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武則天母親楊氏之墓:順陵花費了武則天多少心思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武則天在母親順陵的建設上花費了多少心思?

  在接近大唐權利頂峰的道路上,武則天在不斷追封自己的先祖,特別是前后七、八次追封自己的母親。

  我們可以理解為,一是武則天十分愛戴自己的母親;二是她要提升婦女的地位。透過這兩層因素,我們還可以看見隱藏在這種行為背后的一個不可逆轉的政治大勢:武則天已經權傾天下。

  沒有登上皇位的時候,武則天不大可能像高宗李治與中宗李顯那樣,直接下令把兒女的墓葬按皇陵修建。

  可當我們追蹤中國皇帝陵墓史時看見,武則天對母親順陵的修建成為皇陵史上的個案。

  670年,武則天之母楊氏死亡,高宗李治為皇后武則天的戀母之情所動,追尊了自己的丈母娘。正因為這次追封,武則天堂而皇之地按照王禮把母親埋葬在渭河北岸的咸陽塬上。楊氏入葬的時候,整個墓園已經基本修建完畢,其平面呈長方形,夯筑了高大結實的城墻,東墻長291米,南墻長286米,西墻長294米,北墻長282米,四面城墻各辟一門,南門外建有兩個闕門,兩門相距20多米,墓園的面積達到83070平方米。楊氏墓葬的斜坡墓道已經長達29米,寬2米,墓道的兩壁繪有壁畫。整個陵園已經很有皇陵的味道了。

武則天母親順陵遠景

  需要指出的是,從683年的十二月(高宗駕崩洛陽),到684年的八月(高宗入葬關中梁山上的乾陵)前后,武則天開始對父母的墓葬續建。這種行為伴隨著武則天執政的全過程,這在中國帝王陵墓史上堪稱一個特例。

  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在對咸陽塬上母親陵墓續建之初,武則天按照禮法,從山西文水把父親的靈魂迎到咸陽塬上安魂,取意和母親合葬。

順陵石走獅

  690年,太后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成為江山社稷的操盤手。生為人女,又擁有執掌之力,她越發牽掛已經作古多年的父母。那年9月,她追尊父親武士?為“太祖孝明高皇帝”,其文水的章德陵改稱為昊陵;她的母親楊氏也隨稱“太祖孝明高皇后”,咸陽塬上的明義陵隨之改稱為順陵。

  經過多年的續建之后,順陵已經完全擁有了皇陵的規模和氣勢,其外城南北長達1264米,東西寬達866米,整個陵園面積擴大到1094624平方米,面積是670年楊氏入葬時的13倍。陵墓封土在不斷地封培之后,底部邊長達到了49米,高度達到了13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49153.html

相關閱讀: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