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后宮秘史:明朝皇室選妃競爭非一般的慘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明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因為在大明王朝建國的那年: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初一,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做了一件與大明朝的女人們,特別是“第一家庭”的女人們有重大關系的事情:命儒生朱升編訂《女誡》,并刊刻全國發行。這部書的主要內容,就是收錄歷代賢德后妃的光輝事跡,然后全國推廣學習。尤其是朱元璋家里的女人們,更要在后宮開設講堂,由主編朱升親自主講,包括皇后在內的所有嬪妃都要列席旁聽,認真學習。

而之所以說負責編訂的朱升是“主編”,而非作者,實在是因這部《女誡》大有來頭,它最早出自東漢女文學家班昭之手,內容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叔妹”七章。其中心思想,看名字就能體現出來:教育女人要逆來順受,伺候老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禮敬公婆,不亂傳閑話不造謠,不隨便摻和事,就算自己不愿意,也要事事聽丈夫的。受了委屈更要忍著,別人說你不好要聽著。要謙順的待人,學會討丈夫兄弟姐妹的喜愛-----這樣的女人,才是百分百的好女人。對班昭的這個評價標準,朱元璋是基本同意的,之所以要朱升重新編纂,是因為在他眼里,做一個百分百好女人,特別是“第一家庭”的好女人,還需要一個重要素質??不擅自專權干政。這一條,也被朱升不折不扣寫入了編訂版的《女誡》中。

而也從此之后,《女誡》一書,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成為大明王朝的婦女基本評判手則,無論宮廷還是民間,執行的都是這一套相同的標準。

而在朱元璋的推廣下,《女誡》不但風行全國 ,在明朝,還相繼的誕生了兩個“升級版”,一個是朱元璋兒媳婦,明成祖朱棣皇后徐氏所編的《內訓》,另一個是明劉氏所作的《女范捷錄》,前者認真學習《女誡》中的“后妃不干政”精神,并將其理論觀點細化,以單獨成書的方式深入解讀。后者則繼承發揚《女誡》中關于好媳婦的各類評價標準,不僅以理論的形式進行剖析,更精選大明朝具有典范意義的好人好事,真實記錄并熱情謳歌。這兩部書,加上唐朝宋若翠的《女論語》,以及班昭原版《女誡》,被后世并稱為“女四書”。在新文化運動之前,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對女性進行三從四德教育的專用代表教材。

由此也可看到,如果穿越到明朝,卻做了一個女人,那著實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因為在那個時代里,如果要當一個好女人,按照《女誡》等主流婦女教科書的規定,恐怕只有一條路??做個老實巴交的受氣小媳婦。但在明朝的“第一家庭”里,要做個好女人,卻不僅要做個受氣小媳婦了。做為皇室成員,有《皇明祖訓》管著,偏巧又是個女人,又要有《女誡》管著,典型是受“二茬罪”。

而朱元璋之所以要苦心打造這部“百分百好女人寶典”,也并非是有意要讓家里的女人受二茬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吸取了歷朝歷代由于后宮干政而導致國勢衰弱的教訓。他的第一追求就是:保證大明歷代帝王的法定老婆,從皇后到宮女,都是百分百的好女人。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朱元璋煞費苦心,除了編《女誡》搞思想宣傳外,在制度上,也大傷腦筋,比如??明朝皇室選老婆的程序。從表面流程上看,明朝皇室選妃的過程,與其他封建王朝相比都大差不差,都是先四面撒網,從民間選拔,然后層層淘汰,給皇子找到意中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98191.html

相關閱讀:明朝人的性觀念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李之藻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