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專題二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1.了解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
2.認識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1.19世紀六七十年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1)時間: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前后
(2)地區: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
(3)主要企業:
方舉贊,上海發昌機器廠
陳啟源,廣東南海繼昌隆繅絲廠
2.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背景
(1)鴉片戰爭后,外商企業在通商口岸興起,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產生。
(2)鴉片戰爭后,列強商品輸出,中國自然經濟逐漸解體,客觀造就中國民族工業商品和勞動力市場。
(3)洋務運動中,洋務派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對民族工業起了誘導作用。
二、民國時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1.了解民國初期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史實
2.了解國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史實
3.了解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民族工業發展的狀況
4.理解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民國初期民族工業的發展(又稱民族工業“短暫的春天”)
(1)背景: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掃除一些障礙;
②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的促進作用,如“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
③“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
④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2)“短暫春天”時間:一戰期間
(3)概況:
主要行業:紡織業、面粉業發展最快。紡織業中心:由上海變為上海、天津、武漢三大中心。
著名的實業家有:張謇(南通大生紗廠)、周學熙、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無錫面粉廠)
(4)結果:一戰結束,列強卷土重來,民族工業很快蕭條下去。
2.國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業的發展(1927――1937年抗戰前夕)
(1)原因: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如:幣制改革;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2)概況:1935年以后,工商業發展創歷史最高紀錄。
3.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民族工業發展狀況
(1)抗戰時期:(1937~1945年)
狀況: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工業受到沉重打擊。
原因:侵略戰爭的摧毀、官僚資本壓迫,使民族工業發展困難。(南洋兄弟煙草公司被吞并)
(2)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年)
概況:民族工業陷入絕境工廠紛紛倒閉
原因:美國通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條約,使美國商品幾乎壟斷了中國市場。
國民政府的通貨膨脹、苛捐雜稅使民族受到沉重打擊。
三、民族資本主義在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5082.html

相關閱讀: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