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由于剩余價值的發現,這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該是很夠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但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膚淺地研究的。
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
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
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產生革命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例如,他曾經密切地注視電學方面各種發現的進展情況,不久以前,他還密切注視了馬賽爾·
德普勒的發現。
6
.下列說法符合第一段文意的一項是( )
A
.馬克思發現人類歷史的規律與 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運用了同樣的方法,同樣是自身不懈努力的結果。
B
.人類發展的一個基本事實是,在解決了自身生存發展的物質需要的基礎上,再去從事意識形態的一系列活動。
C
.人們的意識決定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決定著人們去生產什么和怎樣生產。
D
.認識人們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 可以從人們的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活動入手 。
7
.對第二段中加點的“
它”
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指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B
.指資產階級社會發展的規律。
C
.指剩余價值的規律。 D
.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所做的研究。
8
.下列說法不符合第四段文意的一項是( )
A
.馬克思認為科學是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動力之一。
B
.馬克思更高興看到那些實際應用可以預見的理論科學中的新發展。
C
.馬克思更重視能夠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有實用價值的科學發展。
D
.馬克思認識到了電學方面的各種發現必將對工業發展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6
.B
7
.A
8
.C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
7
.
試題分析: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一定要回到文中,結合文意,找到詞語所在的段落,并圈出與概念相關的句子。學生應該能很快找到第二段
“
它
”
聯系上下文,
“
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
代入即可推斷出。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
8
.
試題分析:本題也是考查分析概括文中觀點態度的,解題時要與原文內容對照,認真理解相關詞句,比較轉述的異同,不能夸大和縮小。
C
項
“
更重視
”
無依據。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20981.html
相關閱讀:粵教版語文必修一二古詩文期末復習默寫題
高中語文課文內容編制的語言運用題選粹
《留取丹心照汗青》閱讀答案
《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學案及答案
高中新課程語文教材必修一字詞音形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