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語詞所概括出來的邏輯思維成果為內容的記憶是:邏輯記憶
第一個研究遺忘規律的人是:艾賓浩斯
通過對材料的理解,找出材料之間的本質聯系,因果關系或者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聯系之后而進行的那種識記是:意義識記
人們接受知識經驗的速度,即在大腦中建立暫時神經聯系的程度叫:記憶的敏捷性
在完全識記了材料并足以正確回憶之后,又繼續增加學習或練習的次數,使學習的鞏固水平超過能背誦的程度叫:過度學習
后學習的材料對保持與回憶先前學習的材料所產生的干擾作用叫:后攝抑制
有預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驟,并在必要時經過一定的努力所進行的識記:有意識記
沒有預定的目的,不必經過任何努力,也沒有運用任何專門的方法所進行的識記,叫做:無意識記。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提出了:遺忘曲線
先學習的材料及學習活動對人們后來的學習產生的干擾作用叫做:前攝抑制
對所識記的知識經驗保持的時間,即在大腦中已形成暫時神經聯系的牢固性叫做:記憶的持久性
根據材料的外在聯系,采取多次重復的方式所進行的識記被稱為:機械識記
對識記的知識經驗能否及時提取,靈活運用,這反映的是記憶的:記憶的準備性
保持時間在2秒至1分鐘的記憶是:短時記憶
以感知過的事物的具體形象為內容的記憶就是:形象記憶
以做過的運動或動作為內容的記憶是指:運動記憶
以體驗過的某種情緒,情感為內容的記憶是指:情緒記憶
保持時間在一秒鐘左右的記憶是:瞬時記憶
保持時間長,從一分鐘到幾年甚至終生是指:長時記憶
對識記的知識經驗準確無誤是指記憶的:正確性
記憶表象與知覺形象有著本質的不同,兩者的不同主要表現在:直觀性,概括性
人們在回憶時可以利用的聯想主要有:接近聯想,相似聯想,對比聯想,關系聯想
記憶品質主要包括記憶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確性,準備性
根據信息加工的觀點,認為保持過程的信息儲存系統有:瞬時儲存系統,短時儲存系統,長時儲存系統
記憶: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心理過程。
表象:是曾經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腦中再現出來的心理形式。
遺忘:當識記正確時,由于保持不牢固或產生干擾而不能再認和回憶,或者發生錯誤的再認和回憶的現象。
后攝抑制:是指后學習的材料對保持與回憶先前學習的材料所產生的干擾作用。
聯想: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現象。
如何減少前攝抑制和后攝抑制的干擾?
1. 讓先學習或復習的材料達到100%的鞏固。
2. 減少前后學習或復習的兩種材料的類似程度。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律。
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遺忘的發展先快后慢。
簡述如何進行復習。
首先,復習要及時。
其次,復習要多樣化。
第三,要正確運用集中復習與分布復習的方法。
中小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
1. 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
2. 培養學生對記憶內容的興趣。
3. 加強對記憶材料的理解。
4.對記憶材料的充分應用。
5. 使學生掌握記憶的規律。
6. 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
7.科學用腦,合理用腦。
8. 樹立記憶的信心。
1關于老師說買賣的問題
這些教法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發和借鑒作用,心理學告訴我們凡是有意義的材料必須讓學生學會積極開動腦筋,找出材料之間的聯系,對無意義的材料,應盡量賦予人為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記憶效果就好,簡言之,教師應學生進行意義識記。
2.關于記憶中間總是忘掉的問題
這主要是因為前后記憶的材料之間發生抑制而造成的。遺忘中的抑制現象有兩種,前攝抑制,后攝抑制。材料開始部分很少或幾乎沒有前攝抑制只受倒攝抑制的影響;材料結尾部分很少或幾乎沒有后攝抑制只受前攝抑制的影響,而材料中間部分要受兩種抑制的共同影響。
3.漏一補十,錯一補十
這種做法違背了記憶規律,也是行之無效的。學生的實際效果與學習材料的性質和數量有關,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習材料不宜過多。否則,容易引起學生過度的疲勞,降低記憶的效果。
同時,“漏一補十,錯一補十”的做法,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喪失記憶的信心和學生的主動性,對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制造了心理障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yishu/19069.html
相關閱讀:聯想記憶的練習與應用
記憶的分類
《逍遙記憶》—關鍵詞的劃分與選取
短期記憶如何變為長期記憶
重復刺激記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