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李成梁剿滅了王杲,但王杲的兒子阿臺卻在亂軍之中脫逃了。阿臺沿路打家劫舍,一路闖蕩,從撫順闖到鐵嶺,又從鐵嶺闖回撫順,來來回回闖了幾遍,軍力又強盛起來,于是返回古勒寨,重建城壁,成了古勒寨的新一代寨主。
萬歷十一年(1583年)二月,李成梁認為“阿臺未擒,終為禍本”,督兵從撫順出塞百里,大敗阿臺于曹子谷,斬首一千有奇,獲馬五百。作為反擊,同年5月,阿臺寇遼東,入沈陽。李成梁被徹底惹毛,麾軍將之遂回到古勒寨。這一次,李成梁不打算就此罷手,他決定搗碎阿臺的老巢,一次性解決問題。然而,古勒寨寨勢陡峻,三面壁立,李成梁急攻兩晝夜均未得手。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為了討好李成梁,自告奮勇入古勒寨勸降阿臺。哪知古勒寨發生了內亂,李成梁趁勢殺入。李成粱殺入后是怎么做的? 清朝人是這么記載的,筆者認為可能有夸張的成分。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記載:不分男婦老幼盡屠之,一時間,尸橫遍地,血流成河,共斬首二千三百。
至此,建州女真王杲部被滅。但努爾哈赤的祖父、父親也慘死在戰亂中! 這一來,努爾哈赤不干了!努爾哈赤捶胸頓足,悲痛欲絕,抄起家伙直奔明軍大營,詰問明朝邊吏道:“祖、父無罪,何故殺之?”李成梁解釋說:“汝祖父實是誤殺!
作為賠償,賜給他“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另外還有一份建州左衛都指揮使的委任狀。一來是努爾哈赤當時的實力太遜,二來賠償的東西太誘人,在嚴峻的現實和利益的誘惑下,努爾哈赤選擇了忍讓,但,他和大明王朝的梁子算是結下了。說賠償的東西誘人,是因為敕書是個好東西,女真部落之間為了爭奪一道敕書,往往會拼得尸橫遍野,流血漂櫓。
因為有了敕書,便有了到大明京城朝貢的資格。說是朝貢,其實是到明廷來撈金攬銀。所以說,敕書不僅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更是財富的體現。當年的王杲就靠從別人手里搶來的幾道敕書把自己的事業做大,很快就成了雄霸一方的霸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15756.html
相關閱讀: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人的性觀念
李之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