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過秦論》文言知識歸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課內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過秦論》文言知識歸納 一、通假字 1. 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2. 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舉起) 3. 非抗于九國之師(抗,通亢,高,引申為強大) 4. 孝公既沒(沒, 《過秦論》文言知識歸納
一、通假字
1.
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2.
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舉起)
3.
非抗于九國之師(抗,通“亢”,高,引申為強大)
4.
孝公既沒(沒,通“歿”,死)
5.
合從締交(從,通“縱”,合縱,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的策略)
6.
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影子)
7.
百有余矣(有,通“又”,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
8.
陳利兵而誰何(何,通“呵”,大聲呵斥)
9.
約從離衡(衡,通“橫”,連橫,戰國時期秦國離間六國,各個擊破的的策略)
10.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點,毛病)
二、古今異義
1.
國家
古義:指諸侯封地(諸侯國),大夫封地(家);今義:一個國家的整個區域(全國)
2.
愛人
古義:愛護別人,體貼別人;今義: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戀愛中的一方
3.
以為
古義:把……作為,把……做成;今義:認為
4.
山東
古義: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義:指山東省
5.

古義:黃河;今義:指一般河流
6.

古義:盾牌;今義:指外形似槳的一種用人力推進船的工具。
7.

古義:護城河;今義:池塘
8.

古義:擔負,背負;今義:勝或獲得
9.
以致
古義:用來招納;今義:連詞,用在下半句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
名詞作狀語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樣;包,像包裹那樣;囊,像口袋那樣)

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云,像云那樣;響,像回聲那樣;景,像影子一樣)

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東,向東;北,向北)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南,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北,向北)

內立法度,……外連橫而斗諸侯。
(內,對內;外,對外)

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甕,用破甕;繩,用繩子)
2.
名詞作動詞

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牖,當作窗戶;樞,當作門軸)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帝王,稱帝稱王)

外連橫而斗諸侯(連橫,采取連橫的策略)

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

將數百之眾(將,帶領)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

會盟而謀弱秦(盟:結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47355.html

相關閱讀:粵教版語文必修一二古詩文期末復習默寫題
高中語文課文內容編制的語言運用題選粹
高中新課程語文教材必修一字詞音形集錦
《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學案及答案
《留取丹心照汗青》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