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特點和影響,認識羅斯福新政的歷史背景。
2、列舉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認識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探究其在資本主義自身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等國家為例,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知識梳理】
一、羅斯福新政
1. 羅斯福新政的背景: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原因: ①根本原因: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
(生產和消費的矛盾激化)
爆發:
(1929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場大崩潰為先導,出現瘋狂的股票拋售風)
表現:
(股市崩潰、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失業劇增、生產下降)
特點:
(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強)
2. 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
(1)“新政”的主要內容包括救濟、復興和改革三個方面。
(2)救濟是指
(救助急需幫助的大批失業者和貧民;復興是指為失業者提供工作機會,使陷入蕭條的經濟恢復運轉;改革是指采取長遠措施改善全國總體經濟狀況。)
(3)“新政”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1933~1935年,著重
(調整與復興經濟)
1935年以后,著重
(改革。實施救濟則貫穿“新政”的全過程。)
3. 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1)
(羅斯福新政引起一系列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革,在美國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跡,對后來資本主義世界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2)
(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
(3)
(羅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
(4)
(羅斯福新政在很多方面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
(5)
(羅斯福新政的一個更為重要的影響,是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4. 羅斯福新政的特點
(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管制。)
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變化:
① 進入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② 出現了
(所謂“人民資本主義”。)
③的新趨勢出現。
(“經營者革命”)
④ 的出現。(普遍和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國家干預社會財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實踐
(福利國家)
⑤蓬勃發展。(產業結構因科技進步和需求結構變化而變化)
(第三產業)
⑥20世紀90年代
(知識經濟首先在美國興起。(美國出現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經濟增長模式))
2、認識:
①
(這些新變化的實質是資本主義的自我揚棄,是在資本主義內部的自我改善,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自我調整。)
② 這些新變化
(并沒有解決它固有的矛盾和問題。)
③ 這些新變化
(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發展,提高了實力,同時也帶來與自身相否定的因素)
④這些新變化是
(資本主義主動地尋求自我調節和調整的結果。資本主義之所以要主動地變化,既是利潤最大化的需要,同時也是在與社會主義制度較量的過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鑒社會主義的一些良好的經驗。)
【重點突破】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是什么?其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起了什么作用?
特點:是在保留資本主義自由企業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對國家經濟全面加強干預
作用:① 使美國渡過了當時的經濟危機,鞏固了資本主義統治,同時初步建立起了社會保障體系。
② 最重要的是新政采取的國家全面干預經濟的政策,開了資本主義國家加強經濟干預的先河。它不僅成為現代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開端,而且對其它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此,西方國家陸續放棄傳統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逐漸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宏觀指導。特別是在二戰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9323.html
相關閱讀: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