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二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一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
〖課標要求〗:簡述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認識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學習具體〗知識和能力方面:理解分析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以及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掌握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基本史實,民族工業興起的影響。
〖重點難點〗
1.重點:民族工業興起的歷史背景;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發展第一個高潮概況。
2.難點:理解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知識結構】一、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1.戰前經濟結構: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
2.戰后經濟結構:
①變動的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②變動的表現
A 自然經濟逐步解體
B 農產品商品化
C外資企業和洋行創辦
D 買辦商人出現
③變動的影響:促進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創造勞力和市場條件)
二、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1.原因
①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主因)
②外商企業的刺激
2.途徑
①洋務派創辦的近代工業
②地主、官僚、買辦、商人投資創辦
③舊有手工工場使用機器生產
2.時間、地區、創辦人、代表企業
3.特點:
①地區:東南沿海為主
②部門:輕工業為主
③受雙重壓迫
4.影響
①經濟:開啟了中國近代化
②政治:促進了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和無產階級的壯大
③進一步改變中國的經濟結構
三、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
1.原因
①甲午戰后列強的經濟侵略
②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2.表現:
①著名實業家
②代表企業
3.影響
①經濟:進一步瓦解中國自然經濟
②政治:為資產階級政治運動奠定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
③思想:有利于近代西方思想的傳播
【看問題,翻翻書,想一想】
1.哪次戰爭之后,中國經濟結構出現變動?
2.鴉片戰爭之前,在社會經濟的占據主導地位的是什么經濟?
3.判斷:鴉片戰爭前夕,中國自然經濟已經有了某種程度的分解! 。ā。
4.鴉片戰爭前夕,農村自然經濟沒有多大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5.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標志是什么?
6.自然經濟解體的原因是什么?
7.中國的手工棉紡織業為何會衰。
9.判斷:中國的自然經濟最先從內地解體。(。
10.判斷:中國的自然經濟最先從冶鐵及鐵器制造業解體! 。ā。
11.中國的自然經濟為何從東南沿海最先解體?
12.判斷:中國自然經濟不斷解體的過程也是列強侵略不斷深入的過程!。ā。
13.判斷:中國的自然經濟從19世紀40年代起,解體速度進一步加快! 。ā。
14.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對中國的經濟結構變動有什么影響?
15.中國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一定發展的表現是什么?
16.判斷:鴉片戰爭后,中國一部分農產品的生產開始受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影響。
17.什么是洋行?
18.鴉片戰爭后,中國的貿易中心有何變化?
19.經濟結構變化對中國社會有什么影響?
20.什么類型的企業促進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產生和發展?
21.判斷:洋務派創辦了中國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 。ā。
22.判斷:洋務派創辦的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近代民族企業的興起。(。
23.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條件有哪些?
24.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勞動力條件是如何獲得的?
25.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市場條件是如何獲得的?
26.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資本條件是如何獲得的?
27.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有哪三條途徑?
28.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首先在哪些地區興起?
29.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為何首先在沿海地區興起?
30.哪些人最先投資于近代工業?
31.為什么在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階段,創辦民族工業的多是官僚和地主?
32.列舉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時的兩個代表企業?
時 間創辦人地 點企業名稱共同特征
①機器生產;
②雇傭工人。
33.民族工業主要分布在哪些部門?
34.據民族工業分布的部門分析民族工業的特點。
35.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在何時得到了初步發展?
36.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初步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37.甲午戰爭以后,列強在中國進行資本輸出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哪些?
38.判斷: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推動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
39.判斷: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阻礙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ā。
40.列強的經濟侵略為何能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初步發展創造客觀條件?
41.列強的經濟侵略為何會阻礙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42.甲午戰爭后,清政府為何會鼓勵民間設廠?
43.在民族危機刺激下,許多人呼吁什么?
44.呼吁“設廠自救”“實業救國”代表人物是誰?他創辦了什么民族企業?
45.一代工商巨擘是誰?
46.指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第一個高潮的起止時間。
47.著名實業家除張謇外,還有哪兄弟二人?代表企業是什么?二人被喻為什么?
48.中國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有什么影響?
【知識鏈接】
買辦: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理人。
【探究學習】
1.鴉片戰爭前夕,中國社會經濟的結構有何特點?
答:①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谧匀唤洕辛四撤N程度的分解!、凵唐方洕兴l展!、苻r村中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沒有多大變化。
2.為什么在鴉片戰爭前夕,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農村自然經濟沒有多大變化?
答:①農民不僅生產自己需要的農產品,還生產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業品;
②地主和貴族不是將地租進行商品交換,而是自己消費;
③商人將賺來的錢購買田產,而不是用來擴大商業經營規模。
3.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標志是什么?何時解體?解體的原因是什么?
答:標志: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
解體時間:鴉片戰爭后!
解體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
4.中國自然經濟是如何逐漸解體的?
答:①由于列強的商品輸出,中國東南沿海的手工棉紡織業衰敗!
②隨著列強侵略的深入,內地自然經濟解體!
③隨著外商在華私自設立工業、金融業、商業和航運業的發展,中國的冶鐵及鐵器制造業、榨油業、制糖業、絲織業、制茶業遭到沉重打擊。
(注:從東南沿海到內地,從棉紡織業到其它行業。)
5.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對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有什么影響?
答:①自然經濟逐步解體,破壞農村家庭手工業,沉重打擊了城市手工業。
②中國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發展。
③一部分農產品生產開始受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影響。
④外國的商業勢力進一步侵入中國,洋行大量增加!
⑤中國的商業和金融業也發生了變化,買辦和買辦化的商人開始出現,貿易中心由廣州轉移到上海。
6.自然經濟的破壞,對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有何影響?
答: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和商品市場,促進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7.為什么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
答:①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瓦解了中國自然經濟,為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②外商企業利潤的刺激。③洋務企業在客觀上推動了近代民族工業興起。
8.近代民族工業興起概況。
時間19世紀六七年代
地點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
途徑①洋務派的官辦企業!、谥行〉刂、官僚、買辦、商人、華僑投資興辦!、凼止す霾捎脵C器生產轉變而成。
投資人中小地主、官僚、買辦、商人、華僑
代表①方舉贊、孫英德的發昌機器廠;②陳啟源的繼昌隆繅絲廠
行業繅絲業、棉紡織業、面粉業、火柴業、造紙與印刷業、
船舶修造業、機器制造業、采礦業
特 點①發展不均衡:集中于沿海地區;輕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發展緩慢。
②在封建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夾縫中艱難發展。
影 響①推動中國工業化的進程。②新的政治力量(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逐漸成長起來。
9.中國的近代民族工業在何時得到了初步發展?初步發展的原因是什么?初步發展有何影響?
答:時間:甲午戰爭后。
原因:①甲午戰爭后,列強向中國進行資本輸出和商品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 ②清政府為解決財政危機,放松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③為挽救民族危機,許多愛國人士“設廠自救”“實業救國”。
影響:①給中國社會經濟帶來了一股新氣息。、诿褡遒Y產階級作為一種新的社會政治力量產生并逐漸成長起來,為中國社會變革奠定了階級基礎!、塾欣谖鞣劫Y本主義思想的傳播!、苡欣谥袊慕。
10.列舉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產生、初步發展做出貢獻的人物。
答:方舉贊、孫英德、陳啟源、張謇、榮宗敬、榮德生。
11.列舉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產生、初步發展時的代表企業。
答: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大生紗廠、保興面粉廠。
【課 本 部 分 習 題 答 案】
1.P32【學習思考】買辦在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買辦擁有巨額資金,又同外商企業有較多的聯系,又有興辦近代工業所必須的某些知識,對于近代工業的創辦有一定貢獻。
2.P32【學習思考】為何在近代民族工業興起階段,創辦民族工業的多是官僚和地主?
答:①他們與西方侵略者打交道較早,在與西方國家交往的過程中,深受各種不平等條約的刺激,既痛感于利潤被侵略者所掠奪,又看到了中西之間的巨大差距,因此創辦了一批近代民族工業,希望實現國富民強。②他們把地租和高利貸剝削收入的一部分投資于近代工業,是因為新式工業能給他們帶來比較優厚的利潤。
3.P33【材料閱讀與思考】洋布“幅寬質細價廉,而適于用,人皆便之,反棄土布不用,其奪我之利,實為最巨”。據材料,你認為外國機制棉紡織品的輸入對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起了什么樣的作用?
答: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是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的外部條件。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分散的個體小農經濟和小手工業生產無法與外國資本主義傾銷的商品競爭,無法阻擋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沖擊,中國家庭手工棉紡織業由于外國廉價機器紡織品的傾銷而解體,小農經濟日益與市場聯系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8073.html
相關閱讀: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