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珞巴族的歷史文化 珞巴族起源概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珞巴”意為南方人。由于居住地區交通閉塞和與外界接觸少,社會發展緩慢,直到解放前夕珞巴族還處于原始社會末期的家長奴隸制階段。珞巴族內部部落很多,各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據史料記載,自公元七世紀起,珞瑜地區即歸入吐善王朝建制,此后一直在西藏地方政府統轄之下。在1965年國慶節,經國務院批準,珞巴人才正式成為中華大家庭中的一員,享受到與其他民族一樣的平等權利,1985年的國慶節,經國務院批準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誕生。

  珞渝地區很早以來就是中國西藏的一部分。從遠古時代起,珞巴族先民就生活在這一帶,與藏族先民和門巴族先民一道,共同創造了喜馬拉雅山區的遠古文明。珞巴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沒有關于本民族歷史的文獻記載,在藏、漢文獻中,也鮮有關于珞巴族族源和歷史的記載。

  雖然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一批考古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區獲得了一批珍貴的考古發現,但它們尚不足以勾畫出珞巴族先民活動的連續的歷史軌跡。因此,關于珞巴族的族源問題,只能從喜馬拉雅山區生成的各部落豐富的民族傳說中去探尋。目前較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珞巴族大概是青藏高原東南部一帶的古老群體中的一支或數支繁衍而來”,“在歷史上珞巴族曾有一個從北向南遷徙的歷史過程!

  根據民族神話傳說、藏族古代有關文獻記載以及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分析,可以初步認為珞巴族是珞渝地區古老的土著群體與西藏高原東部數支古老的群體融合繁衍而來。

  珞巴族和藏族的先民彼此之間的交往見諸文獻記載者,始自吐蕃王朝時期。藏文典籍《紅史》在記述松贊干布時代的吐蕃疆域時就講到:“南自珞與門,西自香雄,北至霍爾,東自咱米興米等均置于吐蕃統治之下”。

  明末清初,格魯派在逐漸掌握西藏地方政權之后,也進一步加強了對珞渝地區的管理。1680年,五世達賴發給梅惹喇嘛的文書中,明確指出:“珞渝人等亦入我治下”。受命于清代中央王朝的西藏地方政府以封贈、委派等方式,通過屬下宗、奚谷組織對珞渝一些地區實行行政管理。

  19世紀中葉,西藏地方政府曾一度把珞渝地區劃歸波密土王管轄。波密土王于1881年在地東村(今墨脫縣境)建立地東宗,委派宗本轄五“錯”、六寺。20世紀初,波密土王為進一步鞏固對珞渝的統治,將地東宗的達崗錯擴建為宗,即嘎朗央宗,并在此先后委派過八任宗本。西藏地方政府也經常派人到珞渝地區巡查。

  1927年,西藏地方政府同波密土王發生矛盾,罷黜波密土王割據勢力,將嘎朗央宗仍劃屬地東宗,恢復達崗錯建置。又在達崗錯及其以南地區,委“錯本”和“學本”,負責收繳租稅。當時,西藏地方政府為鞏固邊防,還派軍隊到達珞渝南境與印度阿薩姆交界處巡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66131.html

相關閱讀: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