷蘭入侵中國臺灣史實。17世紀荷蘭已經成為世界范圍的殖民帝國。 就在荷蘭人在17世紀執世界殖民貿易之牛耳時,英、法兩國起向其挑戰。17世紀后半期,英荷進行了三次戰爭。結果,英國取得荷蘭的北美殖民地。此后,荷蘭在歐洲喪失了大國地位。 二、“日不落帝國” 1.“無敵艦隊”之戰 英國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顛島上,東、南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具備了擴大海外貿易得天獨厚的條。16世紀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發生了變化,主要商路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積極參與了海外貿易的競爭。但是,當時擁有歐洲最大海軍和艦隊的西班牙控制著歐美之間的大西洋水域,由于英國人販賣黑人奴隸貿易要途徑大西洋,而且屢遭西班牙船隊的襲擊,兩國矛盾因而激化。西班牙國王決定遠征英國。但是,1588年英國海軍擊潰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盁o敵艦隊”的戰敗,標志著西班牙海上實力的喪失和英國的海上霸權開始確立。17世紀開始,英國積極在海外進行殖民擴張。 2.英國的殖民擴張 和荷蘭人一樣,英國也組織了壟斷性貿易公司,發展海外貿易,拓展殖民地。1600年成立的東印度公司是其中實力最為雄厚的。英國以此侵入印度,到1688年為止英國在印度已經建立了3個重要據點。17世紀初,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開始建立殖民地,到1733年已經建立了13個殖民地。這些商業壟斷公司從殖民地掠奪巨額的財富不斷地流入國內,使英國的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起,為英國海外殖民擴張奠定了物質基礎。英國資產階級的力量得到了發展壯大。17世紀末資產階級革命后的英國政府,加快了殖民擴張的步伐,建立起歐洲最強大的海軍,為海外殖民擴張提供武力后盾。 英國不斷地向海外擴張,首先與當時擁有世界殖民航運霸權的荷蘭發生沖突。為了打擊荷蘭的海上優勢,英國國會于1651年起頒布《航海條例》。引導學生閱讀【學思之窗】,思考《航海條例》的規定主要是針對誰?(荷蘭)為什么?(因為17世紀荷蘭被成為“海上馬車夫”) 英國和荷蘭的矛盾由此激化,英國在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發動了三次對荷戰爭,荷蘭戰敗。結果,荷蘭喪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國得到了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蘭殖民地,改名為紐約。 3.世界殖民霸權的確立 打敗了荷蘭之后,在海上與英國爭霸的只剩法國這個勁敵了。為此英法展開了激烈的斗爭。英法爭霸一共通過四次重要戰爭:圣?奧格斯堡同盟的戰爭(1689~1697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2~1713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年)、七年戰爭(1756~1763年)。戰爭波及世界各地:北美、非洲、印度。通過這幾次戰爭,特別是七年戰爭,法國損失巨大。它在印度的勢力幾乎全部被英國排擠出去;在北美,英國奪取了法國整個圣勞倫斯流域及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新法蘭西,在亞洲、非洲、美洲和大洋州奪占了許多的殖民地,英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成為“日不落帝國”。 讓學生思考“英國為什么能確立世界殖民霸權?”引導學生從物質基礎、海軍建設、擴張重心等幾個方面思考。英國工業有發達地的手工業生產,紡織品和金屬加工業發達;英國重視海軍建設,英國海軍實力在歐洲首屈一指;英國把爭奪海上霸權放在首要地位。 三、市場的拓展 1.對歐洲的影響 隨著殖民擴張的家鄉,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西歐的海外殖民擴張,使世界地區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使世界越越多的地方被納入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之中。到18世紀后期,大陸之間的貿易的發展規模是有史以最大的。美洲的種植場生產的大量煙草、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運往歐洲出售,使歐洲人賺取了巨額的商業利潤。美洲的生產原料品,非洲的勞動力(奴隸),亞洲的奢侈品,日益擴大的世界市場,不僅為歐洲商人帶豐厚的利潤,還為西歐國家提供了廣闊的海外市場,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利用教材【學思之窗】的有關內容,引導學生對比這一時期東西方經濟、思想和對外政策上的差異,探究近代西方形成巨大優勢的原因。 2.對殖民地的影響 世界地區經濟聯系的加強,給西歐帶巨大的利益,給殖民地人民帶災難。殖民主義者對殖民地野蠻的屠殺、掠奪、奴役,打斷了亞、非、拉美的歷史進程,使它們發展緩慢、貧困落后,面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嚴重威脅和無窮災難,造成這些地區的長期落后。東西方的歷史進程大大拉開了距離。補充有關英國從黑奴貿易中獲取巨額利潤的資料以及馬克思、恩格斯對殖民活動的揭露的材料,讓學生通過接觸歷史資料、提取有效信息,歸納等方式,引導學生認識殖民擴張活動的影響,并利用教材提供的【歷史縱橫】的有關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奴隸貿易對歐洲原始資本積累帶的影響。【后研討】 馬克思說:“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闭埥Y合有關史實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思路:殖民侵略為西歐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在資本主義生產發展過程中,早期的資本積累是不可逾越的關鍵環節。西歐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種種野蠻的強盜式掠奪行徑,獲取了巨額利潤,為西歐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原始的資本積累。【本小結】 16世紀后期荷蘭積極向海外殖民擴張,在17世紀建立了世界范圍內的殖民帝國;17世紀開始,英國也積極向海外殖民擴張,并與荷蘭、法國進行了激烈的爭奪,到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新航路開辟后,伴隨著殖民擴張,人類的商業活動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人類的經濟活動由于世界市場的出現而第一次被廣泛地聯系在一起,而西歐國家對殖民地財富、資、勞動力的暴力掠奪,是歐洲發展和興旺的重要條,也是亞、非、拉美災難的根。正是在17—18世紀,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對殖民地的掠奪和屠殺基礎之上,迎了工業革命,東西方國家的歷史進程從而被明顯地區分開。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9245.html
相關閱讀: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