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居住在粵北山區的瑤族,逢年過節,都喜歡跳長鼓舞。起舞時,舞者身穿節日盛裝,腰扎紅綢,腳裹白色綁腿,掛著1米多長的花鼓,時而騰空急轉,時而如猛虎撲地,特別是雙人表演時,猶如兩虎相斗,又象雙龍戲珠,真是妙趣橫生。

  整套動作剛勁有力,粗獷灑脫,把瑤族人民勤勞勇敢的精神和雄勁剛強的性格,表現得維妙維肖。其中“斗雞”、“射箭”、“虎跳龍門”等動作,舞姿優美奇特,但難度也很高,需要嫻熟的表演技巧。

  長鼓瑤語叫“汪嘟”,約4尺長,兩頭大,中間小,呈喇叭形。鼓身用沙桐木制成。兩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為鼓面。舞時橫掛在腰間,右手五指并攏,以掌拍鼓。發出“比”聲;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發出“冬”音。這樣有節奏地連續擊拍,便發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聲音。表演者隨著舞蹈動作,變換節拍,表現不同的內容和情緒,來達到其藝術效果。

  在表演形式上,長鼓舞分為單人舞、雙人舞和多人舞(有4人、6人、8人的),共36套表演程式,內容十分豐富。

  這種具有獨特民族風韻的舞蹈,包含著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傳說很久以前,瑤山上住著父子3人,老人臨終前把家產平分給兩個兒子。哥哥貪圖錢財,把家產全部占為已有,弟弟冬比只好流浪在外,給人做工為生。盤古王的女兒房莎十三妹看見冬比人品好,下凡與他結為夫妻。冬比的哥哥想用野法害死冬比,霸占房莎十三妹。盤古王知道此事,幫助冬比擊敗了哥哥,并把房莎十三妹召回了天庭。

  監別前,十三妹告訴冬比:南山上有棵樹,砍來做個長鼓,打上360個套環,等到十月十六日那天(盤古王婆誕),踏環擊鼓,跳上360個圈,就可以象鷹一樣飛上天去與她團圓了。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囑咐,不畏艱危,來到了南山,找到了琴樹,做成了長鼓,果然在約定的時間跳了起來,終于飛上天與十三妹團圓了。

  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恩愛的夫妻,以后每逢盤古王婆誕耍歌堂時,都要跳長鼓舞,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F在,每年春節期間,排瑤同胞除自己跳長鼓舞歡慶佳節外,還組成花鼓隊,到附近漢、壯地區去向各族兄弟賀年。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情的歡迎。漢、壯兄弟拿出年糕餅食,煮好甜酒湯圓,款待客人。舞畢,主人還得送上一封“利是”,祝賀瑤胞新春吉祥如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36747.html

相關閱讀: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