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明朝藩王群體龐大:“同父兄弟之間竟不能盡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明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很多清宮劇里面都提到一個機構:宗人府??那是管理王公貝勒的專職機構。

  其實,宗人府在明代就已經設立了,是專門管理皇族本家宗室事宜的部門。

  明代藩王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其規模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根據規定,明代宗室分為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八等。

  眾所周知,明太祖是非常摳門的,他把官員們的俸祿定得很低,但對自己的龍子龍孫金枝玉葉卻很大方。這些宗親子弟的俸祿都是由國家供給,年俸標準是:親王祿米10000石,郡王2000石,鎮國將軍1000石,輔國將軍800石,奉國將軍600石……

  由于有優越的政治和經濟地位,明代的大多數宗親子弟除了創造人類,基本沒有其他追求。據當時著名文人王世貞的《皇明盛事》記載,有一位王爺兒子多達100人,除長子世襲封王位外,其余99人都封鎮國將軍。每次家族聚會,同父兄弟之間竟不能盡識。到了萬歷二十三年(即公元1595年),有檔案可查的宗室人口就有157000余人,“千古所未有也”。

  如此一個龐大的寄生集團,讓國家財政難以負擔。而這些宗親子弟,多半是游手好閑之輩。顧炎武曾評價說:“為宗藩者大抵皆溺于富貴,妄自驕矜,不知禮義。至其貧者則游手逐食,靡事不為,名曰天枝,實為棄物。”這一針見血之論,活脫脫地勾畫出明代宗藩的臉譜。

  宗藩生計政府頭疼

  河南是明代藩王比較集中的地方,除了前文我們介紹的周王、趙王、鄭王外,還有一些藩王也在河南:朱瞻竣是明仁宗的第二個兒子,永樂二十二年被封為鄭王,宣德四年,就藩陜西鳳翔,正統八年,奉詔遷到了河南懷慶(今沁陽一帶);朱見澍,明英宗的第五個兒子,天順元年封為秀王,成化六年就藩汝寧;朱見澤,明英宗的第六個兒子,天順元年封為崇王,成化十年就藩汝寧;朱見沛,明英宗的第九個兒子,成化二年封為徽王,十七年就藩鈞州(今禹州一帶)……

  河南各地藩府林立,屬于大藩者有開封周王、南陽唐王、洛陽福王、衛輝潞王、安陽趙王、懷慶鄭王、汝寧崇王、禹州徽王等。到隆慶時期,計有“親王五,郡王八十……并無名祿者共六千八百九十余人”。宗藩生計成為明王朝和河南地方官府很頭疼的一大問題。

  從親王到奉國中尉,這些人的俸祿只是明政府對宗室貴族正常的財政支出,此外還有不少臨時性或特殊的補貼和支付,如婚喪之事、建造宮殿府第、修筑陵墓、為宗室服務的儀仗衛隊官員俸祿及額外的賞賜等,也都需要大量經費。

  明朝初年,宗室貴族人數還不算多,國家財政尚能支付。到了明代中后期,宗藩數量已日漸龐大,根據明代學者徐光啟的計算,宗藩人數大約每年增加一倍,使明政府每年耗費巨大資財來維持,對國家財政造成嚴重影響。

  拿我們熟知的周王而論,嘉靖時禮部右侍郎霍韜在其奏疏中指出,“洪武至今,周王府祿米增數十倍,子孫日益繁矣”。禮部尚書梁材也跟皇帝談到了這個問題,他在奏疏中說:“河南初封周府一王,歲支祿米一萬石。今增郡王、鎮、輔、奉等將軍、中尉,郡縣等主君并儀賓等,至一千四百四十位員,共歲支祿米六十九萬二百五十石!蓖瑫r,梁材又列舉了其他幾個省的宗藩及祿米數量,最后對比認為,山西和河南是宗藩及祿米的“大戶”,已經不堪重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54260.html

相關閱讀: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明朝人的性觀念
李之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