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十二課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十二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案
標要求:列舉1840年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侵略斗爭的事跡。
復習內容: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的簽訂以及對中國的危害、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義和團運動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以及對中國的危害
復習重點: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辛丑條約》
復習難點: 《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內容及對中國造成的危害

自主學習:
一、甲午中日戰爭
1.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 后,蓄謀侵華。
導火線:朝鮮爆發
2.過程:
爆發: 年 海戰,甲午中日戰爭爆發。
平壤戰役:清軍陸戰失利,退出 。
黃海戰役:中方損失略大,但 。 保船避戰,命令北洋艦隊退守 , 日軍控制黃海 權。
進攻中國:日軍進攻 半島和 半島,占領 、 等地; 年初日軍攻占 , 全軍覆沒。
3.結果:中國戰敗, 年4月被迫簽訂《 》。
(1)割:
內 (2)賠:
容 (3)開:
(4)允:
影響:使中國的 和 進一步遭到破壞,中國社會 大大加深。
巨額賠款
新通商口岸
允許投資設廠
刺激列強的侵略野心,列強
客觀上刺激了中華民族的真正覺醒。

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甲午戰爭引發列強 ,使中國 加深, 日益高漲。
1.背景 年打著“ ”的 運動在 地區形成高潮。
列強借口鎮壓 ,發動侵華戰爭。
2.過程:
(1)爆發: 年6月, 八國聯合發動戰爭,由 向 進犯。
(2)頑強阻擊: 和清軍 官兵在 和 英勇抗擊侵略者。
(3)攻陷北京: 年7月, 率領八國聯軍占領 ,8月攻陷 。
(4)妥協投降: 攜 西逃,并命令清軍鎮壓 ,部署與侵略者“ ”。
3.結果:中國戰敗,被迫簽訂《 》。
內容:(1)賠:
(2)設:
(3)拆:
(4)懲:
(5)改:
影響:(1)巨額賠款
(2)“ ”成為列強侵華的 。
(3)清朝腹地 至 地區置于列強 之下。
(4)列強通過 加強了對 的控制。
(5)清政府成為 統治中國的 。
(6)標志著中國 陷入 的境地。
合作探究:
1.閱讀材料
材料1 中日《馬關條約》規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定進口稅。日本臣民得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即照日本臣 *** 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
這個規定對日本最大的經濟作用是:
材料2 “痛哉!吾臺民,從此不得為大清國之民也!吾大清國皇帝何嘗棄吾臺民哉!……吾民……非喪于倭奴之手,實喪于賊臣李鴻、孫毓汶、徐用儀之手也!
這篇檄反映的史實是:


材料3 1995年4月,中國臺灣百人團到日本,在當年李鴻和伊藤博簽訂《馬關條約》的春帆樓舉行紀念會,說《馬關條約》讓臺灣脫離中國是臺灣人不幸中的大幸。
①材料2和材料3的表現有什么不同?

②試結合《馬關條約》對中國的影響及當代史實,談談你對材料3的認識。

2.寫出以下詩句所反映的歷史事或歷史人物,并按順序進行排列
①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 _______________
③ “還我江還我權,刀火海爺敢鉆,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殺洋人誓不完。” ____________
④ “萬壽無疆,普天同慶;三軍敗績,割地求和! ____________
⑤ “焚毒沖云霄,正氣壯河之色;揮旗抗敵寇,義征奪魑魅” ____________
⑥“天父殺天兄,終歸一場空,打起包裹回家去,還是當長工。” ____________
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開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并行前進、交錯發展的歷史脈絡。列強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戰爭,把中國推向災難的深淵;中華民族不畏列強進行艱苦的抗爭。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近代史上,列強發動了哪幾次重大侵華戰爭?戰后同清政府分別簽訂了哪些主要條約?對中國社會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



(2).請列舉四例說明中華民族的抗爭主要有哪些。這些抗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什么精神?

(3).這段歷史給你的啟示是什么?在今天的和平時代,我們應該體現出的中華民族精神主要有哪些?


知識檢測:
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不同于兩次鴉片戰爭的是
A.威脅清朝統治中心京津地區    B.以鎮壓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為直接目的
C.遭到中國軍民的英勇抵抗    D.試圖以武力實現其侵略目標
2、《辛丑條約》的內容中,最能說明清政府已成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B.中國內地全部開放通商
C.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  D.設立總理衙門
3、面對甲午戰爭后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社會的反應是
A. 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書“免提時事”四字
B.清政府沒有進行任何方面的改革
C.中國社會各階層以不同形式展開了救亡圖存的斗爭
D.只有中國的知識分子開展了救亡圖存的斗爭
4、“東溝海戰天如墨,炮震煙迷船掀側,致遠鼓楫沖重圍,萬火叢中呼殺賊。”與此詩相關的歷史事是(  )
A.馬尾海戰 B.豐島海戰
C.黃海海戰 D.威海衛戰役
5、《馬關條約》中,最有利于列強在華經濟擴張的條款是(  )
A.開辟新的內河航線 B.在蘇、杭富庶地區開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D.給予日本巨額賠款
6、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代表了帝國主義列強的普遍要求。這里的“要求”是指(  )
A.實施“以華治華”策略 B.滿足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
C.阻止英國勢力獨霸中國 D.展開對中國長江流域的爭奪
7、在近代史上列強強迫中國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給中華民族帶沉重災難,下列條約全部含有賠款項的是(  )
A.《南京條約》、《望廈條約》、《天津條約》、《虎門條約》
B.《望廈條約》、《黃埔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C.《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D.《虎門條約》、《黃埔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8、美國公使田貝說:“事實上,外國公使成為中國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此可以“任意斥責一切對待外國人不稱職的中國官吏”。這種狀況應出現在下列哪個條約簽訂后。
A.《辛丑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望廈條約》
9、《上海縣竹枝詞》有詩云:“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戰,總歸虛牝擲金黃。”與上述內容有關的歷史事是(  )
A.第二次鴉片戰爭 B.中法馬尾海戰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
10、《馬關條約》中規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其于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雜派……即照日本臣 *** 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自應享優例豁除。”從中可以看出導致中國近代以民族工業舉步維艱的一個因素是(  )
A.外資工業在中國的興起 B.民族工業沒有技術優勢
C.民族工業沒有資本優勢 D.外資工業享有免稅特權
11、“紫禁城內各宮殿,盡為寇兵分國占據。三海、萬壽、頤和園等處……各宮中累代珍異皆為日人捆載以去。”這是指哪一次侵華戰爭?
A.第二次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日本全面侵華戰爭
12、“西方人送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禮物祝賀中國進入了20世紀”。這里的“禮物”是指
 A.火燒圓明園 B.割占寶島臺灣 C.簽訂《辛丑條約》 D.提出“二十一條”


知識拓展:
資本輸出:是資本主義發展高級階段對外經濟侵略的主要手段!百Y本輸出”指資本主義國家為獲得高額利潤,用過剩資本向其他國家投資或貸款。資本主義列強對華經濟侵略在19 世紀70年代以前以商品輸出為主,但也開始了早期的資本輸出。19世紀晚期后,西方侵華以資本輸出為主,商品輸出為輔。
甲午中日戰爭對近代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1)、政治上:甲午中日戰爭使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由商品輸出——資本輸出),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亡國滅種之禍迫在眉睫。
(2)、經濟上:19世紀末,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中國社會的 自然經濟 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初步發展, 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奠定了基礎。
(3)、思想上: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從單純的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轉向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先后提出了維新變法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
(4)、宣告洋務運動破產
(5)、促進了中華民族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救亡運動不斷高漲,從而大大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步伐。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政治上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農民階級掀起了義和團運動;其二,經濟上出現了辦廠自救,振興實業,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的愛國熱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2871.html

相關閱讀: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