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族中信仰基督教者較少;浇棠宋鞣降淖诮蹋缭谔瞥瘯r即開始傳入中國,稱景教元朝時稱也里可溫教(基督教)人數有所增加。清初,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西方殖民者向海外擴張,便加快了在中國傳教的步伐。由于其教義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多有癥牾,引起各方的警惕。清統治者對西方傳教活動,最初曾采取抵制和限制政策,康、雍、乾三朝均下過禁教令,只準許那些尊重中國傳統、遵守中國法令者在一定的范圍內活動。
因而,基督教的傳教活動受到限制,比起佛教、道教等,信徒不多。不過,由于清初以來,一些來華傳教士利用研究中國儒學經典,介紹西方科學知識,隨和中國習俗的方式穿插進行傳教,逐漸引起朝廷上層人物和知識階層的興趣,因而中國信徒有所增加,其中也有少數滿洲族人士。蘇努(1648?1725年)乃是努爾哈赤四世孫,褚英的后代,初襲輔國公,曾官宗人府左宗人、纂修玉牒總裁官、鑲紅旗滿洲都統兼奉天將軍。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為貝子,六十一年(1722年)封為貝勒。因參與康熙諸子皇位之爭,被雍正治罪,發遣右衛(今山西右玉縣),死于貶所。他共有十三子,其中有九人于康、雍年間先后加入耶穌教,均接受洗禮起了教名,其中書爾陳、蘇爾金、庫爾陳、烏爾陳、勒什亨等五人信教最堅定。雍正五年(1727年)4月,五大臣曾議奏:“蘇努之子烏爾珠等與阿其那(康熙帝第八子允)等結黨亂政,復私入西洋邪教,請將烏爾陳等凌遲處死。”
同年秋七月,已革貝勒蘇努涂抹圣祖諭,經王、大臣、刑部參奏,得旨:“蘇努怙惡不悛,竟令其子蘇爾金、庫爾陳、烏爾陳信從西洋之教。諭令悛改,伊竟抗稱:‘愿甘正法,不能改教。’今又查出昔年圣祖批奏摺,敢于狂書涂抹,見者發指。即應照大逆律概行正法,但伊子孫多至四十人,悉行正法,則有所不忍。
倘分別去留,又何從分別。暫免其死,仍照前禁錮”。同年七月二十五日雍正帝上諭中又寫道:“蘇爾金、庫爾陳、烏爾陳信從西洋外國之教,經朕屢次降旨諭令悛改。伊竟公然抗違,奏稱愿甘正法,不肯改易。似此忘本背君,藐視國法,喪心蔑理,聞者莫不駭異! 當年,烏爾陳、蘇爾金即被折磨死去,足見他們一經信教便至死不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1459.html
相關閱讀: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