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要求】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
【探究與點撥】
一.農耕經濟高度發展
1.農業:
(1)生產技術水平明顯提高:
(2)水稻的種植:
(3)高產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植:
2.手工業: _
3.商業:
(1)
(2)
4.明清國力強盛:
(1)突出表現:
(2)明清時期的 在世界范圍內仍大體保持
領先地位。
①
②
③
④
二.資本主義萌芽
1.產生原因:
2.產生時間、地點和部門:
3.特征:
①
②
4.地位:
5.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因素
(1)農民:
(2)清朝統治者繼續沿用“ ”的政策,
(3)清政府實行“ ”“ ”,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4)自然經濟:
三.近代前夜的危機
1.中國: 明清統治者長期實行海禁政策:
(1)海禁政策實行的原因:
①
②
③
④
(2)海禁政策的評價:
2.西方:工業文明發展:
(1)英國:
(2)西方主要國家:
3.中西國力興衰易位:
國 別
項 目
中 國
西 方(英國)
政 治
經 濟
思 想
外 交
1.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2.結合課本材料分析明清時期農耕經濟高度發展與資本主義萌芽之間有何內在聯系?
3.為什么說海禁政策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這一政策對中國有何影響?從中我們可以獲得什么啟示?
【重難點解析】
1. 關于資本主義萌芽:
(1)產生的兩個條件:
①是貨幣、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持有者要購買別人的勞動力來增殖自己所占有的價值總額。
②是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自由勞動者。
(2)產生的兩個原因:
①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②手工業的進步是直接原因。
(3)對資本主義萌芽的兩個認識:
①明清資本主義萌芽是中國封建社會內部出現的新生事物,代表中國歷史發展的進步方向,對中國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也有所反映。
②它只是在少數地區和少數行業中出現,是稀疏和微弱的,其力量遠遠不足瓦解封建勢力;就全國而言,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仍然占據統治地位。資本主義萌芽對中國社會的促進作用是極為有限的,沒有促成中國社會的轉型。
2.清朝統治者為什么要實行海禁閉關政策?如何評價?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自給自足自然經濟占主體。
②直接原因:清政府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
③客觀原因:西方殖民者向東方殖民擴張。
④主觀原因:統治者以天朝上國自居,盲目自大。
(2)評價:
①消極:喪失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開辟海外市場,刺激資本擴張,推進工業化的契機;中國被工業文明遺棄,落后于世界潮流。
②積極:延緩了西方殖民勢力侵占、瓜分中國的進程,具有一定的民族自衛性。
【鞏固練習】
一.選擇題
1.有關明清時期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30種工農業生產技術,基本上處于當時世界領先地位 ②私營手工業占據了主導地位 ③白銀廣泛使用,商業資本異;钴S ④許多工商業市鎮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2.“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 按田畝征收賦稅 B. 征收白銀
C. 農耕經濟的發展 D. 放松人身控制
3.明清時期私營手工業開始占據主導地位,產生的影響是
A.有利于手工業生產技術的提高 B. 促進了明清商品經濟的發展
C.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D. 沖破了明清時期重農抑商政策的束縛
4.為解決人口激增帶來的巨大壓力,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
A. 推廣引進高產糧食作物 B. 限制人口增長
C. 實行“攤丁人畝” D. 鼓勵墾荒
5.下列關于資本主義萌芽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明中后期在江南稀疏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B.機戶、機工的出現標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C.清代資本主義萌芽壯大,整個生產進入工場手工業階段
D.腐朽的封建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6.體現江西景德鎮制造業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史實是( )
A. 官辦手工業工場 B. 民間小手工作坊
C. 分散的雇工集中起來的民營勞動組臺 D. “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7.明朝絲織業中出現的“機房”被認為是中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標志,其主要依據是
A. 使用機器生產且具有一定規模
B.“機戶出資,機工出力,計日受值”
C. 生產的目的是為了交換生活用品
D.分工精細,生產有序
8.清政府的哪些措施摧殘了資本主義萌芽 ①對外閉關鎖國 ②對內壓制打擊工商業 ③實行“攤丁人畝”制度 ④厲行文化專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清朝前期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因素最主要的是
A. 重農抑商思想嚴重 B. 閉關鎖國的政策
C. 國內市場相對狹窄 D. 腐朽的封建制度
10.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①商業資本異;钴S ②私營手工業的顯著發展 ③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減弱 ④統治者大力扶植商業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
1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大戶(機戶)張機為生,小戶(機工)趁織為活……聽大戶呼織,日取分金饔餮(早、晚飯,這里指生存)計。大戶一日之機不織則束手,小戶一日不就人織則腹梏(空虛),兩者相資為生矣!
??蔣以化《西臺漫記》
材料二: “(明政府規定)政府以錢糧、銀兩或預先購好的絲料分發機戶,機戶織畢交官取酬。但糧錢往往每發后期(延誤時期),且多扣克。以剝削之余,市積壓之料!薄靶胸浻卸愐,而算及舟車;居貨有稅矣,而算及廬舍……雞豚、肉食也而稅;耕牛騾驢一畜產也而稅……搜刮于十五郡之中,遍及一百六十州縣之內。”
??《江蘇省明清以來碑刻資料選集》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說明“大戶”與“小戶”各指什么?大戶和小戶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分析這種關系的實質。
(2)根據材料二說明資本主義萌芽在明朝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總結與反思】
第6課 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A
C
C
B
C
D
C
11.
(1)
大戶與小戶:①“小戶”指的是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的早期雇傭工人。
②“大戶”指的是雇人勞動的工商業經營者,即早期資本家。
關系:大戶與小戶之間存在著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
實質:大戶與小戶之間關系的實質是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生產關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5205.html
相關閱讀: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