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24課 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課標要求

概述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對近現代中國的深遠影響。

落實課標

一、 基礎——新文化運動時期

1、歷史條件: 新文化運動思想解放;十月革命勝利;馬克思主義開始傳播:李大釗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五四運動爆發,無產階級獨立登上歷史舞臺;

2、影響:

毛澤東接受馬列主義和階級斗爭理論,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奠定了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基礎;

工人階級的隊伍進一步壯大,工人運動不斷發展,為毛澤東思想奠定了階級基礎;

二、發端——國民大革命時期

1、歷史條件:

國共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合作;毛澤東領導湖南農民運動,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右傾錯誤導致國民大革命失;

2、影響:

解決了中國民主革命的的基本問題:明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從革命挫折中認識到黨必須掌握革命和軍隊的領導權,認識到“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黨指揮槍”;認識到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核心問題之一,農民階級是無產階級的同盟軍; ②形成統一戰線思想;

三、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時期

1、歷史條件:

大革命失敗后黨組織武裝起義;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把軍隊由城市轉向鄉村,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紅軍在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游記戰爭,勝利粉碎國民黨的軍事圍剿;毛澤東撰寫《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

2、影響:

毛澤東創立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把馬列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四、成熟和確立——抗日戰爭時期

1、歷史條件:

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紅軍長征勝利,革命轉危為安;中共提出并促成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民族抗戰,取得近代史上中華民族抗擊外國侵略的第一次偉大勝利;根據地和軍隊獲得蓬勃發展,黨在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不斷積累經驗。逐步走向成熟;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一系列重要的文章。

2、影響:

毛澤東思想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毛澤東通過一系列文章作出了中國革命分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兩步走的戰略部署,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概念。1940年1月毛澤東發表的《新民主主義論》,從中國革命實際出發,解決了革命的領導權、革命目標、革命前途、新民主主義三大綱領、新民主主義總路線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標志著毛澤東思想成熟。

1945年春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

3、毛澤東思想的特點: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毛澤東思想始終貫穿著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五、發展——

解放戰爭時期
毛澤東從理論上解決了中國革命和建設新中國的重大問題
為即將成立的新中國作了政治、理論準備

過渡時期
毛澤東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了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制度的問題;采取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方針
順利的完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使中國實現了偉大的社會變革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現代化建設中的十大關系、社會主要矛盾、正確處理兩類矛盾、外交思想、教育思想、雙百方針、科技與國防等
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發展的理論

六、曲折——反右擴大和文化大革命

1、在社會主義建設速度上急于求成:1958年的總路線、大躍進;

2、在生產關系的變革上急于向社會主義以至共產主義過渡:人民公社化運動;

3、在階級斗爭問題上:沒有正確區分兩類矛盾,把人民內部矛盾上升為敵我矛盾,導致反由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重大損失。

七、毛澤東思想的六個內容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的理論;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論;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論;黨的建設和統一戰線的理論。

八、實質:

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與發展;是中共集體智慧的結晶;其精髓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九、毛澤東思想的深遠影響

1、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2、毛澤東思想是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理論武器,是社會主義中國立國建國的思想政治基礎,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淵源和理論先導。

3、毛澤東思想將繼續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發揮巨大和長遠的指導作用。

十、小結

胡錦濤同志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時代的條件、人民的實踐孕育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指引和推動了中國社會的前進,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始終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3903.html

相關閱讀: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