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明朝那些事兒》的走紅,不少歷史學愛好者把目光投向了明朝。從史料上看,明朝共經歷了276年(1368-1644年)。明朝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中原王朝。從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到明朝結束,中間共經歷了12世,有16位皇帝。明朝皇帝列表及簡介是怎樣的情況,小編經過精心梳理,在以下的內容里為您一一呈現。
明朝第一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幼年貧苦,曾經給地主放過牛,還出家為僧。后來投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并深得領袖郭子興的器重,后來朱元璋繼承了郭子興的起義軍。朱元璋注意招攬人才,例如李善長、劉基、宋濂、朱升等。后來朱升像朱元璋提出“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建議,大力恢復生產。后來朱元璋先后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割據勢力,后又平定了云南,統一了南方。
1367年,朱元璋以徐達為大將軍進行北伐,沿路勢如破竹,1368年,攻克大都,元朝滅亡。后又于建文帝四年(1403年),徹底消滅了元朝的殘余勢力,完成了全國統一。1368年正月,朱元璋稱帝,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以應天為南京。
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
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1377?1402年),明朝第二位皇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因皇太子朱標已先病故,遂以皇太孫朱允?即皇帝位。次年改年號為建文。在位4年。喪所不明。朱允?生于太平之世,未經創業之艱,在位時間又短,于國家無重大作為。
朱允?即位后,崇尚儒家仁政之說,一改朱元璋嚴政苛刑,“專欲以仁政化民”。改定律例,力糾洪武年間冤案、錯案,使其統治期間的囚犯較之洪武年間減少2/3。免除各地拖欠租稅,賑災濟民。令官府為民間賣子為奴者贖身。限制僧道占田數量,余田均與平民。建文帝采取的這些措施,緩和了社會矛盾,對社會的安定產生了積極作用,一時政通人和。
諸侯王強大難制是令封建帝王感到頭痛的問題。明初,朱元璋遍封諸子為王,因“分封太侈”,造成易君之后藩王擁兵自重,朝廷權威不立。建文帝朱允?面臨這種困局,沒有吸取歷史的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79852.html
相關閱讀:明朝人的性觀念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李之藻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