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何以成為“中國最后一個丞相”?
朱元璋在宣布將胡惟庸案擴大為胡黨案的同時,還干了一件史無前例的驚天大事:下了一道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詔書,毅然宣布廢除在中國已有1600年之久的丞相制度。詔書說:
“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不聞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中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事皆朝廷總之。以后嗣君,勿得議置丞相,臣下此請者,置之重典(重刑)!
朱元璋說,我聽說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國之前是沒有丞相職務的,只是到了秦朝才開設丞相,所以秦很快成了短命王朝,之后漢唐宋雖然出現一些賢相,但總的來說,丞相群中小人居多,丞相職務成了小人弄權專座了,所以,我宣布自今日起,本朝廢除丞相制度,設五府六部都由皇帝統一管理。今后,我的接班人不許再設丞相,群臣有敢提出此議者,嚴懲不貸。
如此,朱元璋對胡黨案窮追猛打的總目標真相大白了。與其說,朱元璋對胡惟庸恨之入骨,不如說他與中國丞相制度不共戴天。
我們知道,朱元璋在廢除丞相制度同時,還創造了一項歷史紀錄:“殺相之最”。在他手下,從李善長到徐達再到楊憲、汪廣洋包括最后這位胡惟庸,無一善終。是丞相群中無一賢相、都對不起朱元璋?還是朱元璋對不起這幫丞相?
我們再來回放一個歷史劇段落。央視播過一部《傳奇皇帝朱元璋》,劇中朱元璋的扮演者陳寶國演出了神似的味道,其中一句臺詞生動道出了朱元璋的御相之術。當朱元璋搞掉前幾個丞相,準備啟用胡惟庸為相時,面對誠惶誠恐的胡惟庸,朱元璋提出“為相標準”??
“朕希望你是趙普,而不是趙高!”
誰是趙高誰是趙普?有些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他們一個是秦朝奸相,另一個是宋朝賢相。朱元璋希望手下多出如宋朝趙普一樣的賢相,其實顯露出的是一個病態皇帝對臣下的勉為其難。道理很簡單地擺在那??
自古君與相大都呈前因后果之關系。君明相賢,君暗相奸。因為“終身不殺士”的趙匡胤,所以誕生了賢相趙普,因為混不吝胡亥,所以才有趙高的跋扈。
朱元璋早期打天下時,重用的丞相級別的文臣劉基朱升等人,不僅是大才,而且是大賢。屬于賢相類。后來任用的楊憲胡惟庸,沒有大才且心理陰暗,屬于奸相類。這不是相的問題,而是君的問題,是君的心理和需要產生了變化。就像我們前面講到的那樣,朱元璋由明君變為暴君,必然需要奸相來配合。
關于君明相賢,君暗相奸的道理,歷史上的實例比比皆是。就拿朱元璋推崇的趙普來說,他也不是個天生的賢相。早年這個人的品質并不好,是個比較貪財的人,當了丞相也時常犯老毛病。有一次他病了,宋太祖趙匡胤登門去看望,看到走廊下堆有剛送來的十幾箱禮物,就問是什么東西。趙普說是別人送的海鮮。老趙很好奇,打開一看,哪里是什么海鮮,全是干貨??小顆粒的瓜子金。老趙心理很不是滋味,但比較想得開,對趙普開了一句玩笑,說:給你送禮的人,大概認為國家大事都是由你決定吧。
這句說得再明白不過了,你占便宜不要緊,但千萬不要擺錯位置,別忘了,起決定作用的可是我,我才是主人。
豈止趙普與趙匡胤的關系是這樣,就是朱元璋反感的奸相趙高,也不是天生的壞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92177.html
相關閱讀: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人的性觀念
李之藻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