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荀子的《勸學》劉開的《問說》高一課內比較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課內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是我們學生時代最重要的題型,要熟練掌握這種題型就要多讀多練。這篇高一課內比較閱讀答案希望大家認真閱讀,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讀多練,從中吸取精華。
荀子的《勸學》劉開的《問說》高一課內比較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文言選段,完成12—16小題。(14分。其中12—15小題,每題2分。)
甲: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選自荀子的《勸學》)
乙: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
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也。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稌凡辉坪?“好問則裕。”孟子論“求放心”,而并稱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于“道問學”,問且先于學也。(節選自劉開的《問說》)
1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其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積土成山,風雨興焉B.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C.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D.問焉以求一得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學即繼以問也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豐富的知識
B.所謂就有道而正也:就有辦法
C.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差不多
D.孟子論“求放心”:放縱散漫的心
14.下列句子的句式與例句有相同之處的一項是()
例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A.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B.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D.而客問曰:“何為其然也?”
15.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A.荀子運用設喻的方式,形象生動地闡明學習要注重積累,要持之以恒,要專心致志。
B.劉開一開篇便提出好學尤其應當勤問的觀點,接著便著重論述好問的意義:可以豐富知識,有利于修飾品德。
C.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荀子與劉開都運用排比、對比、比喻手法,說理透徹明白,氣勢恢弘。
D.“說”是一種文體,它可以記事,也可以說明、議論,劉開的《問說》屬議論,與荀子的《勸學》體裁相同。
16.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2分)
譯文:
(2)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2分)
譯文:
(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2分)
譯文:
參考答案:
12、B.連詞,和(A兼詞,于此;代詞,他。C連詞,表承接,就;連詞,表轉折,卻。D連詞,表目的,以便;連詞,表承接,就)
13、D(A擴大知識面B靠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C跟…相同)
14、A定語后置(B狀語后置C賓語前置D疑問句賓語前置)
15、C劉開《問說》中沒有用比喻
16、(1)如果刻一下就停止,即使朽木也不能折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就是鐵、石頭也能雕刻成功。(注意“鍥”、“金石”、“鏤”的意義)
(2)道理明白了,但是,有的人卻不能把道理運用于實際問題,知道那些大道理了,有的人卻不知道那些小道理,舍棄了問,怎能解決疑難問題呢?(注意“其”、“奚”、“焉”的意義;“其奚決焉”的句式)
(3)有的(不知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不解惑)卻不向老師學習。(注意句式)
上文就是給您帶來的高一課內比較閱讀答案,希望可以更好的幫助到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77224.html

相關閱讀:粵教版語文必修一二古詩文期末復習默寫題
高中語文課文內容編制的語言運用題選粹
高中新課程語文教材必修一字詞音形集錦
《留取丹心照汗青》閱讀答案
《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學案及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