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史的長河中,成就大業的帝王為什么能夠統率眾多足智多謀的文臣和驍勇善戰的武將,難道真的是像史書上記載的那樣,帝王將相生來就器宇不凡,總是伴隨著各種星宿天宮的變換而應運而生嗎?事實并不是這樣的,之所以他們能夠聚攏這些能人異士為他們效命,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善用馭人之術,能夠因人而異領導這些能人異士。唐太宗李世民就深諳這馭人之術其中的奧秘,并且能夠嫻熟的掌握這門技巧。唐太宗李世民憑借多年在外征戰的有利條件,不斷地吸收和拉攏各地方的勢力,最終成功的奪取了皇位。利用馭人之術,使得他手下的能人異士各盡己能。開辟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將唐王朝推向了中國歷史的巔峰。
讓我們看看李世民如何駕馭他的那些股肱之臣。
公元632年,皇上大宴群臣。宴會上,尉遲敬德在喝醉酒之后,因為瑣事將李世民的堂弟給揍了一頓,李世民聽說后非常憤怒,但在當時,他還是理性的抑制了自己的不滿情緒。等到幾天后,李世民找來尉遲敬德跟他進行了一次語重心長的談話,大概的意思就是:“我向來對于誅殺那些幫助皇上打天下的功臣這件事情,是憎恨至極的。能夠與自己的心腹之臣共享榮華富貴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可你們卻偏偏利用我的這種心態干一些使我不能容忍的事情。一個國家要想傳承千秋萬代,靠的就是嚴明公正的法律。過分的寵幸身邊的重臣就會亂了綱常法紀。即使王侯將相犯了罪,一樣要受到嚴懲。從今往后,你一定要注意檢點自己的行為。不然別怪我沒有提醒過你”。
可見李世民還是很有辦法的,他們之間的這一次談話使得尉遲敬德不但沒有怨恨他,反而檢點自己的不當行為,并且對他更加地忠心了。
李世民對待不同的臣子用不同的馭人手段,武將直來直去,頭腦相對要簡單,他便用專治強硬的皇權來加以震懾。而文臣們一肚子的學問,吃軟不吃硬。他則以安撫、封賞等手段來拉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47512.html
相關閱讀: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