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國立圖書館所藏敦煌文書第3489號里,記載了唐末五代敦煌地區“女人社”的社約文書。從文書內容來看,“女人社”是下層民間婦女自愿結成的組織。她們以“至誠立社”為宗旨,提倡社員之間地位平等,“大者若姊,小者若妹”,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愛護。若有人遭不測之事,同社社員主動捐助油、米面等物品,幫助其度過難關。本社社員有人死亡,“女人社”其它成員紛紛前去吊唁,對死者家屬進行安撫,以示同社中人懷念之情。
“女人社”在每年正月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建福”活動,即向蒼天祈禱,祝福國家安寧、父母健康;顒咏涃M由大家共同贊助,每人粟一斗、燈油一盞。為保證建;顒禹樌瓿桑芭松纭敝贫藝栏竦募o律,如有在社內不講文明禮貌,在大會上恣意喧鬧,經全社一致通過,進行處罰,處罰的方法罰酒席一桌。供大家食用。假使有人想中途退社,先罰酒席一桌,然后每位社員各杖三棒,才允許退社。
在文書末尾,注有某坊巷的女人社。我們從中不難看出參加“女人社”的婦女大都是同一村內的鄰居,沒有打破地區界限,活動范圍很小。另外,“女人社”的“建!被顒,內容平庸,沒有文化氣息,對社會上其它婦女沒有很強的吸引力,在社會上影響也不大,在唐代正史文獻里也沒有留下她們活動的軌跡。但是,她們這種敢于沖破封建家庭束縛,和男子一樣在社會上獨往獨來,本身就是對封建“男尊女卑”觀念的猛烈批判,在中國婦女運動史上也留下了一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49155.html
相關閱讀: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