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
1
)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的
精神的。(
1
分)
(
2
)曾皙的志向似乎不符這種精神,孔子卻對他大加贊賞。根據你的理解,分析孔子贊賞曾皙的原因。(
3
分)
參考答案:
17
.
(
1
)入世;不仕無義;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意思相近即可)
(
2
)原因一:孔子雖提倡積極入世,但多的奔波,多次的碰壁,讓他心灰意冷,曾皙描繪的圖景,正與孔子此時,“知時而不求為政”的心情契合。原因二:曾皙所闡述的志向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政治理想的寫照。(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57806.html
相關閱讀:高中語文課文內容編制的語言運用題選粹
粵教版語文必修一二古詩文期末復習默寫題
《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學案及答案
高中新課程語文教材必修一字詞音形集錦
《留取丹心照汗青》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